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红梅
- 作品数:12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46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结果:有效的护理干预及详细周密的术前准备有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精心的术后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让病人早日康复。结论:做好动脉瘤栓塞术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是促进病人尽早康复的重要措施。
- 成红梅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颅内栓塞护理
- 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 2014年
-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215例患者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严密的观察并给予相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200例病例中并发脑血管痉挛30例,动脉瘤破裂再出血7例,脑梗塞4例,高热20例。结论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是一种微侵袭性的介入治疗,容易引志各种并发症,手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异常,及时让患者得到救治疗,可有效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栓塞治疗效果。
- 张青罗青成红梅聂玉平
- 关键词: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并发症
- QC小组在缩短尿管留置天数的做法
- 质量管理小组(QC)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所有成员自豪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我科于2007年1月成立了小组,针对科室部分术后病人以及昏迷病人留置尿管时间过长,...
- 罗青张薇成红梅李佳芬龙曼丽
- 文献传递
- 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鞘瘤疗效观察
- 2011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评价伽玛刀对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4年2月至2010年5月于本中心应用Leksell“C”型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鞘瘤41例,其中13例为术后复发或残留,28例经MRI诊断首选伽玛刀治疗。肿瘤平均直径22mm,肿瘤的平均体积9cm3。照射肿瘤的平均中心剂量为29.2Gy,平均周边剂量12.8Gy。结果平均随访时问38个月。症状变化:首选伽玛刀治疗的患者8例症状完全消失;18例好转,11例症状无变化或轻微加重,4例因肿瘤增大症状加重。肿瘤变化:7例肿瘤基本消失,22例肿瘤缩小,8例肿瘤未增大,4例体积增大,肿瘤控制率90.2%。结论伽玛刀对中小型三叉神经鞘瘤治疗安全有效,有良好的中长期控制作用,并可有效地改善其临床症状,保护周围脑神经,肿瘤控制剂量为12~13Gy。
- 杜汉强梁军潮张聿浩刘德平伍犹梁周慧周丽兰成红梅
- 关键词:三叉神经鞘瘤伽玛刀治疗
- 质量管理小组在降低住院病人生命体征漏测中的作用
- 2007年
- 目的:降低对住院病人的生命体征漏测率,杜绝护士再出现做假行为,提高住院病人生命体征的补测率。方法:通过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确定“降低住院病人生命体征漏测率”为工作课题,并运用PDCA循环原则,进行现状调查、要因分析,制定实施对策、检查效果以及巩固措施等程序。结果:生命体征漏测率由45%下降至1%,护士存在做假行为者由80%下降至2%,生命体征补测率由10%上升至99%。结论: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加强了护士工作责任感,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了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罗青张薇成红梅李佳芬祝丽
- 关键词:质量管理生命体征住院病人
- 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215例患者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严密的观察并给予相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200例病例中并发脑血管痉挛30例,动脉瘤破裂再出血7例,脑梗塞4例,高热20例...
- 罗青成红梅聂玉平黄海英
- 关键词: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并发症
- 文献传递
- QC小组在缩短尿管留置天数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缩短神经外科患者尿管留置天数,降低感染机率,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方法通过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确定“缩短尿管留置天数”为工作课题,并运用PDCA循环原则,进行现状调查、要因分析、制定实施对策、检验效果以及巩固措施等程序。结果尿管留置天数由9d降为5d,一次拔尿管的成功率为99%,患者及家属对护士工作满意度为98%。结论开展QC小组活动,加强了护士工作责任感,提高了医生、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罗青成红梅龙曼丽聂玉萍
- 伽玛刀治疗垂体微腺瘤病人的心理评估及护理干预
- 目的:调查行伽玛刀治疗的脑肿瘤病人的心理状况,探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100例垂体瘤行伽玛刀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病人均进行心理评估,对照组行常规伽玛刀治疗,观察组在进行伽玛刀治疗同时...
- 成红梅
- 关键词:垂体瘤伽玛刀心理评估
- 唤醒麻醉下脑胶质瘤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被引量:3
- 2008年
- 对44例脑胶质瘤患者在唤醒麻醉状态下切除肿瘤。结果术后1~8d患者出现短暂性的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如偏瘫(1例)、肌力下降(2例)、失语(11例)、癫痈单纯性部分发作(3例)、肢体活动障碍(8例),于术后7~15d逐渐恢复出院。随访7~42个月。无病生存35例,3例分别于术后9、21、26个月出现头痛、呕吐,头颅CT示肿瘤复发,6例因肿瘤复发死亡。提出术中唤醒脑功能区手术是当前脑功能区手术的新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脑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做好围术期心理护理,加强体位、患肢、语言、安全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可确保手术效果。
- 罗青成红梅张薇李佳芬
- 关键词:脑胶质瘤唤醒麻醉围手术期护理
- 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2
- 2009年
- 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JFS)是指起源于第Ⅸ、Ⅹ、Ⅺ对颅神经的神经鞘瘤。其解剖位置深,结构关系复杂,是神经外科领域中最难的手术之一。因该部位肿瘤患者病情重,手术风险大,手术时间长,术后可能因后组颅神经受累,咽反射减退,饮水呛咳,咳嗽反射减弱,需气管切开、鼻饲、损伤内听道可出现面瘫、听力下降,如肿瘤侵犯岩骨可有脑脊液漏等。因此,术后的精心护理对患者的预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科自2006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JFS患者1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成红梅
- 关键词:护理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