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同俊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肿瘤
  • 5篇乳腺
  • 5篇基因
  • 4篇乳腺癌
  • 4篇肿瘤组织
  • 4篇外周
  • 4篇外周血
  • 4篇腺癌
  • 4篇瘤组织
  • 3篇多药
  • 3篇多药耐药
  • 3篇多药耐药基因
  • 3篇多药耐药基因...
  • 3篇乳腺癌患者
  • 3篇胃癌
  • 3篇耐药
  • 3篇耐药基因
  • 3篇耐药基因表达
  • 3篇基因表达
  • 3篇癌患者

机构

  • 9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9篇张同俊
  • 7篇马世庆
  • 5篇张永庆
  • 4篇王峰
  • 2篇王敬先
  • 2篇林明臻
  • 2篇王昌亮
  • 2篇管立学
  • 1篇庄文贞
  • 1篇李湘洲
  • 1篇宣立学
  • 1篇曲建军
  • 1篇王会东
  • 1篇李海波
  • 1篇曹义红
  • 1篇石毅然
  • 1篇穆国存
  • 1篇王凯
  • 1篇孙辉
  • 1篇王阳

传媒

  • 2篇潍坊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肿瘤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滨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0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Kiss-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年约130万人诊断为乳腺癌,40万人死于该病[1-2].在乳腺癌组织中,Kiss-1基因是近几年新发现的一个肿瘤转移抑制基因,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3-4].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Kiss-1的表达,探讨其对预后的意义.
马世庆王昌亮孙辉张同俊
关键词:KISS-1基因乳腺癌组织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免疫组化方法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二例
2006年
例1 女,55岁,因发现右乳腺肿物2月入院.查体:右乳腺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约3 cm×3 cm×4 cm肿物,呈椭圆形,质地硬,边界尚清楚,活动度不大,无明显触痛.右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乳腺彩超检查示右乳腺实性占位,内有少许血流信号.胸片及腹部彩超检查均未见异常.
曲建军石毅然马世庆张同俊李湘洲林明臻
关键词: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乳腺肿物彩超检查肿大淋巴结实性占位乳腺外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水平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TC)变化情况与新辅助化疗(NCT)疗效的关系。方法抽取68例乳腺癌患者NCT前后健侧上肢静脉血5ml,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富集血标本中单个核细胞,通过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所获得单个核细胞中细胞角蛋白-19(CK-19)阳性的CTC数目。结果 NCT前外周血CTC检出率为24.29%,与患者年龄及HER-2表达情况有关。根据NCT前后CTC检测情况,将患者分为阳性-阳性、阳性-阴性、阴性-阳性及阴性-阴性4组,以RECIST标准评估NCT疗效时,4组有效率依次为75.00%,69.23%,0和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以Miller-payne标准评估NCT疗效时,4组有效率依次为75.00%,61.54%,0和6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 NCT前后CTC的变化情况与疗效有一定关系,CTC可作为评估NCT疗效的潜在预测指标。
林明臻王凯王阳王会东张同俊
关键词:乳腺肿瘤新辅助化疗循环肿瘤细胞
胃癌病人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mdrl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张同俊马世庆管立学王敬先张永庆
化疗是恶性肿瘤病人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肿瘤细胞对抗癌药物产生耐药性是引起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该课题应用荧光定量RT-PCR法将胃癌病人外周血组织中mdrl的定量表达情况作为整体进行研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及mdrl...
关键词:
关键词:外周血胃癌肿瘤组织MDRL基因
癌症患者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化学治疗是恶性肿瘤患者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手段,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是影响其作用的主要因素,多药耐药基因(mdr1)和肿瘤耐药密切相关[1,2].而肿瘤患者外周血中mdr1与癌组织中mdr1表达的相关性的研究甚少.本实验应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106例恶性肿瘤病人外周血与肿瘤组织中mdr1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
张同俊马世庆张永庆王峰穆国存
关键词:外周血
胃癌病人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在胃癌病人外周血中的表达,并观察与肿瘤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胃癌病人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MDR1表达水平。结果病理证实的初治胃癌病人31例,外周血中MDR1阳性率38.7%,肿瘤组织中MDR1阳性率77.4%.肿瘤组织中MDR1阳性者中50%外周血MDR1阳性,而肿瘤组织中MDR1阴性者中外周血MDR1无阳性表达,二者有相关性(P<0.05)。结论外周血中MDR1表达与肿瘤组织中MDR1表达具有一致性,前者可作为后者的补充。
张同俊管立学马世庆张永庆王峰王敬先李海波
关键词:胃肿瘤肿瘤组织多药耐药基因
改良FOLF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大剂量氟尿嘧啶(5-FU)联合奥沙利铂(OXA)与亚叶酸钙(CF)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改良FOLFOX方案,CF 200 mg/m2,静脉滴注2 h,5-FU 500 mg于CF滴完后静脉推注,继5-FU 4 000 mg持续静脉摘注46 h;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4 h。每3周重复。结果全组21例中,CR 2例,PR 8例,有效率(CR+PR)47.6%,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和外周神经毒性反应。结论大剂量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与亚酸钙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高,不良反应轻,可作为晚期胃癌的一线化疗方案应用。
张同俊王峰马世庆张永庆曹义红
关键词:胃癌氟尿嘧啶化学疗法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应用新辅助化疗后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100例乳腺癌患者(2017年1月-2020年1月)纳入研究,入院时所有患者均需抽血化验,检测甲状腺功能,在给予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再检测甲状腺功能,比较化疗前后患者的变化,并通过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价患者化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本组乳腺癌患者化疗后FT_(4)水平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H、T_(4)水平高于化疗前,FT_(3)、T_(3)水平低于化疗前(P<0.05)。本组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评分均低于化疗前(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应用新辅助化疗后对甲状腺功能有一定影响,TSH、T_(4)水平升高,FT_(3)、T_(3)水平降低,且生活质量有所下降,需引起临床重视。
王昌亮张同俊王凯张家鑫杨福乾
关键词:乳腺癌甲状腺功能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外周血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检测多药耐药基因在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4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外周血、13例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及10例乳腺良性疾病组织与外周血中mdr1的表达情况。结果:4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mdr1阳性表达率为67.5%(27/40),与对照组组织(无阳性表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80,P=0.001;乳腺癌患者外周血mdr1阳性表达率为22.5%(9/40),高于对照组(无阳性表达),χ2=4.486,P=0.034;化疗后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mdr1的表达率为53.8%(7/13),高于化疗前外周血mdr1的表达,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45,P=0.001。结论:乳腺癌患者存在先天性和获得性耐药性,检测肿瘤组织和外周血mdr1表达对制定个体化化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张同俊张永庆王峰马世庆庄文贞宣立学
关键词:基因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