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泉
- 作品数:41 被引量:171H指数:8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论东北民族宏观与微观研究的统一被引量:1
- 1993年
- 对东北民族的研究,应当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引向深入,由一般的研究进入理论体系和结构的探讨,在研究中把宏观与微观统一起来,使对东北民族的研究再上一个新台阶。本文拟就此问题讲点粗浅看法。
- 张博泉
- 关键词:东北民族民族研究民族构成拓跋鲜卑
- 略談对契丹社会性質的看法被引量:2
- 1959年
- 一、契丹族的发展及阿保机所建立的政权契丹是我国兄弟族之一,在历史上同各族一样共同开發了偉大的祖国,締造了祖国的疆土,对祖国的历史發展貢献了应起的作用,因而对契丹族社会性質的討論,是非常必要的,这对理解我国長期以来就是个統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很大好处。关于契丹社会的發展从氏族制而阶級社会轉化的时期,一般地都認为从阿保机所建立的政权开始,对这个政权的性質基本有兩方面的意見,有的認为是奴隶制,有的認为向封建制飞躍。我們的意見契丹族未曾经过奴隶制的阶段,由于其游牧經济的特点,特别是由于汉族封建关系的直接影响,在阿保机前雅里时,巳由家長奴隶制轉向宗法游牧封建制。
- 张博泉
- 关键词:阿保机契丹族奴隶制封建制度辽史多民族国家
- 金代黑龙江“宰执”探赜被引量:3
- 1991年
- “宰执”即宰相和执政官,是金代黑龙江地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丰富的史料,从“宰执”的成分、构成、素质等问题入手,较全面地阐述了金代黑龙江地区女真人上层汉化的过程及其特点。指出,金代黑龙江“宰执”都出自女真族,以中原文化为主兼习女真、契丹文化而形成了具有金朝统治特点的“宰执”。
- 张博泉
- 关键词:女真族文化区中原文化女真人
- 对中国古史研究与改革的几点构想
- 1995年
- 对中国古史研究与改革的几点构想张博泉《史学集刊》于今年开辟专栏,对历史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历史学本身的更新与发展,和历史学人才培养与学科研究基地建设等问题展开专门讨论。历史学的改革与学科基地建设为历史学的发展带来了美好的前景和希望,历史学将迎着...
- 张博泉
- 关键词:古史研究史学发展史学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 赵秉文及其思想被引量:7
- 1985年
- 赵秉文是金朝最有代表性的思想家之一。他把自己的思想系统地应用到哲学、政治、史学、文学等各个方面。在北方构成北宋至元之间的一个时期的思想发展的趋向与特点。一、赵秉文及其思想的形成赵秉文,字周臣,磁州滏阳人。生于海陵正隆四年(1159年),死于哀宗正大九年(1232年),享年七十四岁。赵秉文幼年颖悟,刻苦学习,至老未一日废书,积久成习,平生著作颇多。大定二十五年取进士,调安塞簿,以课最迁邯郸令,再迁唐山令。丁父忧,用荐者及提刑司廉举复起为南京路转运司都句判官兼上林署丞。明昌六年,入为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因上书言颇差异,触当权者,被罢官。
- 张博泉
- 关键词:文学思想金朝思想家北宋史学思想元好问
- 论史学研究的特色
- 1997年
- 史学研究的特色,就是有自己系统的理论思维和知识结构的体系,自成一家所具有的创造性研究和风范。因此,在研究中要有自己的设想和追求,而且是在不断奋进和实践中取得的。就我个人来说,没有条件和基础谈这个问题,但由于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有一代宗工的史学大家和时代所给予我们的一次又一次的启迪和感召,下面就不揣浅陋,略陈己见。
- 张博泉
- 关键词: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思维社会主义理论史学发展
- 谈新时代与新史学
- 1996年
- 编者按历史学做为人类认识自身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最古老的一门科学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里曾经出现过几度辉煌如今历史又运行到了一个世纪的交汇点21世纪即将到来对于中国的历史学来说这个时代的交汇点既有激发活力的机遇又有超越危机的挑战如何利用时代提供的机遇迎接历史学的新挑战是史学研究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本讯邀请部分专家学者文就历史学的过去进行认真的回顾对历史学的未来进行前瞻性探讨以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 张博泉
- 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革新史学社会主义时期历史学辩证观《文心雕龙》
- 辽金女真达鲁古部与达鲁古城重议被引量:5
- 1998年
- 辽金女真达鲁古部与达鲁古城,是国内外学者对我国东北民族史地研究争议较大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多元、多向、多方位用反对达鲁古的多称、分布、城址、王府以及长春州等问题进行辨析和探讨,其中有些问题在过去研灾中尚未涉及,对问题的研究有所提升。
- 张博泉
- 关键词:辽代金女真族
- 全文增补中
- “契丹”、“辽”名称探源被引量:5
- 1999年
- 张博泉
- 蒙古名称别议
- 1997年
- 蒙古的名称,新旧《唐书·室韦传》称'蒙瓦'、'蒙兀'。对此,国内外学者多有研究.所识不一,尚很难以其中的哪一说为定论。研究我国东北古代民族的名称.应当以当时命名的通俗为据,否则便会偏离研究的方向。对东胡系诸族乃至属于东胡系蒙古名称的研究也不例外。因不揣浅陋,对与蒙古名称有关的问题,讲点个人的看法。一。
- 张博泉
- 关键词:语义源流
- 全文增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