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晓东

作品数:12 被引量:215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文化
  • 4篇民族
  • 4篇民族认同
  • 3篇文化安全
  • 3篇跨文化
  • 2篇世界民族主义
  • 2篇主义
  • 2篇文化能力
  • 2篇文化主义
  • 2篇跨文化能力
  • 2篇多元文化主义
  • 1篇单极世界
  • 1篇单极稳定论
  • 1篇演进
  • 1篇战后
  • 1篇政治
  • 1篇政治认同
  • 1篇证法
  • 1篇天国
  • 1篇土著

机构

  • 9篇上海师范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2篇戴晓东

传媒

  • 2篇外语界
  • 2篇现代国际关系
  • 2篇学术研究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国际观察
  • 1篇社会科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欧洲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加拿大的多元文化主义与文化安全被引量:32
2004年
本文分析了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的由来、文化安全效应及其在文化安全中的普遍意义。文章认为 ,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经历了英、法族裔之间的政治妥协、加拿大人在土著人问题上的道德反省、以及他们对种族主义与欧洲中心主义的超越这三个演进阶段 ;多元文化主义促进了民族认同 ,为加拿大消除其文化安全的内忧外患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它的身份危机 ;多元文化主义以民族政治认同统合族裔文化认同 ,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它跳出了传统上以文化界定政治边界的思维定式 。
戴晓东
关键词:多元文化主义文化安全民族认同土著文化民族主义
浅析族裔民族主义与公民民族主义被引量:18
2002年
本文梳理与分析了族裔民族主义与公民民族主义的内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全球化对它们的影响。作者认为 ,两种民族主义都是现代社会中文化与政治合流的产物。但总体上看 ,前者的核心是文化认同 ,后者的实质是政治认同。两者密切联系 ,但之间有难以调和的矛盾。全球化时代 ,两种民族主义既显示了各自的力量 ,也暴露出各自的局限性 ,它们在被削弱的同时 ,也得到了强化。如何处理好族裔认同与公民认同之间的关系 ,塑造一个祥和的世界 ,仍是国际关系学者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戴晓东
关键词:国际关系学政治认同文化认同
跨文化交际理论从欧洲中心到多中心演进探析被引量:19
2011年
跨文化交际学滥觞于20世纪50年代末。在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跨文化交际理论经过60-70年代局部、零散的研究以及80-90年代的拓展与整合,现已具备较高的系统性,出现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经典理论。跨文化交际理论首先针对的是最为根本、尖锐的文化差异问题,然后延伸到调整、能力、价值、身份与意义等方面。长期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范式一直主导着跨文化交际研究。最近,学者们开始对欧洲范式的偏见与缺憾进行反思,提出非洲中心观与亚洲中心观,范式问题已经被提上研究议程。本文以跨文化交际学核心议题的形成、扩展、深化和整合为线索,全面检视该学科理论研究在过去半个世纪中的得失。
戴晓东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
单极世界的变数——对单极稳定论的一种批判被引量:6
2003年
本文对单极稳定论进行分析与批评。文章认为,从结构现实主义理论来看,单极没有改变国际体系的根本结构,仍未打破国际无政府状态的逻辑,因此,它无法阻止安全竞争与均势政治的发生,有些国家选择追随只是为了生存;从事实上看,冷战之后,世界各主要力量都对美国进行制衡,竞争的焦点在经济,单极世界并不太平;单极格局虽然不可能很快转换成多极,但仍有较大的变数。
戴晓东
关键词:单极世界单极稳定论冷战后
文化安全的三个辩证关系被引量:6
2011年
文化安全在本质上是国家身份与认同的安全,不仅涉及文化主权和文化实力,而且涵盖文化沟通与社会整合。国家在维护文化安全时,需要妥善处理好三个基本的辩证关系:身份的自治与联系、身份的统一与多元以及身份的稳定与变化。国家若要有效保障文化安全,既要强调身份的自治权,又要关注地方与国际社会的意愿,在理性运用权力、努力积累共识的基础上,建构积极的国家认同与文化安全共同体。国家在发展统一性之时,应为族群文化开辟生存空间,保障它们的文化权利与社会公正,缓解民族张力,促进社会融合。国家在维护身份的稳定性时,不仅要注重传统的延续,而且要不断进行自我更新,提升综合国力和文化竞争力,增进民族自信及其国家认同的感召力。
戴晓东
关键词:文化安全国家身份辩证法
荒野中的天国之梦——论清教徒的宗教使命感被引量:7
2001年
本文从文化与历史的视角考察了清教徒在新大陆的“清教实验”,分三个层次,即“清教信仰”、“清教徒人格”和“清教信仰的衰落”,阐述了清教徒神圣的宗教使命感。文章着力揭示:“清教思想”是美利坚民族创业时期的精神支柱和北美文化的滥觞,它对“美国思想”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清教徒们所肩任的开创“荒野中天国”的使命,既是上帝的召唤,也是历史的必然。
戴晓东
关键词:清教徒人格
解读跨文化认同的四种视角被引量:39
2013年
跨文化认同是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文化相互渗透、彼此交融的产物。它超越传统的文化认同观,在促进跨文化对话,建构美美与共、互惠双赢的跨文化关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分析了西方三个解读跨文化认同的经典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另一种诠释。阿德勒从认同的多元化与世界化来理解跨文化认同,把它定义为新的身份意识及其人格在更高层次上的再整合,展现跨文化人多重、流动的文化归属与世界主义情怀。吉川从认同的互动与联合出发,把它理解为"非一非二"、既独立又联系的双螺旋式跨文化关系,打破二元对立,创建"在之间"的身份认同可能性。金荣渊聚焦认同的个体化与普遍化,把跨文化认同看作不断寻求自我本真与人类共性的进程,昭示交际者打破族群中心主义与文化刻板印象,不断自我转化,适应新环境的能力。笔者关注认同的延伸,把跨文化认同界定为文化认同的拓展与更新,彰显交际者立足自身社会,开放自我,整合不同文化元素的潜质。
戴晓东
加拿大: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安全
加拿大文化安全主要面临四大问题.其一是魁北京族裔民族主义;其二是土著民族主义;其三是'第三种势力'的身份诉求;其四是美国文化的渗透.前三者的挑战来自全球化中民族的分化,后者的威胁来自全球化中世界的整合.魁北克族裔民族主义...
戴晓东
关键词:民族认同权力文化安全
当代民族认同危机之反思——以加拿大为例被引量:22
2005年
文章对当代民族认同危机进行理论的反思,并且以加拿大为个案进行实证考察,同时就如何摆脱这种困境提出可能的路径。文章认为,当代民族认同危机首先归咎于传统上占据主流的、带有浓厚种族主义色彩的同化主义;其次是当下流行的、包容但却有内在分裂倾向的多元文化主义;再次则是作为全球性整合力量代言人美国化的冲击。全球化时代的民族认同较以往更具反思性和开放性。对于加拿大等国而言,温和的世界民族主义不失为可供尝试的选择:它既为少数族裔的身份开辟了空间,也为它们建构文化认同提供了契机,同时还呼应了全球化进程。
戴晓东
关键词:民族认同多元文化主义美国化世界民族主义
中国教师视角的跨文化能力模型建构被引量:7
2022年
本研究使用德尔菲法解析跨文化能力,建构中国教师视角的跨文化能力理论模型。来自我国46所不同类型高校的84名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师和来自8个国家的68名跨文化专家参加了3轮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研究建构了一个包含态度、知识、意识、技能、预期目标的五维度模型。跨文化交际教师视角的跨文化能力概念化有其独特优势,能够推动跨文化研究发展。
戴晓东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