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修饰
  • 1篇原子
  • 1篇原子核
  • 1篇跃迁
  • 1篇碳纳米管
  • 1篇子核
  • 1篇物理新课
  • 1篇物理新课程
  • 1篇稀土
  • 1篇稀土元素
  • 1篇相互作用玻色...
  • 1篇纳米
  • 1篇纳米管
  • 1篇课程
  • 1篇课程改革
  • 1篇高中物理
  • 1篇高中物理新课...
  • 1篇
  • 1篇E2
  • 1篇M1

机构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3篇张卫
  • 1篇丁晓夏
  • 1篇唐成春
  • 1篇祁守仁
  • 1篇马世豪
  • 1篇黄新堂
  • 1篇桑建平
  • 1篇潘武明
  • 1篇刘庸
  • 1篇张天耀

传媒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高等函授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2
  • 1篇200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武汉市重点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实施现状调研与反思被引量:2
2007年
本文通过对湖北武汉多所重点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调查分析,提出了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和有益的建议。
马世豪张天耀张卫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程课程改革
稀土元素修饰催化剂对碳纳米管生长的影响
2002年
在催化裂解乙烯生长碳纳米管时 ,在将稀土元素加入过渡金属催化剂可使合成碳纳米管的温度降至 5 60℃ ,在稀土元素影响温区 (<60 0℃ )内 ,碳纳米管的产率可提高约 2 5 0 % .合成的碳纳米管直径随温度变化的测试表明 ,在反应温度为 5 60℃时直径最小 ,约为 1 0 nm以下 。
丁晓夏唐成春祁守仁黄新堂张卫
关键词:稀土元素催化剂碳纳米管
sdd′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及对原子核^(152,154)Sm的应用被引量:1
2001年
提出 sdd′玻色子相互作用模型的理论方案 ,用该模型计算了原子核 1 52 ,1 54Sm的低能激发谱、B(E2 )跃迁值和 B(M1 )跃迁值 .结果表明 ,该理论能较好地描述包括较低 1 + 态在内的能谱以及 B(2 )和 B(M1 )跃迁 .
潘武明刘庸桑建平张卫
关键词: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原子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