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兆文

作品数:125 被引量:1,037H指数:2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4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9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8篇矿床
  • 47篇成矿
  • 43篇同位素
  • 28篇地质
  • 26篇流体
  • 23篇铜矿
  • 22篇地球化
  • 22篇地球化学
  • 18篇钼矿
  • 18篇金矿
  • 17篇钼矿床
  • 17篇矿物
  • 16篇矿床成因
  • 16篇包裹体
  • 15篇岩石
  • 15篇金矿床
  • 14篇流体包裹
  • 14篇流体包裹体
  • 13篇铜矿床
  • 13篇斑岩

机构

  • 124篇南京大学
  • 13篇江苏省地质调...
  • 9篇中国地质博物...
  • 5篇安徽省地质矿...
  • 4篇中山大学
  • 4篇湖南水口山有...
  • 4篇铜陵有色金属...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国土资源
  • 2篇安徽铜都铜业...
  • 2篇青海省地质调...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冶金地质...

作者

  • 125篇徐兆文
  • 38篇陆现彩
  • 35篇陆建军
  • 31篇杨小男
  • 26篇任启江
  • 23篇王浩
  • 21篇赵增霞
  • 20篇杨荣勇
  • 17篇李红超
  • 17篇李海勇
  • 16篇陈进全
  • 15篇王少华
  • 15篇陈伟
  • 14篇张军
  • 13篇刘苏明
  • 12篇左昌虎
  • 11篇路睿
  • 10篇蒋少涌
  • 9篇王汝成
  • 9篇邱检生

传媒

  • 14篇矿物学报
  • 13篇南京大学学报...
  • 12篇地质论评
  • 10篇地质学报
  • 9篇高校地质学报
  • 6篇岩石学报
  • 6篇江苏地质
  • 6篇地质找矿论丛
  • 5篇矿床地质
  • 4篇地质与勘探
  • 3篇地质学刊
  • 3篇第六届全国成...
  • 2篇岩石矿物学杂...
  • 2篇矿物岩石
  • 2篇矿物岩石地球...
  • 2篇江苏省社会主...
  • 2篇第三届全国成...
  • 2篇第五届全国成...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地球化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16篇2013
  • 4篇2012
  • 9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10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4篇2000
1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南南召水洞岭锌铜矿床的类型及成矿条件被引量:7
1996年
水洞岭锌铜矿床是北秦岭造山带中铜矿远景区的典型黑矿型矿床,形成于二郎坪弧后盆地,时代为早古生代.成矿期间成矿流体以高K+/Na+、F-/Cl-比值和低CO/CO2比值为特征;形成温度为197~330℃,fO2为3×10-31~8.1×10-33Pa,形成时的环境压力为77.97×105Pa,pH值为5.73~6.12(300℃).同位素特征显示,成矿物质来源为下伏火山岩,且具有混合硫源(岩浆和海水硫)共同来源。
杨荣勇徐兆文任启江郭继春陆现彩
关键词:矿床类型成矿条件锌铜矿床矿床成因
安徽庐枞地区脉状铜矿、铜金矿化分布规律和矿床模式被引量:11
1992年
作者在分析比较地质背景、矿床分布规律、成矿条件、成矿物质来源的基础上建立了庐枞地区脉状铜(金)矿床模式。
徐兆文任启江杨荣勇王实
关键词:铜矿金矿矿化矿床模式
从地质环境演化看宁芜—庐枞地区成矿系列与找矿方向被引量:4
1993年
宁芜和庐枞盆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两个“聚宝盆”。该区地质找矿与理论研究程度很高。但是随着工作的深入,进一步找矿的难度越来越大。如何深化理论认识,开拓找矿思路,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成矿作用与特定地质环境相关的认识出发。
胡文瑄任启江徐兆文
关键词:成矿系列找矿方向
安徽庐枞地区脉状铜(金)矿床成矿远景的地质预测被引量:6
1992年
安徽庐枞地区(1500km^2)范围内有104处脉状矿床、矿化点及44处铜的地球化学异常区,但是目前只有4处小型铜(金)矿床.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脉状矿床分布规律、有经济意义的矿床形成条件和矿床成因的系统研究证明:庐枞地区形成脉状铜(金)矿化的矿源、水源及能源较充足,但成矿物质未能在小范围内被集中,大量成矿元素被分散,因此,庐枞火山-构造洼地内外缺少形成大型、超大型铜矿的条件,大量的矿点、矿化点和广泛分布的地球化学异常,在一定条件下是成矿元素被分散的标志,不是形成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有利标志.
任启江杨荣勇王实徐兆文
关键词:铜矿金矿矿床成矿地质
安徽铜陵冬瓜山矿床中磁黄铁矿矿石结构特征及其成因意义被引量:21
2010年
安徽铜陵冬瓜山矿床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层状硫化物矿床,磁黄铁矿为矿床中的主要硫化物矿物。该矿床主要由层状硫化物矿体组成,伴有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在层状矿体上部,磁黄铁矿主要为块状构造,而层状矿体下部,磁黄铁矿多为层纹状、条带状构造,具有显著的沉积结构构造特征。野外地质观察及室内矿相学研究表明,层状矿体中磁黄铁矿矿石遭受了强烈的变质作用及热液交代作用。进变质过程中形成的结构主要为胶黄铁矿转变为黄铁矿以及进一步变质转变为磁黄铁矿、磁铁矿时形成的交代残留结构。退变质过程则以磁黄铁矿的退火、黄铁矿变斑晶的生长和单纯六方磁黄铁矿的形成为特征。岩浆热液对单纯六方磁黄铁矿的交代作用形成了单斜和六方磁黄铁矿的交生结构。这些结构特征表明层状矿体中的磁黄铁矿并不是岩浆热液成因,而主要为石炭纪同生沉积胶黄铁矿、黄铁矿在燕山期岩浆侵入所引起的热变质作用下脱硫所形成,并在热变质作用之后又受到岩浆热液的叠加交代。磁黄铁矿的结构特征显示冬瓜山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同生沉积、热变质、热液交代等多个阶段,支持其为同生沉积-叠加改造型矿床。
郭维民陆建军章荣清徐兆文
关键词:地质学磁黄铁矿矿石结构喷流沉积
超大型南泥湖-金堆城斑岩钼矿床成矿的地质背景和矿床成因
该文在详细的野外和室内工作、以及丰富的资料基础上,运用板块构造、地球物理、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学、矿床学等理论,阐明了南泥湖-金堆城中生代超大型钼矿床和矿带成矿的地质背景、地球物理特征,斑岩的成因和控制南...
徐兆文
关键词:矿床成因钼矿床地质背景地层特征
南京大平山铜矿砷的赋存状态及矿石S、Pb同位素被引量:3
2014年
本文通过显微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发现大平山铜矿矿石中砷元素主要以硫化物方式,呈毒砂和少量砷黝铜矿独立矿物赋存于矿石中.毒砂主要呈自形-半自形粒状、他形粒状,赋存方式主要有:(1)以独立矿物呈稀疏浸染状分布于矿石中,局部呈条带状和中等稠密浸染状分布于矿石中;(2)呈交代方式与黄铁矿和黄铜矿伴生于矿石中,毒砂形成一般晚于黄铁矿和黄铜矿;(3)有少数毒砂被晚期黄铜矿、黄铁矿晶体包裹.砷黝铜矿呈他形粒状与黄铁矿、黄铜矿和毒砂共生,往往交代黄铁矿和黄铜矿.硫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砷主要来自晚期岩浆热液,或可能来自晚期火山热液;铅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砷可能主要来自上地壳.
王少华徐兆文陆现彩王汝成王浩陈锰朱翔宇
关键词:赋存状态同位素
河南新县宝安寨钼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形成机制研究
本文以宝安寨铝矿床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的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采用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探讨宝安寨钼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形成机制。
陈伟李红超徐兆文何雨霖陈进全王少华王浩
关键词:钼矿床成矿作用同位素法地质分析
文献传递
金堆城斑岩钼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被引量:26
1998年
金堆城斑岩钼矿是东秦岭超大型钼矿带内最重要钼矿床之一,该矿床的形成与中生代花岗斑岩有关,且岩体顶部发育了典型的钾长石石英条纹岩。矿区内含脉率和裂隙发育程度可作为矿化强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成矿流体研究表明主要成矿阶段温度为200°C±;成矿流体含盐度具有双配分模式特征,盐度介于275~425w(NaCl)eq%和061~17w(NaCl)%两个区间之内;成矿流体成分以富Cl-、K+、SO2-4、贫F-、Na+、HCO-3为特征。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δ34S‰介于123~434之间;δ18O‰介于1183~859之间,δD‰介于5722~12069之间;稳定同位素数值说明成矿热液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
徐兆文杨荣勇陆现彩任启江
关键词:斑岩钼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矿床成因钼矿床
安徽铜陵冬瓜山铜、金矿床两阶段成矿模式被引量:34
2003年
冬瓜山铜金矿床包括层状硫化物矿体、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层状硫化物矿体具层状形态和层控特征,矿石具块状、层纹状和揉皱状构造。燕山期岩浆岩及其岩浆流体对层状矿体进行了叠加和改造,改变了其结构构造、矿物组合和矿石成分,并在其上叠加蚀变和矿化。层状矿体中的铜是由含铜流体交代块状硫化物矿石形成的。冬瓜山铜金矿床经历了两次成矿作用:第一成矿阶段,在石炭纪中期,海底喷流作用形成了块状硫化物矿床,矿石成分以疏、铁矿为主;第二成矿阶段,燕山期岩浆侵入,一方面岩浆热液与围岩相互作用发生矽卡岩化、硅化、钾长石化、石英绢云母化和青磐岩化,形成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另一方面岩浆流体对块状硫化物矿体进行叠加改造,致使块状硫化物矿体富集铜等成矿物质。
陆建军华仁民徐兆文高剑峰李娟
关键词: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模式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