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佳文
- 作品数:17 被引量:94H指数:6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建设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鼻腔水蛭异物57例诊治体会被引量:4
- 2013年
- 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位于山区,时有鼻腔水蛭异物病例出现。笔者于2007年3月~2012年4月共治疗鼻腔水蛭异物57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崔佳文武洪安方勇单颖军应丽韫
- 关键词:水蛭鼻腔异物
- 腺样体肥大检测手段的进展和评价被引量:12
- 2020年
- 腺样体肥大尤其是儿童腺样体肥大是临床常见疾病,既往诊断主要依据鼻内窥镜、电子鼻咽镜和X线。然而由于创伤和辐射等问题被患儿家属排斥,该病的诊疗和科研受到一定限制。近年来,随着检查手段不断更新和发展,诊断和检测腺样体肥大的手段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为临床和科研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本文对近年文献进行回顾,重点对当前临床和科研中常用的腺样体检查手段,包括影像、内镜、睡眠监测、血液检查等进行阐述,并根据相关文献结论对该类检查手段的优劣势进行评价,希冀对耳鼻喉科医生诊断及检测该类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 崔佳文顾非王怡超刘鲲鹏王树霞胡丽君
- 关键词:腺样体肥大影像学检查内窥镜检查
- 白细胞介素-33及其受体sST2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检测并分析分泌性中耳炎(SOM)患者中耳积液(MEE)中白细胞介素-33(IL-33)及其受体sST2的浓度。方法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中耳积液中IL-33和sST2的浓度。结果慢性期组(病程≥3个月)MEE中IL-33含量明显高于急性期组(病程<3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期组MEE中sST2含量明显低于急性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复发组IL-33、sST2含量与未复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OM慢性期IL-33呈现高表达,而sST2呈现低表达,提示IL-33/ST2信号通路激活及sST2表达下调在SOM慢性迁延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顾潇怡马兆鑫王卫华郑炯崔佳文胡炯炯朱正华张茹
-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白细胞介素-3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变应性鼻炎的相关变应原检测(附821例报告)被引量:3
- 2007年
- 本研究通过检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变应原,找出主要的发病因素,为疾病的控制和预防提供依据。
- 费刚崔佳文蒋去疾
-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检测发病因素
- 头颈部畸胎瘤2例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探讨头颈部畸胎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我科诊治的2例头颈部畸胎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思路、治疗策略、组织学所见、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头颈部畸胎瘤表现为囊性或实性包块,可固定或活动,表面光滑,边界清晰。诊断时可结合B超、CT、细针吸取细胞学、核医学显像等检查。2例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颈部B超与CT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手术治疗可彻底清除病灶,预后良好。
- 崔佳文赵长青
- 关键词:头颈部畸胎瘤
- Audiological Study of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after Treatment withIntranasal Pulmonary Surfactant Drops
- Objective:To study the otoscopic,tympanometric changes and curative effect of intranasal pulmonary surfactant ...
- 马兆鑫朱正华胡炯炯郭燕明崔佳文应丽韫
- 鼻腔鼻窦肿瘤放疗后并发脑脊液鼻漏二例
- 2010年
- 鼻咽部或鼻腔鼻窦肿瘤的放射治疗,照射术野往往将前颅底包括在内,放疗的后遗效应对处理筛、蝶窦病变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近3年我科共为13例鼻咽部或鼻腔鼻窦肿瘤放疗术后的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其中2例并发脑脊液鼻漏,报道如下。
- 马兆鑫朱正华费刚崔佳文郭燕明朱炳蔚
- 关键词:鼻腔鼻窦肿瘤脑脊液鼻漏放疗后并发后遗效应蝶窦病变
- 上海浦东地区变应性鼻炎发病情况初步调查被引量:1
- 2006年
- 费刚崔佳文蒋去疾
-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发病情况变应原
- 原发于上颌窦的恶性淋巴瘤1例被引量:2
- 2014年
- 原发性鼻腔及鼻窦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是结外淋巴瘤的一种,临床上少见,原发于上颌窦者更为罕见,本科诊治1例单纯表现为面部肿胀的上颌窦NHL病例,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59岁。2012年11月中旬因鼻背旁左侧面部肿胀半个月到本科就诊。局部无疼痛,无鼻塞流涕或涕血,无头痛或视物改变等眼部症状,无发热。体检示鼻背左侧、眶下位置丘状隆起,包块约3cm×2cm,质地较硬,活动度差,无压痛。鼻内镜检查双鼻腔及鼻咽部未见新生物。鼻窦增强CT示(图1~2):左侧上颌窦、
- 单颖军崔佳文郑炯费刚马兆鑫
- 关键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上颌窦CD20
- 变应性鼻炎891例变应原检测分析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上海市浦东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常见变应原种类,为变应性鼻炎的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891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行皮肤变应原点刺试验,变应原试剂由吸入组8种(霉菌、山羊皮、羽毛、杂草、动物毛、尘螨、悬铃木、花)和食物组4种(小虾、啤酒花、牛奶、鸡蛋)组成。结果引起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主要为吸入物,其次为食物。结论变应原点刺试验有助于发现变应原,从而尽可能避免接触变应原,有条件者尚可进行脱敏治疗。
- 崔佳文赵长青
-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变应原点刺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