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衰竭
  • 1篇蛋白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检查
  • 1篇动脉瓣
  • 1篇心病
  • 1篇心动过速
  • 1篇心动图
  • 1篇心梗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杂音
  • 1篇血浆
  • 1篇血浆B型钠尿...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白细胞介...
  • 1篇血清白细胞介...
  • 1篇血压

机构

  • 7篇杭州市第二人...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作者

  • 7篇徐曌
  • 4篇黄洪章
  • 3篇陈玉林
  • 2篇柳茵
  • 2篇励伟芬
  • 2篇杨威凤
  • 1篇马辉
  • 1篇栾军
  • 1篇钱素娟
  • 1篇刘霞
  • 1篇俞林玲
  • 1篇张芳
  • 1篇陈法余
  • 1篇陈兆军
  • 1篇刘民杰
  • 1篇王浩
  • 1篇张邢炜
  • 1篇钟良
  • 1篇潘达亮
  • 1篇杨威风

传媒

  • 2篇浙江医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第二届全国心...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综合征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
2001年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6)和冠状动脉综合征 (CAS)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和比较不同类型 CAS患者和正常健康人的 IL-6水平。结果  CAS组的 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 ;其中心肌梗塞(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 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 ;但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和对照组之间 IL-6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CAS的发生与免疫系统的炎症反应有关 ,IL-6水平的增高与 CAS的发生显著相关。
杨威凤黄洪章徐曌马辉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冠状动脉综合征冠心病
气急、晕厥、心脏杂音
本文介绍了一例气急、晕厥、心脏杂音患者的病历资料、辅助检查及住院经过,通过两家医院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和本院的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检查,认为患者主动脉瓣下狭窄是肌膜状环形狭窄,手术切除狭窄环,即可减轻左室压力,减轻二尖瓣反流,...
陈玉林王浩杨威风张芳徐曌刘民杰
关键词:主动脉瓣下狭窄左室压力超声心动图
文献传递
EF18%+室间隔穿孔--三支病变患者心梗后的艰难选择
杨栋徐曌张邢炜
高血压病患者尿β_2微球蛋白放射免疫分析的诊断价值
2002年
杨威凤徐曌潘达亮
关键词:高血压肾病高血压放射免疫分析法尿液检验Β2微球蛋白
生脉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的影响被引量:25
2004年
励伟芬栾军柳茵徐曌陈玉林黄洪章
关键词:生脉注射液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血浆B型钠尿肽
房室结慢径消融后食管电生理检查随访(附50例分析)
2001年
俞林玲徐曌黄洪章钱素娟
关键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食管电生理
B型尿钠肽在心力衰竭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探讨血浆中B型尿钠肽(BNP)水平在心力衰竭(心衰)的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测定心衰组(66例)和对照组(22例)患者血浆BNP水平,并将BNP<100pg/ml组(33例)、100≤BNP<400pg/ml组(30例)与BNP≥400pg/ml组(25例)因心衰30d内再次住院率及心衰病死率进行对比,结合各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尿酸(UA)、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评价其对心衰的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的意义。结果心衰组血浆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并随心功能的下降而升高(P<0.01),其水平与原发病无关(P>0.05)。随着BNP水平的升高,因心衰30d内再次住院率及心衰病死率增加(P<0.01),BNP水平较高者LVEF低、UA水平高,与CK-MB水平无关。结论血浆BNP水平随心功能的下降而升高,BNP较高者心衰的再次住院率及心衰病死率增加,提示BNP有助于心衰的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
励伟芬陈法余柳茵钟良徐曌刘霞陈玉林陈兆军黄洪章
关键词:B型尿钠肽心力衰竭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