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银鱼
  • 2篇优势种
  • 2篇田螺
  • 2篇田螺科
  • 2篇洪泽湖
  • 1篇大银鱼
  • 1篇滇池
  • 1篇优势种群
  • 1篇圆背角无齿蚌
  • 1篇圆田螺属
  • 1篇增殖
  • 1篇中腹足目
  • 1篇生物学
  • 1篇食性
  • 1篇水域
  • 1篇太湖短吻银鱼
  • 1篇田螺属
  • 1篇种群
  • 1篇主要湖泊
  • 1篇无齿蚌属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作者

  • 6篇张立
  • 2篇庄大栋
  • 2篇张开翔
  • 2篇高礼存
  • 2篇张静仪
  • 1篇徐爱珍
  • 1篇黄宝玉

传媒

  • 2篇水产学报
  • 2篇中国动物学会...
  • 1篇动物分类学报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年份

  • 1篇1993
  • 3篇1990
  • 1篇1982
  • 1篇198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洪泽湖所产太湖短吻银鱼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9
1982年
太湖短吻银鱼 Neosalanx tankahkeii taihuensis Chen 是湖泊重要经济鱼类之一。本文初步探讨了洪泽湖所产太湖短吻银鱼的形态、繁殖、食性和生长。它有分别于春、秋季产卵的两个生态类群。卵沉性。产卵场分布于湖湾。以浮游动物中的枝角类和桡足类为主要食物。生长迅速,鱼苗孵出后经6—7个月可达捕捞规格。其寿命都只一年,产卵后不久死亡。 此鱼增产潜力较大,划出主要产卵场为禁捕区,规定适宜的禁渔期,是关键性的增殖措施。
张开翔高礼存张立庄大栋张静仪
关键词:洪泽湖太湖短吻银鱼繁殖习性食性
洪泽湖所产大银鱼生物学及其增殖的研究被引量:35
1981年
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 Abbott)分布很广,普见于东海、黄海和渤海沿海,以及江淮中下游河道和湖泊等水域,且构成湖泊银鱼的优势种群。 本文探讨了洪泽湖所产大银鱼的形态特征、繁殖、食性、洄游、生长与寿命;并列举出增殖大银鱼的关键性的措施。
张开翔庄大栋张立高礼存张静仪徐爱珍
关键词:大银鱼水域优势种群增殖生物学
云南主要湖泊的田螺科种类
云南省境内有着大小三十余个湖泊,笔者于1982年和1983年曾去该省的一些主要湖泊采集淡水贝类标本。所获标本经整理鉴定,属于腹足纲 Gastropoda 中腹足目 Meso- gastropoda 田螺科 Vivipar...
张立
关键词:田螺科优势种
文献传递
云南滇池圆田螺属一新种(中腹足目:田螺科)被引量:2
1990年
本文描述了田螺科Viviparidae一新种——滇池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dianchiensis。模式标本采自滇池西南部的白鱼口湖区。本种贝壳大,最大个体壳高25.4mm、宽50.2mm。壳顶尖,有7个螺层,除顶部螺层外,各螺层中部均外凸呈角状,上部具宽阔的阶区。体螺层具7—12条螺棱。相似种长螺旋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longispira(Heude)各螺层中部均不外凸呈角状,上部亦不具阶区,且体螺层只有5条不大清楚的螺棱,两者有明显的区别。齿舌公式:3—4(1)3—4·4(1)4·4(1)4·11—13。幼体4个螺层,壳顶尖,第3和第4螺层上具2—4条螺棱,其上列生角质毛。本种分布仅局限于滇池西南隅。根据湖泊演变状况和湖内田螺科其他属种现行的分布格局推测,它可能是属于分布范围缩减和种群趋衰的种。
张立
关键词:中腹足目田螺科圆田螺属
滇池古螺壳堆研究
滇池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南郊,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1866.5米,平均水深 4.4米,最深处10.3米。沿湖分布许多成堆的古螺壳,已知有23处之多。笔者于1982— 1983年间调查了其中的7处,经现场观察和采集标...
张立
文献传递
云南滇池和洱海蚌类的分布与环境
滇池和洱海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云南省境内,是云贵高原上的两个著名的淡水湖。滇池在昆明市的南部;洱海在滇池西面,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由于滇池和洱海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的特点,软体动物现生的和化石均很丰富。研究软体动物与环境...
黄宝玉张立
关键词:无齿蚌属圆背角无齿蚌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