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望明

作品数:44 被引量:118H指数:6
供职机构:江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理学
  • 9篇化学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4篇催化
  • 8篇吲哚
  • 7篇树脂
  • 7篇催化合成
  • 6篇衍生物
  • 6篇吲哚衍生物
  • 5篇乙酸
  • 5篇烯基
  • 5篇改性
  • 4篇乙烯基
  • 4篇有机化学
  • 4篇脲醛
  • 4篇脲醛树脂
  • 4篇离子
  • 4篇教学
  • 4篇催化剂
  • 3篇酸酯
  • 3篇硼酸
  • 3篇硼酸酯
  • 3篇铑催化剂

机构

  • 43篇江汉大学
  • 2篇湖北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44篇彭望明
  • 15篇王亮
  • 6篇张玉敏
  • 4篇邱国福
  • 4篇胡思前
  • 3篇余凡
  • 3篇余汉年
  • 3篇瞿星
  • 3篇李站
  • 3篇刘立
  • 2篇陈恒初
  • 2篇程恒初
  • 2篇李华禄
  • 2篇郭艳华
  • 2篇李宗清
  • 1篇周俊
  • 1篇柳宇航
  • 1篇胡德文
  • 1篇鲁珍
  • 1篇吴学军

传媒

  • 14篇江汉大学学报...
  • 3篇湖北化工
  • 3篇化学与生物工...
  • 2篇林业科技
  • 2篇广州化工
  • 2篇江汉大学学报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林业科技通讯
  • 1篇科技创业月刊
  • 1篇有机化学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大学化学
  • 1篇广东化工
  • 1篇分析测试技术...
  • 1篇适用技术市场
  • 1篇湖北医科大学...
  • 1篇新课程研究(...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3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3
  • 2篇1999
  • 2篇1998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缩二脲的合成新法被引量:1
2003年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 ,二甲苯为反应介质合成缩二脲 ,研究了二甲苯用量、催化剂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尿素、二甲苯、对甲苯磺酸质量比为 1∶1 2∶0 0 5 ,温度为 14 0℃ ,反应时间为 4h时 ,缩二脲收率可达 36 5 0 %。
彭望明陈恒初
关键词:催化二甲苯缩二脲
活性炭负载硫酸钛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
2011年
以活性炭负载硫酸钛作为催化剂,冰乙酸和异戊醇为原料合成乙酸异戊酯,研究了影响反应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当冰乙酸和异戊醇的物质的量比为2.5∶1,催化剂中Ti SO4 2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为3∶1,反应时间2.5 h,反应温度为120℃时,酯化率可达到93.86%.
彭望明
关键词:活性炭酯化率乙酸异戊酯硫酸钛
聚吡咯-碳酸银复合物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在超声波作用下以硝酸银和碳酸钠制备超细碳酸银粉末,在冰浴条件下采用吡咯的原位聚合法,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制备聚吡咯-碳酸银复合材料,并以IR及激光粒度仪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将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模拟自然光照射下降解甲基橙水溶液,当复合材料用量为0.4 g,甲基橙溶液的p H为6.0,温度为40℃,甲基橙初始浓度为10 mg/L,降解时间为2.5 h时,甲基橙的降解率最高可达98.43%。
彭望明
关键词:聚吡咯光催化降解甲基橙降解率
氯化亚锡-己内酰胺离子液体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以氯化亚锡和己内酰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离子液体,测定了不同摩尔比的氯化亚锡与己内酰胺形成的离子液体的电导率,同时用紫外光谱对离子液体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氯化亚锡的摩尔分数为0.53时,离子液体的电导率达到5400μs/cm,己内酰胺中C=O键的吸收波长由203.20nm变为232.80nm,证明是羰基与金属离子之间发生了配位;以该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研究了反应的工艺条件,当醇酸摩尔比为4∶1,反应温度为94℃,催化剂量为乙酸和乙醇总质量的5%,反应时间为2h时,反应的酯化率可达81.20%.
彭望明张樱
关键词:离子液体己内酰胺氯化亚锡乙酸乙酯酯化率
过氧化氢催化氧化马来酸酐合成乙醛酸
2007年
研究了以马来酸酐为原料,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以钨酸为催化剂合成乙醛酸的方法,讨论了影响乙醛酸产率的诸多因素.结果表明:当马来酸酐为10.0g,氧化剂为30%过氧化氢20.4mL,催化剂为钨酸3.2g,溶剂为叔丁醇60mL,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4.5h,反应液的pH值为5.5时,乙醛酸的产率可达64.8%.
彭望明刘立
关键词:马来酸酐过氧化氢乙醛酸钨酸
C-H活化策略高效合成新型吲哚[2,1-a]异喹啉化合物
2015年
以吲哚为原料,使用容易安置和移除的嘧啶基作为导向基团,以C-H活化/芳化反应为关键步骤,实现了中间体N-嘧啶-2-苯基吲哚的高效合成。通过简便的方法移除该中间体上的嘧啶导向基团,以C-H活化/环化反应为关键步骤,实现了新型吲哚[2,1-a]异喹啉的构建。对C-H活化/芳化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进行了该反应的放大量实验。所有化合物均采用IR、NMR、HRMS等多种谱学技术进行了结构表征。
王亮陈玉婷杜依娜顾昌翰彭望明
关键词:吲哚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有机化学实验微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被引量:7
2020年
根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提出的最新要求,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我校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初步探索了一种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微课线上教学和传统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成功地应用于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实验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而且能够更好地支撑专业认证中课程教学目标和专业毕业要求。
王亮余凡张玉敏鲁珍彭望明胡思前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机化学实验混合式教学
高分子复合物对水中酚类物质的吸附处理被引量:1
1997年
系用聚甲基丙烯酸──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复合物处理合酚水溶液,研究了复合物对酚的吸附机理.以及酚的原始浓度,溶液的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物对酚类物质具有较好的吸附作用.
彭望明余汉年严长英
关键词:废水处理PMAAPVP
聚吡咯-氧化亚铜复合物可见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在超声条件下以葡萄糖和硫酸铜为原料制备氧化亚铜,并以三氯化铁为氧化剂,使吡咯在氧化亚铜表面进行原位聚合法制备聚吡咯-氧化亚铜复合物。在可见光照射下,以制备的复合物为催化剂降解甲基橙水溶液,研究了复合物用量、甲基橙初始浓度、光照时间及溶液pH值等因素对降解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复合物用量为0.10 g、甲基橙初始浓度为20 mg/L、光照时间为2 h、溶液pH值为9~10时,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95.23%。复合材料的IR图谱在3433.36、3319.55、3003~3077及1655.15 cm-1出现了吡咯的特征吸收,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
彭望明朱秀云
关键词:复合物降解甲基橙
微课在大学“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探索被引量:14
2016年
微课是一种专题式视频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常规课堂时间、空间的限制,呈现出信息化、高效化、形象化、目的性强的典型特征,在推进教学改革进程中具有重大的战略指导意义。虽然这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在国外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国内各大院校对微课的探索和认识还不成熟,微课教学现状也不容乐观。基于此,本文将以大学"有机化学"课程为例,对微课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运用类型进行探索,对其在课程教学中体现的优势进行细致解读。
王亮张玉敏彭望明胡思前
关键词:有机化学教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