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桥

作品数:110 被引量:541H指数:14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中华医学基金会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5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1篇医药卫生
  • 14篇生物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主题

  • 26篇细胞
  • 20篇染色
  • 19篇染色体
  • 15篇精子
  • 14篇原位
  • 14篇原位杂交
  • 14篇肿瘤
  • 13篇荧光
  • 13篇荧光原位杂交
  • 13篇整倍体
  • 13篇非整倍体
  • 13篇倍体
  • 13篇DNA
  • 12篇毒理
  • 9篇母细胞
  • 9篇肠癌
  • 8篇端粒
  • 8篇端粒酶
  • 7篇毒理学
  • 6篇多态

机构

  • 100篇中山医科大学
  • 8篇广州医学院
  • 4篇贵阳医学院
  • 4篇上海医科大学
  • 4篇中山大学
  • 3篇广东省职业病...
  • 3篇华西医科大学
  • 3篇卫生学教研室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镇江医学院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深圳市卫生防...
  • 1篇西安医科大学

作者

  • 110篇张桥
  • 32篇邓丽霞
  • 30篇郑履康
  • 13篇庄志雄
  • 12篇陈雯
  • 10篇冯坚持
  • 8篇马林
  • 8篇刘力
  • 7篇杨杏芬
  • 6篇魏青
  • 6篇万德森
  • 6篇钟小明
  • 6篇刘胜勤
  • 6篇雷毅雄
  • 5篇许发茂
  • 5篇吴大伟
  • 5篇张爱华
  • 5篇陈锋
  • 4篇吴中亮
  • 4篇陈铁江

传媒

  • 27篇癌变.畸变....
  • 14篇卫生毒理学杂...
  • 7篇中华劳动卫生...
  • 7篇职业医学
  • 6篇中华预防医学...
  • 4篇癌症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肿瘤
  • 3篇中华医学遗传...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卫生研究
  • 2篇微量元素与健...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Journa...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劳动医学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3
  • 3篇2002
  • 7篇2001
  • 5篇2000
  • 11篇1999
  • 13篇1998
  • 12篇1997
  • 11篇1996
  • 16篇1995
  • 4篇1994
  • 4篇1993
  • 3篇1992
  • 9篇1991
  • 2篇1990
  • 5篇1989
  • 1篇1987
  • 1篇1900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致癌能力镍化合物的致突变效应被引量:7
1989年
Ni_3S_2,NiSA,NiSC,NiSO_4与NiCl_2等五种镍合物是具有不同致癌能力的化合物。在V_(79)细胞株基因突变试验系统中,这五类化合物能诱发HGPGT 与Na/k ATP ase 酶位点突变,其强弱程度与在动物致癌试验结果所见是一致的。提示这些镍化合物可能是通过致突变机制作用的致癌物。亦可以利用基因突变试验来预测其致癌性。这五种镍化合物可在V_(79)细胞株和SHE 细胞诱发SCE 与微核形成,但其作用强弱与其致癌能力不相一致。表明利用这类试验预测镍化合物的致癌性是不适宜的。
张桥
关键词:镍化合物致癌性致突变遗传毒理
黄曲霉素B1诱发大鼠肝癌前期GST—P和r—GT酶动态变化被引量:3
1991年
利用黄曲霉素B1(AFLATOXINB1,AFB1)诱发大鼠肝癌形成体内短期实验模型:发现胎盘型谷胱甘钛S-转移酶(GST—P)在诱癌阶段(实验第4周)开始异常表达,其阳性灶面积随时间呈上升趋势;而r-谷氨酸转肽酶(r—GT)则在促癌阶段(实验第6周)才开始异常表达,其阳性灶面积随时间呈下降趋势:结果表明:GST—P是一种出现较早,敏感而又稳定的肝脏肿瘤标记物。
马林张桥
关键词:黄曲霉素B1
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正常人精子9、18号染色体非整倍体率
2002年
目的 :测定健康人精子 9、18号染色体非整倍体率。方法 :用 9、18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与精子核进行双色荧光原位杂交 ,计数非整倍体率。结果 :检查 16位健康捐精者 15 6 95 5个精子 ,每人约计数 10 0 0 0个精子。平均杂交率 >99%,平均 9双体率 0 .0 5 0 %± 0 .0 30 %,18双体率 0 .0 33%± 0 .0 2 5 %,二倍体精子率 0 .0 40 %± 0 .0 36 %,9缺体率 0 .0 6 7%± 0 .0 37%,18缺体率 0 .0 48%± 0 .0 34 %,无荧光点精子率 0 .42 7%± 0 .35 7%,总数目畸变率 0 .2 18%± 0 .0 71%。结论 :测定了 16例健康人精子 9、18号染色体非整倍体率 ,与传统的人精子染色体分析法测定的结果相近。
李欣郑履康邓丽霞张桥
关键词:精子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染色体非整倍体率
端粒酶在人类肿瘤发展过程的表达及其利用被引量:15
1997年
端粒酶在人类肿瘤发展过程的表达及其利用张桥1万德森关键词端粒酶人类肿瘤利用前景中图号R730.231R730.43Q55端粒(telomere,TLM)与端粒酶(telomerase,TLMA)是近年受到国际医学生物学界高度重视的研究热点之一。原因...
张桥万德森
关键词:端粒酶肿瘤端粒
几种金属化合物在人胚细胞DNA修复中的作用被引量:1
1991年
在建立人胚纤维母细胞(HEF)非S期DNA合成检测系统的基础上,我们研究了四种金属元素(锗-132,钼酸钠,亚砷酸钠和硫酸镍)对DNA修复合成的影响。MMS和UV诱发UDS反应分别代表2类不同修复类型,即“短补该修复”和“长补该修复”、本研究利用MMS和UV作为HF-DNA修复合成诱导剂来研这四种金属化合物对DNA修复合成的影响。每种金属化合物,在不同剂量水平、不同时点加入实验系统。
章小良张桥
关键词:金属化合物DNA修复亚砷酸钠硫酸镍毒作用人胚
端粒酶抑制剂对口腔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端粒酶抑制剂作为肿瘤治疗药物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人口腔鳞状细胞癌KB细胞株作为靶细胞 ,观察端粒酶抑制剂 3′_叠氮_3′_脱氧胸腺核苷 (AZT)和人端粒酶模板区的硫代反义寡核苷酸片断(AS_ONS)对上述肿瘤细胞株的作用 ,用MTT试验测定细胞毒作用 ;3H_TdR掺入试验测定细胞增殖速度 ;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TRAP)半定量方法测定细胞染毒前后端粒酶活性的变化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结果 AS_ONS和AZT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有抑制肿瘤细胞株繁殖的作用 ,在抑制细胞生长的同时 ,端粒酶活性降低。此外 ,AS_ONS和AZT还有诱导细胞凋亡以及使细胞阻滞在G1 期的作用。结论 AZT和AS_ONS在体外有抑制端粒酶活性和抗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
杨志强陈雯张桥陈广胜雷毅雄易菲
关键词:端粒酶抑制剂口腔肿瘤细胞生长抗肿瘤药物细胞凋亡
视屏终端作业对视功能及神经行为影响的调查被引量:5
1999年
对68名VDT作业人员和61名非VDT作业人员的视功能与神经行为功能进行调查。结果发现:VDT作业人群的视力及泪膜破裂时间班后明显少于班前。按不同累计上机时间分析,各项视功能指标的改变与累计上机时间无明显相关。神经行为测试结果提示提转捷度得分VDT作业人群低于对照组,但与累计上机时间亦无相关,其余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均无显著性差异。故认为VDT作业较易引起视疲劳且短时(2h)操作即可引发视疲劳。研究未发现VDT作业对神经行为有累积效应,但可能对手指灵活性存在短期影响。
李芳红杨杏芬张桥廖瑞端汪建涛林先轩黄芳邱宇翔李芸茜许洪波伍瑞珊郝莉
关键词:视功能神经功能
DNA氧化性损伤及生物标记oh^8dG的应用被引量:3
1993年
机体在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氧自由基可引起DNA氧化性损伤,损伤率与代谢率有关;环境中许多化学、物理因素也可通过氧自由基介导DNA损伤.DNA氧化性损伤同许多年龄有关的退行性疾病关系密切。机体有多水平抗DNA氧化机制,某些外源物质有类似作用。oh^8dG(8-羟基-2‘-脱氧鸟苷)被证实是一个很好的DNA氧化损伤的生物学标记,HPLC/EC法能有效分析组织DNA和尿中oh^8dG的含量。该方法在遗传毒理学、抗衰老医学、肿瘤病因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
柯跃斌张桥
关键词:DNA氧化性损伤生物标志
全文增补中
钴、钼的抗诱变和抗癌变作用
1994年
钴、钼的抗诱变和抗癌变作用张爱华贵阳医学院(贵阳550004)张桥中山医科大学遗传毒理研究室突变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而实际生活中致癌剂、诱变剂分布甚广,不可能完全避免接触,因此对于抗诱变、抗癌物质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微量元素与肿瘤发生关系的研究是近...
张爱华张桥
关键词:抗诱变
细胞与分子生物标志在我室卫生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
1997年
细胞与分子生物标志在我室卫生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张桥庄志雄早期发现和早期阻断是预防医学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要原则。生物标志的研究与利用为实现这一原则提供了有效的途径。80年代中期,美国国家科学院提出:生物标志的研究是认识接触毒物程度,毒物接触与健康损害关...
张桥庄志雄
关键词:卫生毒理学细胞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