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戚红萍

作品数:7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导管
  • 3篇置管
  • 3篇中心静脉
  • 3篇静脉
  • 3篇护理
  • 2篇导管异位
  • 2篇中心静脉置管
  • 2篇外周
  • 2篇外周中心
  • 2篇外周中心静脉
  • 2篇外周中心静脉...
  • 2篇静脉置管
  • 1篇导管置管
  • 1篇毒作用
  • 1篇药物
  • 1篇药物使用
  • 1篇腋静脉
  • 1篇原因分析及护...
  • 1篇上腔静脉
  • 1篇体积

机构

  • 6篇浙江省肿瘤医...

作者

  • 6篇戚红萍
  • 3篇江子芳
  • 2篇单英华
  • 2篇傅林娟
  • 2篇王慧勤
  • 1篇翁美芳
  • 1篇尤国美
  • 1篇谢淑萍

传媒

  • 2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国外医学(护...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护理研究(下...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氨磷汀皮下注射联合放射治疗的护理被引量:3
2008年
翁美芳谢淑萍戚红萍
关键词:皮下注射氨磷汀护理细胞毒作用肿瘤体积
护士在化疗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被引量:5
2005年
在肿瘤的治疗中,化疗占有重要地位,而现阶段使用中的抗癌药物大多数是细胞毒性药物[1],它们主要通过直接影响DNA分子,或干扰DNA或RNA的合成,或阻碍细胞分裂而发生作用[2].抗肿瘤药物的不断开发和广泛的应用,提高了疗效,提高了生存质量,给病人带来了福音,但在抗肿瘤药物的应用过程中,肿瘤科护士可通过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和经口吞食3种途径受到低剂量药物的影响,具有致癌、致畸和脏器损害等潜在危险[3,4].由于操作人员的防护意识不够以及经济、设备、人员的限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危害医护人员自身健康的问题.这些由抗肿瘤药物的接触而引起的相关职业性损伤,也越来越引起业内人员的关注.本文就目前医护人员在使用化疗药物过程中有可能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戚红萍
关键词:护士化疗药物
澳大利亚玛特医院护理见闻
2003年
戚红萍
关键词:护理
PICC置管时改变穿刺侧上肢角度对改善导管腋静脉异位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6
2011年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一种用于为患者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5d~1年)而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尤其适用于肿瘤患者的治疗需要。然而导管异位是置管过程中很难避免且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60%。我科在行PICC置管过程中异位的发生率为16%,
戚红萍江子芳傅林娟单英华王慧勤
关键词: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异位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异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异位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总结69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过程中出现送导管有阻力、导管头端过深、导管头端过浅、导管走行人颈内静脉、导管反折人锁骨下静脉、导管反折入腋静脉等导管异位的情况,并采取热敷,分散注意力,自行复位法,调整穿刺侧上肢位置等复位的相关护理措施。结果61例置管复位成功,1例更换肘部头静脉置管成功,7例改行其他途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结论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时出现导管异位时,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因导管异位而引起的相关并发症,从而最大限度地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戚红萍江子芳傅林娟单英华王慧勤
关键词: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异位护理干预
上腔静脉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最佳位置的体外测量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分析比较两种经外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前端位于上腔静脉最佳位置的体外测量方法,以减少血栓、感染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2012年7-12月肿瘤患者390例成功行PICC置管的患者,根据体外测量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150例、B组240例,A组从穿刺点到右胸锁关节内侧再向下反折至胸柄联合处;B组从穿刺点到右胸锁关节内侧再向下反折至胸柄联合处下缘和第三肋之间,分析两组患者的X线定位结果。结果 A组150例患者中PICC导管前端位于上腔静脉最佳位置的有123例,占82.0%,B组240例患者有139例,占57.9%,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发生并发症4例,发生率2.7%,其中感染1例,发生率0.7%,B组患者发生并发症7例,发生率2.9%,其中感染2例,发生率0.8%。结论从穿刺点到右胸锁关节内侧再向下反折至胸柄联合处为目前最佳置管长度的体外测量方法,解剖位置明确、测量较准确、易为临床掌握。
戚红萍尤国美江子芳付林娟
关键词:体外测量上腔静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