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江 作品数:210 被引量:1,527 H指数:20 供职机构: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985工程”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艺术 政治法律 文学 更多>>
文化帝国主义视角下的电视业全球化 2015年 本文对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国电视业的发展脉络和现状进行阐释性研究,并结合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视角对这一过程展开批判性的考察。本文认为,在深刻理解当下全球电视行业结构受制于西方国家强势历史与文化地位的基本前提下,应对第三世界国家基于"本土文化"与"全球规则"形成的新的电视传播模式予以严肃的考量。 常江 王晓培关键词:电视 文化帝国主义 国际电视新闻竞争的边缘突围——以西方国家对RT与Press TV的遏制为例 被引量:1 2015年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兴起与全球传播话语的多元化,第三世界国家电视媒体开始在国际新闻竞争中崭露头角,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美英电视机构的独大地位构成冲击。2011年,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希拉里·克林顿表示,一些外国媒体,如RT、CCTV和半岛电视台等正在逐渐超越和替代美国之音(Voice of America),美国正在“输掉这场信息战”。 常江 王晓培关键词:新闻竞争 突围 第三世界国家 美国之音 技术变革语境下新闻价值的嬗变 被引量:14 2017年 在新闻信息生产、发布、传播的全过程中,新闻价值的判定标准对于采编人员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当前的新媒体语境下,经典新闻价值要素在继续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发生着一些变化, 常江 杨奇光关键词:新闻价值 语境 嬗变 采编人员 新媒体 流行歌曲与中国形象的跨文化认知:基于对苏丹青年群体的深度访谈 被引量:5 2017年 本文主要采用跨文化传播理论中的"文化力"(cultural force)理论,考察中国流行歌曲的跨文化传播对非洲青年群体认知和理解中国国家形象的影响机制。通过对非洲国家苏丹42位学习汉语的青年的深度访谈,本文归纳出中国形象通过流行文化路径实现跨文化传播的三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建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的"流行文化路径",即在跨境流行文化产品中有意识地植入符合中国文化逻辑的普遍性意象,从而令海外受众在娱乐消费中获取对中国国家形象积极、正面的认知。 常江关键词:文化力 跨文化传播 流行文化 国家叙事中的世界图景——基于对2014年《新闻联播》“国际联播快讯”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8 2015年 本文使用框架理论和内容分析方法,对《新闻联播》之"国际联播快讯"板块进行实证研究,尝试发掘作为国家政治在新闻生产领域仪式化存在的《新闻联播》在国家叙事的话语中建构世界图景的机制。本文研究发现,"国际联播快讯"集中呈现了国际社会的诸多冲突,其节目内容是中国的国家政治态度和对世界秩序的主张在电视屏幕上的直接投射。 常江 杨奇光关键词:新闻联播 国家叙事 中美性骚扰议题新闻呈现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018年 本文使用噤声群体理论与框架分析,考察MeToo运动发源和兴起以来半年时间内美国主流媒体与中国主流媒体的80篇关于性骚扰议题的新闻报道。通过内容分析方法,本文对中美媒体报道性骚扰议题所采用的新闻框架进行界定、归纳和分析,比较和探讨其成因及影响。研究发现,中美两国对性骚扰的新闻呈现策略存在显著的差异,中美两国对发生在国外的性骚扰新闻事件的报道均有一定程度的意识形态色彩,而美国的这一倾向尤其明显。 胡颖 常江关键词:性骚扰 互联网文化:在引用与模仿中进化 被引量:4 2019年 文化的发展与媒介技术的更迭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从未有过哪种媒介技术如互联网一样对文化的偏向产生这样大的影响。尼尔·波兹曼曾用“童年的消逝”来形容电视文化对印刷文化的破坏,我们不妨从相似的逻辑出发,用“成年的消逝”来界定互联网文化相对于电视文化的特征。 常江关键词:互联网文化 进化 模仿 媒介技术 印刷文化 波兹曼 英国传统媒体的媒介融合:开放、坚守与共赢 2016年 通信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形态各异的传播管道,人类进入到了一个“经常被媒体环绕的时代”。日趋先进的传播技术使媒介消费者不但有了更多的选择,而且得以日趋深入地参与到媒介内容的生产活动当中。因此,从传媒业和受众关系的角度看,媒介融合的过程暗含着从业者对“媒体应该提供什么给消费者”这一问题的认识的转变。这一转变对媒体组织的形态、市场定位以及日常运营等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伴随互联网技术而来的信息过载以及媒介内容商品化的趋势,也使得以传统模式运营的媒体效率越来越低。 王晓培 常江关键词:传统媒体 媒介融合 共赢 媒介内容 计算机技术 中共十九大对外传播议程设置解读 被引量:5 2017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引发海内外关注及热议,并在国际舆论场域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一方面,西方主流媒体大多对十九大的相关议程做出了较以往更为正面的解读,如意大利国家广播电台新闻网站RaiNews、德国《斯图加特报》、英国广播公司(BBC)都在一系列报道中对中国经济在过去五年来的高质量增长以及中国在推动新型国际关系等领域取得的成绩给予积极评价; 常江 田浩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中共 国际舆论 “成年的消逝”:中国原生互联网文化形态的变迁 被引量:6 2017年 从最初纯粹集纳信息的门户网站和同期发展起来的论坛文化,到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勾勒出的"关系即内容"图景,再到当前植根于移动端环境的短视频文化,中国原生互联网文化在传播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尝试归纳其演进与变迁的规律,对于我们洞悉处在"拆解"状态中的原生互联网文化形态何以再现社会文化并影响文化秩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体而言,中国原生互联网文化的主导形态呈现出去理性化、去层级化、去深度化的趋势,原生互联网文化日渐丧失有效的社会化功能,却也在导致"成年的消逝"的同时,进一步在消费层面强化了文化民主化的合法性。 常江关键词:文化秩序 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