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明广华

作品数:42 被引量:321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血压
  • 16篇高血压
  • 15篇动脉
  • 9篇肾动脉
  • 6篇动脉狭窄
  • 6篇血管
  • 6篇支架置入
  • 6篇置入
  • 6篇疗效
  • 5篇肾动脉狭窄
  • 5篇降压
  • 4篇动态血压
  • 4篇原发性
  • 4篇原发性高血压
  • 4篇置入治疗
  • 4篇降压疗效
  • 3篇动脉炎
  • 3篇动脉支架
  • 3篇支架置入治疗
  • 3篇沙坦

机构

  • 25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中国协和医科...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三人...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作者

  • 36篇明广华
  • 18篇刘国仗
  • 14篇刘力生
  • 12篇蒋雄京
  • 12篇吴海英
  • 10篇郑德裕
  • 8篇李一石
  • 7篇党爱民
  • 5篇刘红
  • 5篇边文彦
  • 5篇顼志敏
  • 4篇康健
  • 4篇王莉
  • 4篇庞会敏
  • 4篇王蕾礼
  • 3篇王蕾礼
  • 3篇李卫
  • 3篇华丛笑
  • 3篇张宇清
  • 3篇汪芳

传媒

  • 9篇中国循环杂志
  • 5篇高血压杂志
  • 3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世界药品信息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年份

  • 2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8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动脉炎易感性与HLA-DRB基因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2000年
目的 探讨大动脉炎易感性与HLA DRB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关性。方法 以 84例汉族大动脉炎患者和 10 2例健康汉族人 (对照组 )为研究对象 ,采用PCR SSP及PCR RFLP方法进行HLA DRB等位基因分型 ,比较其等位基因频率在大动脉炎患者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HLA DR4、DR7等位基因频率在大动脉炎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38 1%比 15 7% ,P <0 0 0 1,RR =2 43;47 6 %比10 8% ,P <0 0 0 1,RR =4 42 )而DR5 12基因在大动脉炎组低于正常对照组 (2 1 4%比 33 3% ,P =0 0 5 ,RR =0 6 2 )。HLA DRB4基因在大动脉炎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85 7%比 42 2 % ,P <0 0 0 1,RR =2 0 3) ;HLA DRB3基因在大动脉炎组的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5 0 0 %比 70 6 % ,P =0 0 0 4,RR =0 71) ;而HLA DRB5基因的频率在大动脉炎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此外 ,HLA DRB1 0 4基因亚型即DRB1 0 40 5基因亚型与除DRB1 0 40 5之外的其他亚型 (DRB1 0 40x)在大动脉炎患者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HLA DR4、DR7基因阳性者患大动脉炎的危险性增加 ,其可能是大动脉炎的易感基因。
党爱民刘国仗郑德裕邱长春张鹏华李卫王兵明广华张宇清刘怡文刘力生
关键词:大动脉炎易感性HLA-DRB基因
肾动脉支架置入对缺血性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0
2005年
目的评估支架重建肾动脉血运对缺血性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27例严重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伴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了肾动脉支架置入术(PTRAS), 并随诊6~48个月,观察手术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27例患者中,技术上PTRAS均成功.随诊6、12、24、36个月,患者血肌酐术前为155 μmol/L±31 μmol/L,术后分别为145 μmol/L±22 μmmol/L,143 μmol/L±22 μmol/L,145 μmol/L±24 μmol/L,140 μmol/L±11 μmol/L.手术重要并发症可见7例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4例为可逆性.结论缺血性肾病行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对肾功能有益,但手术并发症较多,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调查.
蒋雄京吴海英张慧敏明广华郑德裕刘国仗惠汝太刘力生
关键词:肾动脉梗阻肾功能衰竭肾动脉支架置入术
大力开展高血压的人群防治是时代的主题被引量:13
1996年
大力开展高血压的人群防治是时代的主题刘国仗,齐建华,明广华高血压病有极高的患病率,其患病率随年龄而升高。在成人,其患病率大约是20%,高血压病和其并发症是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50岁以上者,死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所致者占多数)的占各种病死率的半数以...
刘国仗齐建华明广华
关键词:高血压
GNB3基因C825T多态性与中国高血压患者服用坎地沙坦酯或坎地沙坦酯/氢氯噻嗪复方制剂降压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GNB3 C825T基因多态性与坎地沙坦酯及复方坎地沙坦酯(坎地沙坦酯+氢氯噻嗪)降压疗效的相关性。方法62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给予坎地沙坦酯片及坎地沙坦酯+氢氯噻嗪片治疗8周,定期随访取得血压下降数据。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GNB3基因型。利用协方差分析各基因型与两药物降压疗效的关系。结果服用坎地沙坦酯/氢氯噻嗪复方的病人血压下降值明显高于单独服用坎地沙坦酯的病人血压下降值(P<0.05)。GNB3 825T等位基因在入选的高血压病人中频率为45.16%。与多数国人报道结果一致。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服用两种药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下降幅度在GNB3 C825T各基因型高血压患者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GNB3 C825T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坎地沙坦酯及坎地沙坦酯+氢氯噻嗪降压疗效不相关。
韩璐璐刘红明广华谢爽李娜边文彦贾友宏段兵管晓媛刘玉清李一石
关键词:GNB3坎地沙坦酯
临床病例讨论——胸痛、冠状动脉瘤被引量:1
2000年
王国干明广华王蕾礼姚康宝
关键词:冠心病胸痛临床病例讨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老年男性动态血压与人体测量指标的关系被引量:1
2000年
黄建凤明广华刘国仗吴寿岭简明乔德仁刘力生
关键词:动态血压人体测量指标老年男性体质指数BMI脂肪分布
全文增补中
用动态血压监测的方法评价塞利洛尔的降压疗效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用24h动态血压监测的方法评价塞利洛尔降压疗效及作用持续时间。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32例,平均48.6±7.8岁。服安慰剂2周后,每天服用塞利洛尔100~300mg共6周,治疗前后分别监测24h动态血压。结果治疗后24h、白天、夜间的SBP和DBP均有明显下降(P<0.01);血压负荷值亦明显减小(P<0.01);SBP及DBP谷峰比值均>50%。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塞利洛尔的降压作用能持续24h以上,且安全有效。
黄建凤明广华吴海英刘国仗
关键词:塞利洛尔动态血压谷峰比值高血压
解读《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六)
2004年
明广华
关键词:《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并发症早接触高血压危象
支架置入重建血运治疗肾动脉狭窄中期临床结果被引量:41
2005年
目的评估支架置入重建血运治疗肾动脉狭窄的安全性与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1999年至2003年,我院连续150例肾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其中男性93例(62.0%),女性57例(48.0%),年龄13~82岁,平均(52±19) 岁, 病因分别为动脉粥样硬化96例(64.0%)、大动脉炎44例(29.3%)和纤维肌性结构不良10例(6.7%),因严重高血压或伴有肾功能不全而进行了支架置入, 随诊6个月,观察手术对患者血压、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150例患者中,支架置入成功148例(98.7%),病变处管腔直径狭窄从65%~100%(85.5% ± 12.3%)降至0~25%(7.6%±5.2%),管腔最小直径从0~2.7 mm (1.6±0.9 mm)增至4.5~8.0 mm(6.0 ±1.1 mm).6个月随诊时, 患者血压明显下降(P<0.001), 收缩压从(169.6±32.5) mm Hg(1 mm Hg=0.133 kPa)降至(142.7±28.1) mm Hg,舒张压从(97.3±17.8) mm Hg降至(83.3±15.2) mm Hg,服用降压药明显减少(从2.7种减至1.9种, P<0.001).其中48例(32.0%)治愈,78例(52.0%)改善, 22例(16.0%)无效.术后血肌酐改善34例(22.7%)、无变化112例(74.6%)及恶化4例(2.7%),总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动脉支架置入的手术并发症共12例(8%).6个月随诊期间无死亡.结论支架置入重建血运治疗肾动脉狭窄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近中期疗效.
蒋雄京吴海英明广华王蕾礼郑德裕刘国仗惠汝太刘力生
关键词:支架置入重建血运肾动脉狭窄随诊病变
大动脉炎对心脏瓣膜的影响被引量:19
1999年
目的:研究评价290 例住院大动脉炎患者的心脏瓣膜功能,以了解大动脉炎对心脏瓣膜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研究290例大动脉炎住院患者的病历。根据超声心动图报告了解心脏瓣膜功能。并结合临床表现如心脏杂音、脉压、心功能情况及X线胸片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检查对心脏瓣膜功能进行综合判断。  结果:290 例大动脉炎患者中,42例(14.5% )患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均为头臂型或广泛型大动脉病例,其中19例(6.6% )有主动脉根部扩张,中到大量反流21例(7.2% )。二尖瓣关闭不全24 例(8.3% ),其中中到大量反流者为6例(2.1% )。轻度肺动脉瓣和三尖瓣关闭不全分别为9例(3.1% )和13例(4.5% )。  结论:大动脉炎可以影响主动脉瓣及其他心脏瓣膜的功能,表现为心脏瓣膜关闭不全,其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能系大动脉炎直接侵犯所致。
蒋雄京陈轶琨吴海英谢晋湘明广华党爱民王蕾礼刘国仗刘力生
关键词:大动脉炎心脏瓣膜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