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弭静

作品数:22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细胞
  • 14篇基因
  • 7篇基因修饰
  • 7篇GM-CSF
  • 6篇脾内
  • 6篇肿瘤
  • 5篇脾内移植
  • 5篇疗法
  • 5篇巨噬细胞
  • 4篇胎肝
  • 4篇胎肝细胞
  • 4篇肝细胞
  • 4篇IL-2基因
  • 3篇造血
  • 3篇生物学
  • 3篇免疫
  • 3篇抗原
  • 3篇化疗
  • 3篇骨髓
  • 2篇肾癌

机构

  • 21篇第二军医大学
  • 5篇山东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山东省千佛山...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免疫学教研室

作者

  • 22篇弭静
  • 16篇曹雪涛
  • 9篇张明徽
  • 6篇于益芝
  • 5篇朱学军
  • 4篇雷虹
  • 3篇袁孟彪
  • 3篇闵志廉
  • 2篇孙颖浩
  • 2篇王林辉
  • 2篇陶群
  • 2篇李士玉
  • 2篇王全兴
  • 2篇吕彦恩
  • 2篇钱松溪
  • 2篇邱实
  • 1篇万涛
  • 1篇刘艳君
  • 1篇楼国良
  • 1篇赵春平

传媒

  • 4篇中国肿瘤生物...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3篇国外医学(免...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04
  • 2篇2002
  • 3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10篇1998
  • 1篇199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脾内移植GM-CSF基因修饰小鼠胎肝细胞对化疗造血损伤的促恢复作用被引量:1
1998年
动物试验证实,经脾脏移植的肝细胞50%能够选择性移入肝脏,并在其中较长期存活和有效表达外源基因。我们通过脾内途径移植腺病毒载体GMCSF基因修饰的胎肝细胞,观察其对化疗造血损伤的恢复影响。材料和方法1动物与主要试剂BALB/c小鼠,4~6周龄,C5...
弭静曹雪涛王全兴袁孟彪于益芝袁孟彪
关键词:脾内移植GM-CSF基因胎肝细胞造血损伤
^111In标记基因修饰胎肝细胞经小鼠脾内移植后在肝内的表达
2004年
目的 研究^111In标记的GM—CSF基因修饰胎肝细胞(FLC)经脾内注射后在化疗小鼠的肝内分布。方法 将腺病毒介导的GM—CSF基因修饰FLC(GM—CSF—FLC)脾内移植于5—Fu化疗后的6只同种小鼠体内,分别于注射后2h、12h、24h、48h、72h取仰卧位行小鼠肝脏静态显像。画感兴趣区(R01),半定量分析测定肝脏各个时相的UR(单位像素放射性平均计数/单位像素本底平均计数),并用ELISA方法监测血清GM—CSF表达水平。结果 ①肝脏各个时相的UR分别为1.45±0.36、1.97±0.45、2.89±0.41、3.57±0.62和3.33±0.39,48h前相邻时相之间比较,有明显差异(t=4.178~4.655,P<0.005),48h与72h比较,无明显差异(t=1.493,P>0.05)。②血清GM—CSF在脾内移植后48h达高峰,为356pg/ml,此时行脾切除仍能维持290~44pg/ml的表达水平,并持续14d。同基因型GM—CSF—FLC脾内移植呈现相似的分泌曲线。结论 脾内注射后2h,肝脏即可聚集^111In标记的GM—CSF—FLC,随着时间延长,肝脏摄取逐渐增加,48h摄取最高,并持续保持较高的水平,并且能有效表达目的基因,证实了脾内移植途径的可行性,为肝脏靶向性基因治疗提供了影像学依据。
张致峰弭静曹雪涛
关键词:基因修饰胎肝细胞小鼠脾内移植
脾内途径的GM-CSF基因疗法对化疗后机体免疫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
1998年
本室曾证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修饰的胎肝细胞脾内移植后,能选择性移入肝脏并在其中稳定表达外源基因,促进大剂量化疗后造血功能的恢复.本研究以大剂量化疗小鼠为实验模型,探讨了脾内移植CM-CSF基因修饰的胎肝细胞对化疗小鼠全身免疫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脾内移植GM-CSF-FL组小鼠外周血CD4^+细胞数及CD4^+/CD8^+比值明显升高,脾细胞对ConA及LPS的增殖反应以及脾细胞NK活性显著增强,而骨髓细胞的NK活性及对丝裂原的增殖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升高不明显,提示,脾内途径的GM-CSF基因疗法对大剂量化疗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显著促恢复作用,但对骨髓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疗效不明显.
弭静曹雪涛于益芝张明徽朱学军袁孟彪
关键词:GM-CSF基因治疗
p16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基因疗法治疗小鼠肾癌的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探讨瘤体内直接注射途径的 p1 6抑癌基因疗法与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基因疗法联合应用对小鼠肾癌 (renca)的治疗效果及其免疫学机理。方法 建立皮下荷瘤肾癌小鼠模型 ,于接种肿瘤细胞 3d后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 5组 ,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 ,检测每组小鼠的免疫功能 ,观察每组小鼠的存活期 ,并行肿瘤病理学分析。结果 Adp1 6+AdGM CSF联合治疗组小鼠有 2只长期存活 (存活时间 >90d) ,其他 4组荷瘤小鼠均在 52d内死亡。联合治疗组小鼠与其他 4组相比 ,存活期明显延长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联合治疗组小鼠自然杀伤细胞(NK)杀伤率为 33% ,与其他 4组相比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p1 6与GM CSF联合基因疗法的应用可增强小鼠抗肿瘤免疫反应 ,并抑制肿瘤生长 。
王林辉孙颖浩钱松溪闵志廉弭静鞠佃文曹雪涛
关键词:GM-CSFP16基因小鼠
人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生成树突状细胞的体外研究被引量:14
1998年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在激发机体抗白血病T细胞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报道DC可以由单核细胞及粒细胞分化生成,本研究应用细胞因子在体外诱导了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细胞向DC的分化.从M3型APL患者外周血分离白血病细胞,加入GM-CSF(100ng/ml)或GM-CSF(100ng/ml)+rhIL-4(500U/ml)体外培养14天,并于培养结束前3天加人TN-α(100ng/ml).结果表明,GM-CSF可以促进白血病细胞体外增殖,并从幼稚状态逐渐分化成熟,表达高水平的CD45分子,其中部分为CD14^+的单核细胞,部分为CDla^+的DC(M3DC);培养后期加入TNF-α,可以促进DC生成,约占35%;以GM-CSF+IL-4培养也诱导了幼稚细胞的成熟,2周后DC约占10%,但较少单核细胞生成,培养至3周时DC约占60%;而在培养后第11天加入TNF-α则可以加速DC生成,3天后生成的白血病型DC达90%.电镜观察到M3DC具有与单核细胞来源的DC相似的超微结构,但具有的突出特征是部分细胞存在少量胞浆颗粒;M3DC高表达HLA-DR、B7-2、CD40、CD54分子,体外可以强烈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此类由白血病细胞诱导生成的DC可被用于体内外诱导生成肿瘤特异性CTL,在APL的免疫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朱学军张明徽弭静曹雪涛楼国良吕书晴
关键词:白血病诱导分化急性粒细胞性生物疗法
p16基因修饰的小鼠肾癌细胞体内致瘤性观察
2000年
目的 探讨 p16基因修饰后小鼠肾癌细胞体内致瘤性的变化。  方法 将携带 p16基因腺病毒体外转染的小鼠肾癌Renca细胞 ,p16基因修饰的肾癌细胞、野生型肾癌细胞及对照基因LacZ修饰的肾癌细胞分别接种于小鼠皮下 ,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及小鼠存活时间 ,每组 10只小鼠。 结果 经p16基因修饰的肾癌细胞在小鼠体内出现肿瘤的时间在Adp16基因实验组比野生型对照组及AdLacZ对照组晚 5天 ,且肿瘤生长缓慢 (P <0 0 5 )。小鼠存活时间 :野生型对照组为 (2 7.0±2 2 )d ,AdLacZ组为 (2 9.0± 2 .5 )d ,Adp16基因实验组为 (5 2 .0± 3 .4)d ,并有 3只小鼠长期存活。肿瘤局部 p16蛋白表达测定显示p16基因已转入肿瘤细胞 ,并在癌体内有效表达。  结论 p16基因的导入能降低小鼠肾癌细胞的体内致瘤性 ,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的存活期。
王林辉闵志廉钱松溪孙颖浩弭静鞠佃文曹雪涛
关键词:肾肿瘤肾癌P16基因
肿瘤抗原冲击致敏的IL-2基因修饰的巨噬细胞治疗肾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0年
目的 :观察体外肿瘤抗原冲击致敏的白细胞介素 2 (IL 2 )基因修饰的巨噬细胞对肾癌小鼠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相关的免疫机理。方法 :通过重组腺病毒的介导 ,将IL 2基因转入新鲜分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经肿瘤抗原冲击致敏后回输治疗原位肾癌小鼠 ,采用 4h5 1 Cr释放法检测脾脏NK和CTL活性。结果 :IL 2基因修饰的巨噬细胞经肿瘤抗原冲击后体内回输可使肾癌小鼠肺转移结节明显减少 ,存活期明显延长 ,40 %肾癌小鼠达到长期存活。治疗后荷瘤小鼠脾脏NK和CTL活性显著提高。结论 :IL 2基因修饰的巨噬细胞经肿瘤抗原冲击后自体回输是治疗肾癌的有效方法。
邱实曹雪涛弭静袁正隆雷虹张明徽朱学军闵志廉
关键词:肾细胞癌巨噬细胞
GM-CSF/IL-3融合蛋白PIXY321研究进展
1998年
PIXY321是一种通过人工接头连接GM-CSF和IL-3分子的融合蛋白。体内、外实验均证实,PIXY321不仅能够与GM-CSF和IL-3受体特异结合,尚具有比单体分子更强的生物学活性。目前PIXY321已开始试用于临床,治疗肿瘤化疗所致的全血细胞减少,辅助骨髓及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尤其在促进血小板恢复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弭静
关键词:GM-CSFIL-3
脾内途径的肝脏靶向性基因治疗中Kupffer细胞的抗原提呈作用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肝脏Kupffer细胞 (KC)在脾内途径的肝脏靶向性基因治疗中的抗原提呈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以结肠癌肝转移小鼠为模型 ,以脾内移植GM CSF基因修饰的胎肝细胞 (FLC GM)与低剂量IL 2、5 Fu腹腔注射作为基因治疗与化学免疫治疗联合应用方案。结果 :荷瘤小鼠治疗后 2w ,整个肝小叶KC数目均扩增 ;KC对99mTc 亚锡植酸钠吞噬功能明显增强 ;与KC抗原提呈功能和活化T细胞功能密切相关的共刺激分子CD40虽在对照组KC中有基础性表达 ,但在基因治疗联合化学免疫治疗组中 ,其表达水平皆有不同程度的上调 ;此外 ,联合治疗后KC体外能有效诱导同种T细胞增殖反应 ,细胞因子IL 12和IL 12的分泌水平亦升高 ,并且这些反应能被抗CD40L抗体所封闭。结论 :脾内途径的肝脏靶向性基因治疗能有效提高KC的抗原提呈功能 ,CD40
李士玉弭静徐昌青李雷闫明先曹雪涛
关键词:KUPFFER细胞脾内移植抗原提呈基因治疗
GM-CSF的临床应用评价
1998年
人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在临床应用已近10年,主要辅助肿瘤化疗及骨髓移植,促进中性粒细胞数目和功能的恢复,在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的治疗中亦有应用。本文重点综述了rhGM-CSF在上述方面的临床应用方案、应用对象及其疗效。
弭静
关键词:RHGM-CSF骨髓移植药物疗法肿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