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荣
- 作品数:8 被引量:41H指数:5
- 供职机构:青岛市市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全产程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全产程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ASAⅠ~Ⅱ级的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A组为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处理;B组为活跃期镇痛组,宫口开至3cm行硬膜外自控镇痛;C组为全产程镇痛组,进入规律宫缩行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并记录镇痛效果(VAS)、下肢运动阻滞程度(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评价)、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的使用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B、C组镇痛效果良好,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轻微,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静脉滴注催产素加强宫缩例数较对照组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产妇的总体满意度高于A、B两组。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全产程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确切,不影响产程及新生儿,不增加剖宫产率,可以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 时飞张海荣陈富强胡丹艾登斌
- 关键词:罗哌卡因硬膜外腔分娩疼痛
- 高容量血液稀释对下肢缺血-再灌注患者外周血IL-6、IL-10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 观察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下肢缺血-再灌注(I-R)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硬膜外麻醉下使用止血带的单侧下肢择期手术患者24例,随机分为6%羟乙基淀粉组(HES,H组)和复方乳酸钠组(R组),每组12例.切皮前30 min,H组患者输入HES 130/0.4 15 ml/kg,R组给予复方乳酸钠.分别于术前(T1)、松止血带后30 min(T2)、4 h(T3)取静脉血检测IL-6和IL-10及其mRNA表达.结果 与R组比较,T2、T3时H组血浆IL-6浓度和IL-6 mRNA、IL-6/IL-10比值及IL-6 mRNA/IL-10 mRNA明显降低(P〈0.05);而血浆IL-10浓度和IL-10 mRNA明显升高(P〈0.05).结论 术前应用HES130/0.4行AHH可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生成的同时,还可促进抗炎性细胞因子产生,能有效维持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平衡.
- 帅训军艾登斌张海荣姜敏谢平
- 关键词:羟乙基淀粉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
- 不同病因心力衰竭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变化
- 2009年
- 目的:研究不同病因的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水平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左心室功能的关系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分别测定84例CHF患者(按NYHA标准分级:II31例,III28例,IV25例)和40例正常对照者hs-CRP、MMP-2、MMP-9含量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CHF组血浆hs-CRP、MMP-2、MMP-9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hs-CRP、MMP-2、MMP-9的浓度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并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HF组hs-CRP、MMP-2、MMP-9浓度与LVEF呈明显负相关(r=-0.78、-0.80、-0.77,P均<0.001)。结论:CHF患者血浆中hs-CRP、MMP-2、MMP-9明显增高,与心衰程度密切相关,可用于临床心力衰竭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 解丽艳张海荣张七一
- 关键词:心力衰竭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
- 急性高容血液稀释联合右美托咪定控制性降压在腰椎手术的应用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观察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HH)联合右美托咪定控制性降压对腰椎手术患者的节约用血效果及安全性,以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90名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AHH组;C组为AHH联合右美托咪定控制性降压组。术中持续监测MAP、HR、CVP;于AHH前(T0)、AHH后30 min(T1)、AHH后60 min(T2)、手术结束前60 min(T3)、手术结束拔管时(T4)测定Hct、Hb、Plt、PT、APTT、纤维蛋白原浓度(Fg),记录术中出血量、异体血输注量。比较各时点Hct、Hb、Plt、PT、APTT变化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 C组失血量显著低于A组(P<0.01),也低于B组(P<0.05),B、C组Hct、Hb在AHH后和术毕较AHH前降低(P<0.05),2组PT、APTT在AHH后和术毕较AHH前均延长(P<0.05),而Fg低于AHH前(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C组未输入异体血,B组输异体血量平均为(601±96)mL,A组为(106±110)m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拔管时(T4)A、B组心率、血压均显著高于C组(P<0.01),A、B组均有病例术后出现躁动,而C组没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肺水肿、心衰及创面异常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AHH联合右美托咪定控制性降压,可以提高节血效果和改善微循环,并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甚至避免异体输血,并且对机体的血液动力学、凝血功能、心功能均无明显影响,可安全用于腰椎手术。
- 杨文荣张海荣杨洪光艾登斌
- 关键词:急性高容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腰椎手术
- 氯胺酮对单肺通气患者围术期炎性细胞因子和自由基的影响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单肺通气(OLV)患者围术期炎性细胞因子和自由基的影响。方法拟行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24例,随机均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患者分别在麻醉诱导后(T1)、OLV45min(T2)、90min(T3)及术后2h(T4)采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浓度。结果两组TNF-α、IL-6和IL-8于T2时明显上升(P<0.05),IL-10于T3时明显上升(P<0.05)。K组T3、T4时TNF-α、IL-6和IL-8均明显低于C组(P<0.05),而IL-10高于C组(P<0.05)。两组MDA在T3、T4时显著升高(P<0.05),K组在T3、T4时显著低于C组(P<0.05)。两组SOD在T3、T4时较T1时降低(P<0.05),K组在T3、T4时高于C组(P<0.05)。结论氯胺酮可减轻OLV患者肺的炎性反应。
- 侯念果艾登斌孙立新张海荣帅训军时飞
- 关键词:氯胺酮单肺通气炎症
- 依达拉奉对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围术期炎性细胞因子和自由基的影响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的效果及意义。方法将24例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例。两组均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3mg/kg、芬太尼3μg/kg,吸入8%七氟醚。麻醉诱导后,观察组加依达拉奉0.5mg/kg;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麻醉维持相同。两组均于麻醉后切皮前(T1)、单肺通气60min(T2)、膨肺后60min(T3)、术后1h(T4)、24h(T5)测定血清中TNF-α、IL-6、IL-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浓度。结果两组TNF-α、IL-6、IL-8和MDA于他均明显升高(P〈0.05),至T4时达峰值(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浆TNF-α和MDA浓度于12~4均明显降低(P〈0.05),IL-6、IL-8浓度于耶明显降低,持续至T4(P〈0.05)。SOD活性在单肺通气后各时点无明显变化;对照组SOD活性在T2-4较明显低于基础值及观察组(P均〈0.05)。结论依达拉奉可减少氧自由基产生,抑制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围术期全身性炎症反应,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 帅训军艾登斌张海荣侯念果孙立新
- 关键词:依达拉奉单肺通气炎性细胞因子氧自由基
- 阿芬太尼预处理对下肢缺血再灌注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阿芬太尼预处理对下肢缺血再灌注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7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硬膜外麻醉下使用止血带的单侧下肢择期手术患者24例,随机分为两组:阿芬太尼组(A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2例。上止血带前5 min A组患者缓慢静注阿芬太尼10μg/kg+生理盐水5 mL;C组患者给予5 mL生理盐水。分别于上止血带前(T1)、松止血带后30 min(T2)、4 h(T3)取静脉血检测细胞因子IL-6和IL-10的mRNA表达及其血浆浓度。结果于T1时A组和C组IL-6[(21.1±3.9)ng/L比(20.8±3.6)ng/L]、IL-10[(30.9±5.3)ng/L比(31.6±4.9)ng/L]浓度、IL-6/IL-10比值[(0.67±0.16)比(0.66±0.15)]及IL-6 mRNA/IL-10 mRNA比值[(1.98±0.47)比(1.94±0.50)]相比T2~3明显升高(P<0.05)。T2~3时,与C组比较,A组IL-6血浆浓度[(27.9±4.8)、(29.6±5.2)ng/L]、mRNA[(1.05±0.17)、(1.36±0.25)]、IL-6/IL-10[(0.71±0.12)、(0.73±0.15)]及IL-6 mRNA/IL-10 mRNA[(2.03±0.42)、(2.32±0.49)]比值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术前应用小剂量阿芬太尼预处理用于下肢缺血再灌注患者可有效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生成,有益于维持促炎性细胞因子/抗炎性细胞因子相对平衡。
- 张海荣曹玺帅训军艾登斌
- 关键词:阿芬太尼缺血再灌注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
- 异体输血对食管癌患者IFN-γ mRNA和IL-10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异体输血对围术期IFN-γmRNA和IL-10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40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术中未输血12例(对照组),输异体血28例,其中输入≤2 U浓缩红细胞者15例(观察Ⅰ组),输入≥3 U浓缩红细胞者13例(观察Ⅱ组)。三组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T1)、术后第1天(T2)、第7天(T3)取静脉血10 ml采用RT-PCR法测定IFN-γmRNA和IL-10 mRNA表达。结果IFN-γmRNA和IFN-γmRNA/IL-10 mRNA值:与T1比较,观察Ⅱ组于T2~3、观察Ⅰ组于T2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Ⅱ组于T2~3显著低于观察Ⅰ组和对照组,而观察Ⅰ组于T2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IL-10 mRNA:与T1比较,观察Ⅱ组于T2~3、观察Ⅰ组于T2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Ⅱ组于T2~3显著高于对照组、于T3显著高于观察Ⅰ组(P<0.05)。结论异体输血可导致食管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抑制,不利于患者预后。
- 崔宏先艾登斌帅训军张海荣
- 关键词:异体输血干扰素-Γ白介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