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新
- 作品数:19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体外循环对兔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蛋白4和胰岛葡萄糖转运蛋白2的影响
-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对兔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和胰岛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的影响,探讨CPB中高血糖的可能机制。方法成年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4只,体重(2.2~2.5)kg,雌雄不拘,随机分...
- 童珊珊闵苏魏珂张光新
- 关键词:心肺转流参附注射液葡萄糖转运蛋白
- 文献传递
- 心肺转流期间尼克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的变化及其与糖代谢的相关性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心肺转流(CPB)期间尼克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糖代谢的关系。方法择期心瓣膜置换术患者36例,于麻醉后5min(T1)、阻断主动脉后5min(T2)、复温后5min(T3)、开放主动脉后5min(T4)、术毕后5min(T5)从中心静脉抽取血标本,检测血清NAMPT、胰岛素水平和全血血糖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NAMPT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糖代谢的关系。结果与T1时比较,T2~T5时患者血清NAMPT、血清胰岛素、血糖和HOMA-IR均明显升高(P〈0.05),且均在L时达到峰值。血清胰岛素水平与NAMPT具有显著正相关(r=0.873,P〈0.01)。结论心瓣膜置换术CPB期间NAMPT和胰岛素的变化具有正相关性,NAMPT可能参与了糖代谢。
- 丁洪艳刘玲刘新伟张光新
- 关键词:心肺转流胰岛素抵抗血糖
- 两种核心体温监测方法在体外循环变温过程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比较在体外循环手术变温过程中直肠温度与膀胱温度变化的灵敏性,为体外循环手术温度监测提供更稳定可靠的方法。方法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6~12月开展的体外循环手术15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同时监测在体外循环开始时及降温3 min、5 min、7 min以及复温开始时及复温5 min、10 min、20 min各时刻的鼻咽温、膀胱温和直肠温度,将直肠温和膀胱温做比较,同时再与鼻咽温做比较。结果体外循环开始及复温开始时刻膀胱温和直肠温几乎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温3 min、5 min、7 min及复温5 min、10 min、20 min各时刻膀胱温分别为(36.258±0.6 685)℃、(35.488±2.141 0)℃、(35.379±1.019 4)℃、(31.142±1.599 2)℃、(31.933±1.758 1)℃、(33.304±1.424 2)℃;而直肠温为(35.138±0.973 9)℃、(34.112±1.105 8)℃、(33.108±1.125 4)℃、(31.388±1.503 4)℃、(32.475±1.798 1)℃、(34.163±1.338 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在降温还是复温阶段,直肠温和膀胱温同时和变化灵敏的鼻咽温比较,直肠温与鼻咽温的相关系数更大,直肠温和鼻咽温的差值的均值和标准差均比膀胱温与鼻咽温的差值小,在变温过程中,直肠温比膀胱温变化更快、更灵敏,尤其在降温过程中。结论在体外循环变温过程中,直肠温更准确快速地反映患者的核心体温。
- 曾彦超易凤琼张光新赵伟鹏钟昌艳
- 关键词:体外循环
- 丁丙诺啡和曲马多配伍用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的药效比较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比较丁丙诺啡和曲马多两种长效镇痛药物联合用药不同配伍的PCIA药效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方法 :使用PCIA的病人 12 0例 ,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各 4 0例。药液配伍分别为 :Ⅰ组丁丙诺啡 0 .6mg ,曲马多 4 0 0mg,氟哌利多 2 .5mg。Ⅱ组丁丙诺啡 0 .9mg ,曲马多 4 0 0mg ,氟哌利多 2 .5mg。Ⅲ组丁丙诺啡 0 .6mg ,曲马多 6 0 0mg ,氟哌利多 2 .5mg。三组病人药液中均加入生理盐水至总量为 6 0ml的复合液。PCA设置 :负荷剂量 3ml,单次剂量 1ml,连续背景输注给药 0 .0 10~ 0 .0 15ml/ (kg·h) ,锁定时间 10min。观察术后 4、8、16、2 4、4 8h的BP、HR、RR、SpO2 、镇静、恶心、呕吐、眩晕、出汗、瘙痒、镇痛效果评分及药物用量。结果 :三组病人镇痛效果均满意 (P >0 .0 5 ) ,均无过度镇静和明显呼吸抑制 ,恶心、呕吐、眩晕、出汗等不良反应Ⅰ组比Ⅱ组和Ⅲ组发生率低 (P >0 .0 5 )。结论 :三组不同配伍的药液用于术后PCIA效果满意。Ⅰ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是临床应用PCIA首选的最佳剂量。
- 唐万碧张光新唐晓宁闵苏
- 关键词:病人静脉自控镇痛丁丙诺啡曲马多
- 体外循环对兔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蛋白4和胰岛葡萄糖转运蛋白2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对兔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和胰岛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的影响,探讨CPB中高血糖的可能机制。方法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和CPB组(C组),每组12只。N组不行CPB,C组行CPB。两组分别于麻醉后即刻(T1)、主动脉阻断即刻(T2)、主动脉开放5min(T3)、主动脉开放35min(T4)和主动脉开放75min(T5)采集动脉血液,氧化酶法检测血糖水平,放免法检测胰岛素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主动脉开放5min和75min时骨骼肌总GLUT4和细胞膜上GLUT4的转位表达及开放75min时胰岛细胞GLUT2的表达。结果与T1比较,两组T2~T5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C组T2~T5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较N组显著升高(P<0.05);主动脉开放5min和75min时,C组骨骼肌总GLUT4和细胞膜上GLUT4的转位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主动脉开放75min时,胰岛细胞GLUT2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C组主动脉开放75min比5min时,骨骼肌总GLUT4和细胞膜上GLUT4的转位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结论兔CPB中高血糖可能与骨骼肌GLUT4表达下调和转位障碍有关。胰岛细胞GLUT2表达上调可能使胰岛素分泌增加,但增加的胰岛素并不能完全代偿高血糖。
- 童珊珊闵苏魏珂张光新
- 关键词:体外循环葡萄糖转运蛋白
- 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经验交流
- 手术后疼痛是围术期管理的重要内容。据统计,目前手术后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仍高达30[%]-80[%]。然而,手术后疼痛将延迟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因此,提供良好的手术后镇痛是值得麻醉医师关注的问题。为了更好的评...
- 闵苏王彬刘永峰张光新
- 关键词:术后镇痛评分系统
- 文献传递
- 不同镇痛方法对剖宫产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和肌肉注射镇痛药物(Muscle injection,MI)等3种方法对术后3月和6月慢性疼痛的影响。方法:15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术的足月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3组(n=50):PCIA组、PCEA组和MI组。PCIA组药液配方为10 mg/ml曲马多。参数设置:背景输注1 ml/h,单次按压剂量1 ml,锁定时间15 min。PCEA组药液配方为1.5 mg/ml罗哌卡因+5 mg/ml曲马多。参数设置:背景输注2 ml/h,单次按压剂量1 ml,锁定时间15 min。MI组每隔12 h肌肉注射曲马多100 mg。3组术后镇痛维持48 h。分别记录术后4、12、24、36 h和48 h的(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记录镇痛期间各组曲马多消耗量、补救药物使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患者术后3月和6月疼痛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12 h和24 h的VAS评分PCEA组最低,PCIA组次之,MI组最高(P<0.05);PCEA组3组患者术后36 h和48 h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镇痛期间MI组曲马多消耗量最低,PCEA组次之,PCIA组最高;PCEA组补救药物使用率低于其它2组,PCIA组又低于MI组(P<0.05);PCE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最低,PCIA组和MI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3月PCEA组慢性疼痛发生率最低(7.0%),PCIA组次之(11.1%),MI组最高(16.7%),PCEA组疼痛程度低于PCIA组和MI组,PCIA组又低于MI组(P<0.05);术后6月各组慢性疼痛发生率较术后3月均下降,PCEA组为4.6%,PCIA组为6.7%,MI组为9.5%,各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EA是预防剖宫产术后慢性疼痛较好的镇痛方法。
- 金菊英张光新唐万碧闵苏
- 关键词:术后慢性疼痛剖宫产术后镇痛
- 可塞风用于剖宫产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 2006年
- 目的:观察可塞风用于剖宫产术后PCIA治疗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 ̄Ⅱ级、单胎、足月妊娠行剖宫产的产妇,年龄22 ̄34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均在持续性硬膜外阻滞下完成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术毕开始PCIA治疗。其药液配方为:Ⅰ组曲马多400mg,芬太尼0.4mg,氟哌利多2.5mg。Ⅱ组曲马多400mg,可塞风32mg,氟哌利多2.5mg。两组产妇药液中均加入生理盐水至总量为60ml的复合液。观察产妇术后4、8、12、24、48h的BP、HR、RR、SpO2、镇静、恶心、呕吐、眩晕、出汗、瘙痒、异常出血、手术切口和子宫收缩痛的镇痛效果及药物用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出生后12、24、48、72h母乳喂养率、皮肤和口唇颜色、睡眠和体动、喷奶等。结果:两组产妇生命体征平稳,SpO2均95%以上,手术切口和子宫收缩镇痛效果满意(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Ⅱ组比Ⅰ组更低(P>0.05)。两组新生儿接受母乳喂养率无明显差异(P>0.05),皮肤和口唇颜色、睡眠和体动反应均无异常(P>0.05),无明显喷奶。结论:可塞风用于剖宫产术后PCIA治疗能迅速有效缓解手术切口和子宫收缩疼痛,不良反应很少,对母乳喂养后的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可安全用于产妇术后镇痛治疗。
- 唐万碧张光新金菊英闵苏
- 关键词:可塞风剖宫产术产妇
- 氯诺昔康复合曲马多用于骨科术后病人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比较氯诺昔康和曲马多用于骨科术后病人的自控镇痛安全性和效果。方法120例骨科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曲马多组、氯诺昔康复合曲马多组双盲研究,均于手术结束时开启自控镇痛泵,负荷输注剂量3.0ml,疼痛时自控剂量0.8ml/次,锁定时间15min。分别于术后12、24、36、48h随访观察镇痛效果(VAS法)、镇静程度(Ramsay评分)、按压次数以及呼吸抑制、尿潴留、恶心呕吐、头昏等不良反应。结果A组与B组镇痛效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组镇痛效果好于A与B组,差异有显著性。按压次数、镇静深度、尿潴留、恶心呕吐以及头晕等不良反应,C组明显少于其它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氯诺昔康复合曲马多用于骨科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小,是骨科手术患者较为理想的术后镇痛模式。
- 李琪英唐万碧张光新闵苏
- 关键词:氯诺昔康曲马多自控镇痛
- 碱化静脉自控镇痛药液预防静脉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3年
- 唐万碧闵苏张光新蒋夏张小萍
- 关键词:静脉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静脉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