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建淮

作品数:54 被引量:1,095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军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军事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8篇汇率
  • 16篇资本
  • 13篇货币
  • 10篇金融
  • 8篇人民币
  • 7篇银行
  • 7篇资本流动
  • 6篇账户
  • 6篇外汇
  • 5篇账户开放
  • 5篇中国资本
  • 5篇货币危机
  • 5篇国际资本
  • 5篇国资
  • 4篇融资
  • 4篇实际汇率
  • 4篇资本账户
  • 4篇自由化
  • 4篇跨境
  • 4篇国际资本流动

机构

  • 53篇北京大学
  • 2篇深圳市政府投...
  • 1篇大阪大学
  • 1篇红塔证券股份...
  • 1篇中信证券股份...

作者

  • 53篇施建淮
  • 3篇郭美新
  • 2篇陈智君
  • 2篇傅雄广
  • 1篇高木信二
  • 1篇余海丰
  • 1篇朱海婷
  • 1篇许伟
  • 1篇王莹
  • 1篇游丽萍
  • 1篇王娜
  • 1篇宁叶

传媒

  • 6篇国际经济评论
  • 4篇经济研究
  • 3篇财经
  • 3篇国际金融研究
  • 3篇经济学(季刊...
  • 2篇世界经济
  • 2篇世界经济研究
  • 2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商业研究
  • 1篇新华文摘
  • 1篇学术交流
  • 1篇经济与管理研...
  • 1篇经济理论与经...
  • 1篇国际贸易问题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上海经济研究
  • 1篇当代经济科学
  • 1篇经济学动态
  • 1篇经济社会体制...
  • 1篇延边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11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1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率关联性与货币政策独立性——基于中美国债市场关联性的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正确识别国内金融市场与外部市场的联动性特征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债市场为切入点,利用分时段回归和马尔科夫机制转换模型分析中美国债利率相关性发生的结构性变动。中国各个期限的利率在2006年以前独立于美国利率的变动,而在2006年以后却表现为"中短端独立,中长端联动",这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已经不具备"完全"的独立性;这种结构性变动在肯定浮动汇率可以减轻国内短期利率跟随中心国利率变动压力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二难选择"或"全球金融周期"的机制,强调不论汇率制度如何改变金融市场一体化的提高都会强化中外金融条件的联系。因此,应加强货币政策对中长期利率的影响,注重宏观审慎政策的应用及合理使用资本流动监管,积极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合作。
杨镇瑀施建淮游丽萍
关键词: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开放宏观审慎
国际资本流动、国内信贷与房地产价格:基于中国宏微观层面的实证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文章将国际资本流动引入国内的信贷和房地产价格周期的分析框架,对国际资本流动、房地产价格与信贷投放三者间的作用路径进行了机制分析以及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实证检验。宏观层面,基于TVP-VAR模型的研究发现,房地产价格与银行信贷之间具有自我强化周期,国际资本流动会放大和强化信贷投放与房地产价格的相互影响,国际资本流动与国内信贷和房地产价格周期存在正反馈效应。微观层面,使用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国际资本流入会对中国上市公司信贷融资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房地产价格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公司是否持有投资性房地产会显著影响国际资本流动与银行向公司的信贷投放之间的作用关系,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企业所获信贷对资本流动变化反应更大。
杨雨晴施建淮
关键词:国际资本流动银行信贷房地产价格金融开放
基于信息的双重危机模型及其在东亚危机中的应用
由于近来在新兴市场国家发生的一系列货币危机都同时伴随着银行危机的发生,要全面地理解这些货币危机,我们需要将具有微观基础的银行部门明确地纳入到货币危机的分析模型中去。本文通过应用基于信息的银行挤兑模型,建立了一个双重危机模...
施建淮
关键词:货币危机银行挤兑不完全信息
全球金融周期溢出效应的时变特征研究:以中国为例被引量:3
2021年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程度的逐渐加深,跨境贸易与资本流动的上升加剧了金融市场与宏观经济活动在经济体内和经济体之间的溢出效应。本文采用基于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动态溢出指数(TVPVAR-DY)方法考察全球金融周期、中国金融周期与中国经济周期之间的动态关联,并与韩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全球金融周期对中国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均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危机时期"比"正常时期"的溢出指数更大。(2)来自中国经济、金融的冲击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全球金融周期的波动。(3)中国的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之间存在双向溢出关系,但前者对后者的解释力度更大。(4)资本管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中国减轻全球金融冲击带来的影响;更为自由的汇率浮动并未帮助韩国经济运行免受外部冲击的影响。
李想施建淮
关键词:中国经济周期
基于预期视角的货币政策传导信心渠道研究
2020年
信心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货币政策分解为预期成分和非预期成分,并通过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其通过投资者信心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冲击。在反应方向方面,预期与非预期货币政策对各利率期限结构因子作用相似,对投资者信心影响方向不同。在响应速度方面,各因子对非预期货币政策和投资者信心冲击反应迅速,对预期货币政策反应迟缓。此外,投资者信心冲击使各因子出现"超调"现象。结论启示货币当局应加强对投资者信心的监测和引导,在树立明确政策规则的基础上兼顾政策目标平衡,同时不断推进金融系统基础设施的建设,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张义伟施建淮
关键词:投资者信心货币政策利率期限结构
产出不确定,信息不对称与双重危机发生机制被引量:4
2005年
本文构造了一个具有银行部门和消费一生产者微观基础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新兴市场国家双重危机的发生机制。本文发现。下列条件可以引发双重金融危机:(1)一部分外国存款人在中期获得了关于东道国未来产出或币值的糟糕信号;(2)本国居民对未来产出或币值的不利信号反应过度而不再追加投资;(3)居民由于“动物情绪”不再追加投资。
施建淮郭美新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一般均衡模型银行部门存款人币值本国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意义、进展及评论被引量:17
2007年
资本账户开放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早在十年前中国就实现了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十多年来,中国在贸易自由化方面的努力,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资本流动,促进并加快了中国实体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对外贸易愈益自由和资本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对中国的资本管制体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进一步开放的客观要求。
施建淮
关键词:资本账户开放可自由兑换贸易自由化资本流动
中国应对资本流入的政策选择被引量:3
2010年
1990年代以来,外国直接投资开始大量流入中国。进入21世纪,非直接投资资本以及国际热钱也开始大规模流入中国。如何制定恰当的应对政策来防止中国经济过热,并限制资本流动可能的逆转造成中国金融动荡和经济不稳定成为中国决策当局面临的挑战。文章考察了中国资本流入的现状和资本流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较为全面地讨论了可供中国决策当局选择的应对资本流入的政策及其利弊和可行性。
施建淮
关键词:资本流入汇率冲销干预资本管制
我国金融稳定指数的构建: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被引量:16
2017年
金融稳定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金融稳定的度量及相关研究是金融管理部门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领域。本文选取银行不良贷款率、社会融资规模、国房景气指数、股市平均市盈率、实际利率、实际有效汇率、M2/GDP与外债/外汇储备等八个基础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我国金融稳定指数。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稳定指数的各个基础指标权重不同,波动率差异较大。在社会融资规模、股市平均市盈率等因素的影响下,近年来我国金融稳定指数频繁波动,金融稳定性有所下降。为此,建议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国金融稳定的监测方法,加强对关键指标的监测和预警;多措并举支持银行业化解资产风险,有效盘活信贷资源,加快处置不良资产;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为金融部门去杠杆营造适宜的货币环境;严防资产泡沫,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维护股市稳定。
王娜施建淮
关键词:金融风险不良贷款社会融资规模资产泡沫HP滤波
高储蓄真是两难的吗?——与麦金农教授商榷
本文对麦金农的"高储蓄两难综合症"理论提出了质疑。通过分析该理论背后两个关键命题(汇率变动对经常项目的调整无效和本币资产的风险升水为负)的证明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得出结论:前一个命题只是一个未被证明的假说;后一个命题则不适...
施建淮
关键词:汇率高储蓄两难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