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涛 作品数:8 被引量:7 H指数:1 供职机构: 安庆市立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脑钠肽与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浆中脑钠肽(BNP)与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使用葸环类药物化疗后的淋巴瘤患者32例,分别在化疗前及蒽环类药物累积量达200、400mg/m2后,检测血浆脑钠肽及超声心动图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 徐海涛 姚福生 梁虹 陈荃宏 严红 詹扬 吴有智 钟龙 陆佳 赵海军关键词:脑钠肽 蒽环类药物 心脏毒性 超声心动图 文献传递 用于化疗药物的多功能配药器及配药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化疗药物的多功能配药器及配药方法,本发明对于肿瘤科、血液内科等化疗药物的配药工作主要是通过设置的取药机构、配药存放机构、定量配比调控机构与混料组件之间的配合使用来完成的;对于各种药物的添加以及到最终药液的... 陆佳 吴有智 陈子博 钱菊云 宣元芬 姚福生 严红 徐海涛 梁虹 钟龙 詹扬 杨达天 陈非 陈丹桂 王丽红 胡贤 余璐伴JAK2V617F突变的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赵海军 姚福生 陈荃宠 梁虹 严红 詹扬 吴有智 钟龙 徐海涛 陆佳文献传递 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细菌分布特点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细菌分布特点。方法对近两年(2012年1月~2014年2月)我院诊治的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118例院内感染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由革兰氏阴性杆菌组成(74株,占62.7%),最常见的为大肠埃希氏菌(41株,占34.7%)和肺炎克雷伯菌(19株,占16.1%)。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为呼吸道感染为主,总共87例(占73.8%),其次为血流感染(12例,占10.2%)。结论通过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细菌的培养、分离,了解这些细菌的分布特点以及易感部位,对于临床医护人员制定正确的诊疗及宣教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杨达天 姚福生 张林 詹扬 徐海涛 赵海军关键词:恶性血液病 医院感染 细菌分布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在新诊断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预后作用 2024年 目的:探讨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初治DLBCL患者治疗前血清丙种球蛋白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根据丙种球蛋白水平,将患者分为低丙种球蛋白组(15例)和正常/高丙种球蛋白组(58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总生存期和疾病无进展生存期的差异,并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在低丙种球蛋白组DLBCL患者中,高IPI评分、Ann Arbor分期(Ⅲ~Ⅳ)、β2微球蛋白水平高于正常上限、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高于正常上限以及B症状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正常/高丙种球蛋白组(P<0.05)。低丙种球蛋白组DLBCL患者的总生存期和疾病无进展生存期更短(P<0.05)。Cox回归分析发现,高IPI评分和低丙种球蛋白是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初治DLBCL患者的丙种球蛋白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低丙种球蛋白是远期总生存期和疾病无进展生存期缩短的独立危险因素,值得临床关注。 徐海涛 钟龙 陆佳 杨达天 陈丹桂 陈非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免疫功能紊乱 预后 骨髓增殖性肿瘤病人外周血中细胞因子水平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病人外周血中的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2013年5月至2017年2月安庆市立医院血液科收治的68例MPN病人,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22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16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1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19例及20例健康对照者。检测外周血中白介素(IL)-1β、IL-2R、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IL-10表达水平。结果 PMF组中,IL-2R、IL-6、IL-8及IL-10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PV及ET组中,IL-2R及IL-8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CML组中,IL-2R、IL-6及IL-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与ET组和PV组相比,PMF组表现出更高的IL-2R、IL-6和IL-10浓度,分别为(3 769.32±25.46)、(7.40±1.42)、(16.55±3.13) ng/L。与ET和PV相比,CML组IL-6的浓度也更高[(7.21±1.35) ng/L]。与CML组相比,PMF病人表现出更高浓度的IL-2R[(3 769.32±25.46)ng/L]。PV组IL-2R与血红蛋白(HGB)浓度呈正相关;ET组IL-2R与白细胞、血小板数值均呈正相关;PMF组IL-2R与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输注次数及JAK2V617突变均呈正相关。结论 MPN病人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出现失调,可能是导致MPN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徐海涛 姚福生关键词:骨髓增殖性肿瘤 外周血 细胞因子 Dusp7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009年 目的研究Dusp7基因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10名正常健康人、55例AML患者骨髓单个核中Dusp7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初治、复发组Dusp7基因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完全缓解组(P〈0.05),Dusp7低表达组完全缓解率高于高表达组(P〈0.05),Dusp7基因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剐、初诊时白细胞数、核型、免疫表型无关。结论Dusp7基因在AML患者中表达增加,Dusp7高表达组完全缓解率明显低于Dusp7低表达组。 徐海涛 徐开林 潘秀英 曾令羽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 淋巴瘤患者血浆脑钠肽与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探讨淋巴瘤患者血浆中脑钠肽(BNP)与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使用蒽环类药物化疗后的36例淋巴瘤患者,分别在化疗前及蒽环类药物累积量达200、400mg/m2后,检测血浆脑钠肽及超声心动图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当蒽环类药物累积量达到200 、400mg/m2时,36例淋巴瘤患者血浆BNP水平为(292±6.71) ng/ml、(387±3.54)ng/ml较化疗前(134±5.87) ng/ml明显升高(P〈0.05),心室舒张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期/收缩期充盈峰速度E/A)为1.14±0.37、0.90±0.06较化疗前1.33±0.27明显降低(P〈0.05),而收缩功能指标(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蒽环类药物累积量达到200、400mg/m2时,血浆BNP水平与E/A存在负相关(r值-0.689,p值0.042;r值-0.557,p值0.006),而与EF、FS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BNP作为蒽环类药物化疗心脏毒性的早期监测指标有一定临床意义。 徐海涛 姚福生关键词:利钠肽 蒽环类 心脏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