- 硅胶负压引流球管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一次性硅胶负压引流球管引流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288例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临床资料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试验组7例发现胸腔局灶积液(占5%)。而对照组11例发现胸腔局灶性积液(占7.4%)。结论硅胶负压引流球管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局部胸腔积液,且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 展晖候夏宝
- 关键词:胸外科术后引流
- 6h延时GP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及方案耐受性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研究6h延时GP(吉西他滨与顺铂)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及方案耐受性。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6h延时GP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GP方案,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状况、Ⅲ-Ⅳ度毒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Karnofsky评分为(88.43±11.2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5±13.61)分(P<0.05)。观察组Ⅲ~Ⅳ度白细胞毒性、Ⅲ~Ⅳ度血小板毒性、Ⅲ~Ⅳ度皮疹发生率分别为21.2%、15.4%、5.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8%、50.0%、30.8%(P<0.05)。6h延时GP方案可以增强吉西他滨的抗肿瘤活性,减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的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展晖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吉西他滨
- 单操作孔全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的围术期指标观察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研究单操作孔全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对患者围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拟行纵隔肿瘤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双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胸腔引流量、带胸管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平均住院时间、术后肺活量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胸腔引流量分别为(19.67±4.28)ml、(82.35±12.59)min、(59.23±4.39)ml,与对照组(31.92±4.63)ml、(107.26±16.34)min、(66.79±6.31)ml比较显著较低(P<0.05),带胸管时间为(6.12±1.06)d,与对照组(6.56±1.64)d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分别为(1.52±0.24)分、(9.06±1.33)d,与对照组(2.87±0.69)分、(10.24±1.08)d比较显著较低(P<0.05),用力肺活量为(3.08±0.64)L,与对照组(3.15±0.61)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结论单操作孔全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对纵隔肿瘤患者行肿瘤切除可达到与双操作孔胸腔镜手术相同的效果,同时可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痛苦,是一种较好的纵隔肿瘤切除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展晖
- 关键词:胸腔镜纵隔肿瘤围术期
- 超声刀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癌切除术中的使用技巧和效果,确定其使用价值。方法将6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刀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超声刀组使用超声刀,对照组使用常规单极高频电刀及电钩,由同一手术组医生施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清扫淋巴结数目及手术并发症。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构成和手术并发症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刀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小于对照组(P<0.05),清扫淋巴结数目则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刀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癌切除术中具有切割精确、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损伤小等优势,可提高食管癌切除术的安全性。
- 贺洪亮展晖
- 关键词:食管癌胸腔镜手术食管癌切除术超声刀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 管状胃对食管癌手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探讨管状胃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对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62例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行三切口食管切除+管状胃代食管左颈食管胃吻合术(管状胃组),分别于术前1周,术后第1周及第3周检查肺功能。并与同期收治的行常规三切口手术左颈食管胃吻合的64例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126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手术死亡。术后吻合口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22.5%。术后第1周两组的呼吸功能差别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第3周管状胃组呼吸功能指标有明显改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管状胃代食管术相比传统胃代食管术对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影响更小。
- 刘平王学中贺洪亮赵冰展晖
- 关键词:食管癌管状胃
- 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应用体会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胸腔镜下游离胸段食管同时清扫胸腔淋巴结。腹腔镜下游离胃并清扫腹腔淋巴结,将胃裁为管状。颈部切口将管状胃经食管床提至颈部与食管吻合。结果所有病例均在胸腹腔镜联合下顺利完成食管癌根治术,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近期随访无复发。结论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能带给患者较小的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近期疗效满意。
- 张小路杜梅红展晖陈红跃李宏杰
- 关键词:食管癌根治术胸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手术治疗
- 血清PCT、sTREM-1对肺癌术后并发肺部细菌感染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价值被引量:20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清PCT、s TREM-1对肺癌术后并发肺部细菌感染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21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3例发生术后肺部感染。比较感染患者与未感染患者、治疗好转组与未好转组、好转组治疗前后血清PCT、s TREM-1水平以及CRP水平、乳酸水平等。结果感染组在术后24 h以及48 h后CRP、乳酸、PCT以及s TREM-1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未好转亚组在术后24 h、术后48 h、感染时、感染后24 h以及感染后48 h CRP、乳酸、PCT以及s TREM-1均显著高于治疗好转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好转组CRP、乳酸、PCT以及s TREM-1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患者PCT、s TREM-1能够及时评估肺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细菌感染的风险,及时诊断肺部细菌感染,并评估治疗效果。
- 刘建斌贾涛展晖郝曙光赵冰刘平
- 关键词: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肺癌肺部细菌感染
- HSP70和P27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12年
-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P2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65例食管鳞癌组织、30例正常食管组织及30例瘤旁组织中的HSP70和P27。结果正常食管上皮、癌旁组织、食管鳞癌中HSP70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16.67%(5/30)、46.67%(14/30)、86.15%(56/65),正常食管上皮、癌旁组织及食管鳞癌中P27的表达率分别是96.67%(29/30)、53.33%(16/30)、41.53%(27/65)。在食管鳞癌中,HSP70和P27的表达呈负相关(rs=-0.541,P=0.000)。结论在食管癌中,P27可能随着HSP70表达的上调而下降,其表达率与多个临床病理指标相关。
- 贺洪亮展晖
- 关键词:食管鳞癌HSP70P27免疫组织化学
-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对贲门癌根治术后患者应用效果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贲门癌根治手术对患者创伤性较大、所需吻合口较多、并发症发生率高。本研究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IMB)模型在贲门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06-01-2019-08-31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贲门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择期行根治性手术,按照入院时间及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配合行为、术后康复情况(进食时间、肠蠕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干预前后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自我决策评分为(12.23±1.13)分,高于对照组的(9.26±1.54)分,t=10.196,P<0.001;正性态度评分为(53.21±5.31)分,高于对照组的(47.25±5.87)分,t=4.938,P<0.001;自我减压评分为(34.24±2.64)分,高于对照组的(28.07±2.95)分,t=10.220,P<0.001。研究组术后置管期间配合度(97.67%)、有效咳嗽配合度(95.35%)、饮食要求配合度(97.67%)、早期活动配合度(95.35%)均优于对照组,均P<0.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低于对照组的18.65%,χ2=4.468,P=0.035。研究组进食时间为(3.21±1.67)d,短于对照组的(4.63±1.52)d,t=4.124,P<0.001;肠蠕动时间为(2.78±1.54)d,短于对照组(4.21±1.46)d,t=4.419,P<0.001;下床活动时间为(2.51±1.32)d,短于对照组(3.94±1.29)d,t=5.081,P<0.001;住院时间为(9.78±1.12)d,短于对照组(11.89±1.32)d,t=7.993,P<0.001。研究组可靠性得分为(4.59±0.31)分,高于对照组的(4.16±0.29)分,t=6.642,P<0.001;有形性得分为(4.48±0.28)分,高于对照组的(4.06±0.24)分,t=7.468,P<0.001;反应性得分为(4.71±0.18)分,高于对照组的(4.33±0.21)分,t=9.009,P<0.001;移情性得分为(4.59±0.24)分,高于对照组的(4.25±0.23)分,t=6.707,P<0.001;保证性得分为(4.72±0.19)分,高于对照组的
- 温凤展晖刘建斌
- 关键词:贲门癌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 非小细胞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手术中预测区域淋巴结状态的作用和应用可行性。方法:研究对象为30例NSCLC患者,应用亚甲蓝染色法在30例NSCLC患者术中于肺肿瘤边缘(肺门侧及前、后、左、右各1ml)注入亚甲蓝溶液,进行SLN活检识别。结果:30例中27例检出SLN,SLN状态预测区域淋巴结转移状态的敏感性为88.9%,准确率为92.6%,假阴性率为11.1%。结论:SLN活检术对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有较大意义。
- 展晖刘平王学中李建东赵冰刘建斌
- 关键词: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肿瘤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