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支剑青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杭州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液
  • 2篇血液透析
  • 2篇内瘘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相关
  • 1篇导管相关血流...
  • 1篇穴位
  • 1篇穴位贴敷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瘘
  • 1篇血管通路
  • 1篇血管移植
  • 1篇血流感染
  • 1篇血液透析导管
  • 1篇血液透析患者
  • 1篇人造血
  • 1篇人造血管
  • 1篇人造血管内瘘
  • 1篇套管式
  • 1篇贴敷

机构

  • 2篇杭州市中医院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支剑青
  • 2篇周建芳
  • 2篇范汝艳
  • 1篇叶晓敏
  • 1篇骆芬霞
  • 1篇常立阳
  • 1篇张红梅
  • 1篇黄春香
  • 1篇徐春英
  • 1篇陆晓艳

传媒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套管式内瘘留置针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观察套管式内瘘留置针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78例血液透析患者,自身前后对照,比较内瘘留置针与传统金属针的临床应用效果,主要评价指标为:动静脉压力、止血时间、疼痛度、舒适度、肘部活动度及穿刺护士的满意度。结果同一血流量时,内瘘留置针在透析过程中各个时段(0h、1h、2h、3h)的动静脉压力明显低于金属内瘘针(P<0.05);透析中的舒适度内瘘留置针优于传统金属内瘘针[1(0,8)分VS 2(0,6)分、z值-8.762,P<0.05];穿刺时疼痛度评分多数属于轻度疼痛,但留置针疼痛更为明显[2(0,9)分比2(0,7)分,z值-10.004,P<0.05];拔针后止血时间无统计学意义(11.76±5.43分钟比11.61±5.19分钟,t值-0.876,P>0.05),拔针后肘部活动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3)分比3(0,3)分,z值-0.096,P>0.05]。结论套管式内瘘留置针在透析中能保持血流的稳定和充足的血流量、透析中舒适,护士对留置针的使用满意度较高,但是套管式内瘘留置针的操作熟练度还有待提高。
支剑青周建芳叶晓敏常立阳张红梅
关键词:血液透析
1例下肢人造血管内瘘并发血清肿的案例分析及体会被引量:3
2017年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的"生命线",理想的血管通路是HD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是最初和最好的HD通路,人工内瘘是第二理想选择,文献报道在美国使用人工血管内瘘透析的比例〉50%。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及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病率升高,难以建立血管内瘘的情况也日益增多,可用于建立血管通路的上肢血管耗竭,我科开展下肢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内瘘该项技术以来,为血管通路困难的HD患者增加新机会。
支剑青范汝艳
关键词:人造血管血管通路人工血管移植HEMODIALYSIS案例分析
穴位贴敷联合精准化管理对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带隧道和涤纶套透析导管(TCC)置管术后实施穴位贴敷联合精准化管理对降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9月~2020年8月留置TCC的血液透析(HD)患者178例为对照组,2020年9月~2021年8月留置TCC的HD患者273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穴位贴敷联合精准化管理,比较两组CRBSI发生率和焦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RBSI发生率下降了60.7%(0.28例次/1000导管日VS 0.11例次/1000导管日),焦虑评分由(55.51±6.71)分下降至(33.85±4.48)分,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穴位贴敷联合精准化管理可降低HD患者CRBSI发生率,缓解焦虑情绪。
支剑青周建芳黄春香范汝艳陆晓艳骆芬霞徐春英
关键词:穴位贴敷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