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群

作品数:47 被引量:33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重点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4篇水稻
  • 12篇种质
  • 10篇抗性
  • 9篇基因
  • 8篇稻瘟
  • 8篇稻瘟病
  • 8篇种质资源
  • 8篇瘟病
  • 8篇SSR标记
  • 7篇稻种
  • 7篇叶枯病
  • 7篇引物
  • 7篇栽培
  • 6篇水稻种
  • 6篇水稻种质
  • 6篇水稻种质资源
  • 5篇性状
  • 5篇水稻品种
  • 5篇籼粳
  • 5篇微卫星

机构

  • 46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山西农业大学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水稻研究...

作者

  • 47篇徐群
  • 45篇魏兴华
  • 40篇袁筱萍
  • 38篇余汉勇
  • 38篇王一平
  • 24篇冯跃
  • 11篇汤圣祥
  • 7篇王彩红
  • 7篇王彩红
  • 5篇于萍
  • 3篇倪树标
  • 3篇夏小东
  • 2篇侯丽媛
  • 2篇吕建珍
  • 2篇李东宣
  • 2篇许红云
  • 2篇陈丽娟
  • 2篇万国
  • 2篇彭锁堂
  • 2篇邓宏中

传媒

  • 12篇中国水稻科学
  • 4篇中国稻米
  • 3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植物保护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太湖粳稻同名地方品种的遗传差异被引量:11
2010年
选用45个SSR标记分析太湖流域荔枝红、老来青、太湖青和老虎稻共4组粳稻同名地方品种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同名地方品种平均Nei遗传距离为0.120-0.171,遗传同一性程度较高,其中有8对同名品种难以区别,但多数品种仍然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且个别品种差异较大;同名品种遗传差异与种质来源、品种名称的近似程度没有关系。
于萍李丽侯丽媛徐群王一平余汉勇魏兴华袁筱萍
关键词:粳稻SSR标记
国外水稻新品种(系)对我国不同稻瘟病菌的抗谱分析
2016年
选用19个不同来源的稻瘟病菌株,对577份国外引进水稻新品种(系)进行不同稻瘟病菌的抗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其中有11份品种(系)对19个参测菌株均具有抗性,1份品种(系)对19个参测菌株均为感病;19个参测菌株中,CH187、CH171的致病性最强,而CH362、CH154的致病性最弱;籼稻较粳稻表现出更强的稻瘟病抗性。
袁筱萍魏兴华徐群王一平余汉勇王彩红
关键词:国外引种稻瘟病菌抗谱分析
一种鉴定稻属B、C基因组的SSR标记BM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鉴定稻属B、C基因组的SSR标记BM1。它由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的上游引物和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的下游引物组成,SEQ?ID?NO.1的核苷酸序:CAAGTTGCAT...
魏兴华王彩红徐群袁筱萍冯跃余汉勇王一平
文献传递
中国水稻国外引种概况及效益分析被引量:33
2010年
建国以来,我国通过各种途径引进了各类国外水稻种质,其中9963份已被国家种质库正式编目。通过检疫、隔离种植和多年评价,一批优异种质被直接或间接利用于水稻育种和生产。在我国水稻生产中,连续几年年种植面积超过6.67万hm2(100万亩)和在6670~66700hm2(10万~100万亩)的国外常规品种分别为22个和81个;具有国外胞质雄性不育和/或国外强恢复系(亲本/血缘)、年种植面积超过40万hm2(600万亩)的杂交水稻组合33个;一大批国外引进种质已成为不同时期我国高产、优质和多抗水稻育种的骨干亲本,近60年来衍生了2000余个新品种。据不完全统计,60年来,因直接和间接利用国外引入水稻种质而增产的稻谷超过773亿kg,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加强国外水稻种质资源的引入,对于丰富我国稻种资源宝库,增加遗传多样性,防止遗传脆弱性,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魏兴华汤圣祥余汉勇王一平袁筱萍徐群
关键词:水稻遗传资源国外引种
一种高通量对少量水稻种子组培消毒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通量对少量水稻种子组培消毒的装置,包括可手持摇晃的架,所述架上设置多个微型试管通孔;所述装置还配设有多个可和所述架分离的微型试管,所述微型试管能架在所述架上且微型试管底部能够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微型试...
杨窑龙章孟臣魏兴华冯跃徐群袁筱萍余汉勇王一平
文献传递
国外新引进水稻品种(系)对我国水稻白叶枯病致病型的抗性反应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成株期人工剪叶接种鉴定方法,评价451份新引进的国外水稻新品种(系)对我国田间流行的5个水稻白叶枯病致病型的抗性反应。结果显示国际水稻研究所新材料是水稻白叶枯病重要的抗源。本试验还筛选出一批抗性较好的抗性材料,可供育种家在选配亲本时选用。
袁筱萍徐群余汉勇王一平魏兴华
关键词:抗性反应
一种用于鉴别籼粳的SSR标记、筛选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鉴别籼粳的SSR标记、筛选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筛选方法所筛选出来的SSR标记在1869份水稻品种DNA中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毛细管电泳后结果显示:产物大小在籼稻和粳稻...
魏兴华杨窑龙徐群王珊冯跃袁筱萍余汉勇王一平
文献传递
国外对野生稻资源的评价和利用进展被引量:20
2008年
稻属(Oryza Linnaeus)野生种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澳洲的77个国家。近代多学科研究表明,野生稻存在着众多的优良性状,包括抗病虫、耐寒、耐盐碱、耐旱、耐荫、节间伸长、胞质雄性不育、大柱头、大粒、早熟、广亲和、高生物产量等,成为栽培稻遗传改良的丰富基因源和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其潜在作用日益凸显。野生稻的遗传评价和利用,已从传统的个体水平进入到DNA水平,并取得了瞩目的进展。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如胚拯救、体细胞融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组原位杂交、外源基因渗入系构建、基因定位、稻属野生种的全基因测序和文库构建等,为野生稻有利基因的评价、有效转入栽培稻提供了技术支撑。传统有性杂交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已成为克服栽野生殖障碍、利用野生稻优良基因的有效途径。
汤圣祥魏兴华徐群
关键词:野生稻遗传资源生物技术
一种验证水稻粒形和粒重的QTL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验证水稻粒形和粒重的QTL的方法,通过本发明的验证方法鉴定出一个渗入系IL188,其籽粒大小和粒重均有所增加。利用IL188与日本晴杂交并自交衍生的F<Sub>2</Sub>和F<Sub>2:3</Sub...
冯跃李若思魏兴华杨窑龙袁筱萍徐群余汉勇王一平杨莹莹李振王珊孙燕飞
文献传递
国际稻瘟病圃种质稻瘟病抗性的鉴定与评价被引量:6
2011年
分别采用苗期喷雾接种和成株期注射、涂抹接种对375份国际稻瘟病圃材料进行稻瘟病抗性人工接种鉴定,发现苗瘟与叶瘟抗性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而苗瘟、叶瘟与穗颈瘟间相关性不显著,结果筛选出一批抗性较好的材料,可供育种部门在选配亲本时应用。
袁筱萍徐群余汉勇王一平魏兴华
关键词:稻瘟病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