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娅梅

作品数:20 被引量:115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静脉
  • 6篇血管
  • 6篇血栓
  • 6篇血栓形成
  • 6篇成像
  • 5篇动脉
  • 5篇血管成像
  • 5篇造影
  • 5篇静脉血
  • 5篇静脉血栓
  • 4篇血管造影
  • 4篇血管造影术
  • 4篇造影术
  • 4篇深静脉
  • 4篇深静脉血栓
  • 4篇下肢深静脉
  • 4篇下肢深静脉血...
  • 4篇静脉血栓形成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机构

  • 11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南京市第一医...
  • 1篇南京市江宁区...

作者

  • 17篇张娅梅
  • 8篇王书智
  • 8篇顾建平
  • 8篇殷信道
  • 6篇周文珍
  • 5篇徐辉
  • 4篇王同兴
  • 4篇谢光辉
  • 4篇张娣
  • 4篇吴刚
  • 3篇许权
  • 2篇卢铃铨
  • 2篇冯敏
  • 2篇武新英
  • 2篇庄乃君
  • 2篇赵晓静
  • 1篇王利伟
  • 1篇吴前芝
  • 1篇张乐乐
  • 1篇胡蓝月

传媒

  • 3篇中国医疗设备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CT和M...
  • 1篇国际医学放射...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09
  • 1篇200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急性期和非急性期痛风患者尿酸盐沉积诊断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利用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对急性期和非急性期痛风患者四肢关节中的尿酸盐结晶沉积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ACR)诊断标准的痛风患者的四肢关节双源CT双能量扫描结果,其中25例急性期痛风,20例非急性期痛风。利用痛风分析软件对2组患者尿酸盐结晶沉积部位、数目及体积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急性期痛风患者有20例(足踝关节112处,膝关节75处,手腕关节50处)四肢关节显示尿酸盐结晶沉积,显示病灶数目共237处,平均体积(0.697±0.478)cm3;非急性期痛风患者有19例(足踝关节114处,膝关节68处,手腕关节61处)四肢关节显示尿酸盐结晶沉积,显示病灶数目共243处,平均体积为(0.725±0.426)cm3。急性期与非急性期痛风患者尿酸盐结晶体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1,P>0.05)。结论:双源CT双能量成像对急性期和非急性期患者尿酸盐结晶沉积均可诊断,可作为临床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辅助诊断。
张娅梅陈谦殷信道许权冯源徐辉
关键词:痛风尿酸盐沉积
急慢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MSCT征象与凝血纤溶指标相关性探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慢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多层螺旋CT(MSCT)征象与凝血纤溶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之间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DVT患者资料,根据病程将DVT分为急慢性期,观察MSCT增强图像上血栓及软组织表现,测量平扫时轴位图像上血栓CT值。根据MSCT上血栓形态、血栓分布范围、CT值分组,分析MSCT征象与PT、APTT、FIB、TT的相关性。结果根据病程分组,急性期DVT 18例,MSCT主要表现为管腔中央充盈缺损,管腔扩大,血栓呈连续性分布,软组织肿胀;慢性期DVT 19例,MSCT主要表现为管腔内偏心性充盈缺损,血栓分布呈节段性,侧支循环增多、浅静脉迂曲;平扫时急慢性期血栓CT值平均数分别为(59.26±11.89)HU和(37.42±9.46)HU,U=20.9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SCT上,血栓形态为中心性充盈缺损组PT、APTT、FIB值均较偏心性充盈缺损组高,t值分别为4.95、3.27、4.05,P<0.05;血栓呈连续性分布组PT值较节段性分布组高,t=6.10,P<0.05;血栓CT值≥53.6 HU组PT、APTT、FIB值均较CT值<53.6 HU者高,t分别为3.97、6.21、6.14,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慢性期DVT的MSCT表现与PT、APTT、FIB存在一定相关性,TT未见明显相关性,结合两者检查,可提高血栓急慢性期判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庄乃君王书智顾建平吴刚张娅梅殷信道
关键词:凝血静脉血栓形成
多层螺旋CT双期血管成像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双期血管成像(MSCTA)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U)比较。 材料和方法:对57例临床疑有下肢深静脉血栓性疾病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
张娅梅
关键词: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静脉血栓
文献传递
前瞻心电门控大螺距低千伏扫描联合原始数据迭代重建冠状动脉CTA成像质量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采用低千伏前瞻性心电门控大螺距(Flash spiral)扫描冠状动脉CTA成像,原始数据采用迭代重建,评价该扫描模式获得具有诊断价值图像质量的冠状动脉CTA的可行性。方法50例患者,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30kg/m^2,心率≤60次/min。冠状动脉CTA成像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Flash spiral模式采集。原始图像重建采用两种重建方式,分别为反投影滤过重建及迭代重建。图像质量评分采用4分法。结果平均有效辐射剂量为(0.85±0.37) mSv。迭代重建的图像噪声降低,与反投影滤过重建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数值分别为(26.4±5.2)和(20.6±4.1)HU。迭代重建的图像质量评分(1.9±1.1)降低,与反投影滤过重建(2.2±1.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728段冠状动脉段,反投影滤过重建有61段,迭代重建有38段被评为4分(P=0.07)。BMI指数为24-30 kg/m^2的患者,迭代重建的可评价图像噪声低,血管段SNR和CNR均比FBP重建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选择性人群,前瞻性心电门控大螺距低千伏扫描模式联合原始数据迭代重建可以提供充足的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
周文珍殷信道吴前芝许权徐辉王同兴张娅梅谢光辉张娣
关键词: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
MSCTA在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与DSA对照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42例临床疑有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分析阻塞原因,并与DSA检查结果对比。结果42例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6例,其中12例合并髂静脉受压综合征,1例合并下腔静脉狭窄分隔畸形,1例合并盆腔肿块压迫右侧髂总静脉,1例合并左侧腘窝囊肿。24例出现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其中左侧髂总静脉受压20例,右侧髂总静脉或其分支受压3例,髂外动脉压迫髂外静脉1例;有12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3例深静脉受到肿块或囊肿的压迫。1例MSCTA未见异常而DSA提示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以DSA为诊断标准,诊断符合率为97.62%。结论MSCTA对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娅梅王书智顾建平吴刚冯敏殷信道卢铃铨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静脉阻塞性病变
CT血管成像判断急慢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在判断急慢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DSA证实为DVT的病例,分析其在CT增强图像上形态学表现,测量平扫时轴位图像上血栓CT值及标准差,分别做两样本均数t检验。结果:急性期DVT18例,增强图像上多呈管腔中央类圆形低密度充盈缺损,范围广,常累及全下肢,血栓处管腔明显扩张,患肢软组织肿胀明显。慢性期DVT19例,增强图像上多呈管腔内不规则形状的低密度充盈缺损,节段性分布,血栓处管腔无明显扩大,可有局部管腔狭窄闭塞,管壁不规则增厚,侧枝循环增多,浅静脉增粗。平扫时急慢性期血栓CT值平均数分别为59.26HU和37.42HU,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29,P<0.05),平扫时急慢性期血栓标准差平均数分别为12.46和8.3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7,P<0.05)。结论:CTA对显示急慢性期血栓有一定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庄乃君王书智顾建平吴刚张娅梅陈国平殷信道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静脉血栓形成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疾病的临床价值——与DSA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并与DSA比较。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48例临床疑有下肢静脉疾病患者行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脉冲多普勒及Valsalva试验等检查,并与DSA检查比较。结果48例患者中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7例,其中15例合并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8例合并下肢浅静脉曲张,2例两者俱存,另有1例左侧腘窝囊肿合并腘静脉血栓,部分病例提示髂静脉流速减慢。单纯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5例,单纯下肢浅静脉曲张6例,6例两者俱存。4例超声检查正常,其中2例DSA提示有髂静脉受压。以DSA为诊断标准,诊断符合率为95.8%,两种方法行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6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疗效判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张娅梅王书智顾建平陈松旺黄岩
关键词:下肢静脉疾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血栓形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CT血管成像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及继发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探讨CTA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及继发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正常对照组和经DSA证实的31例IVCS患者的CTA资料,测量2组受压髂静脉的前后内径,计算受压程度,并采用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比较。以DSA为诊断标准,统计IVCS的CTA诊断符合率。结果对照组受压左髂总静脉前后内径女性组为(7.0±2.5)mm,小于男性组(8.1±2.5)mm;t值=2.42,P〈0.05);左髂总静脉受压程度男性组(0~61.36%,中位数为26.82%)与女性组(0~65.41%,中位数为2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9,P〉0.05)。对照组受压左髂总静脉前后内径为(7.6±2.0)mm,受压程度为0—65.41%,中位数为27.65%;IVCS组受压髂静脉前后径为(2.7±1.1)mm,髂静脉的受压程度为55.18%-100.00%,中位数为76.12%,受压髂静脉前后内径小于对照组(t=12.78,P〈0.05),受压程度大于对照组(Z=-8.18,P〈0.05)。31例IVCS中,左髂总静脉受压28例,右侧髂总静脉受压2例,另1例左右髂总静脉分别受到左右髂总动脉压迫。15例继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CTA诊断结果均与DSA结果相符合。结论CTA能准确测量受压髂静脉前后内径并判断受压程度,CTA还能清楚显示IVCS的继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是诊断IVCS的有效方法。
王书智沈莉顾建平吴刚张娅梅冯敏殷信道卢铃铨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髂静脉静脉血栓形成
二代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二代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DSCT-CA)对于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 648例受检者的二代DSCT-CA影像资料,对CT原始数据分别采用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和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再现图像重建,研究冠状动脉起源异常CT表现。结果共检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患者404例(2.43%)。冠状动脉高位开口以右冠状动脉高位起源于右冠状动脉窦上升主动脉最多见(27.48%),冠状动脉开口于异常冠状动脉窦中以右冠状动脉开口于左冠状动脉窦最多见(17.08%)。右冠状动脉走形均为主肺动脉间型;其中,19例伴左冠状动脉高位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窦上升主动脉。结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比较少见,二代DSCT-CA能准确直观地显示冠状动脉变异以及变异血管与周围组织结构的三维解剖关系。
张娣武新英张娅梅周文珍王同兴谢光辉徐辉
关键词: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第二代双源128层CT冠脉成像对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通畅情况的评价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第二代双源128层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通畅情况的评估价值。方法对66例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行双源128层CT冠状动脉成像,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等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重建图像,分析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结果。其中19例同时行冠脉造影检查,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评价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对桥血管通畅情况的评估准确性。结果66例患者共检出桥血管192支,其中左乳内动脉桥56支,桡动脉桥3支,大隐静脉桥133支;动脉桥血管中通畅54支(91.5%),病变5支(8.5%);静脉桥血管中通畅102支(76.7%),病变31支(23.3%)。静脉桥血管狭窄、闭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动脉桥血管(P<0.05);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第二代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桥血管病变的敏感性为93.75%,特异性为94.29%,阳性预测值为88.24%,阴性预测值为97.06%,准确性为94.12%,两种方法一致性较高(Kappa=0.866)。结论第二代双源128层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通畅情况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张娅梅徐辉许权谢光辉周文珍王同兴张娣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冠脉造影桥血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