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隽隽

作品数:16 被引量:235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4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8篇耕地
  • 7篇江汉平原
  • 2篇遥感
  • 2篇有机质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土壤
  • 2篇土壤有机
  • 2篇土壤有机质
  • 2篇耕地质量
  • 2篇耕地资源
  • 2篇城镇化
  • 1篇地名
  • 1篇地图
  • 1篇地学信息
  • 1篇地学信息图谱
  • 1篇信息图谱
  • 1篇信息熵
  • 1篇遥感影像
  • 1篇有机质含量
  • 1篇三峡坝区

机构

  • 15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湖北省社会科...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长江科学院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土...

作者

  • 15篇曹隽隽
  • 7篇周勇
  • 6篇叶青清
  • 3篇于雷
  • 2篇聂艳
  • 2篇吴宜进
  • 2篇郭明强
  • 2篇吴文斌
  • 1篇朱强
  • 1篇李硕
  • 1篇王聪
  • 1篇任斐鹏
  • 1篇刘目兴
  • 1篇胡琼
  • 1篇胡琼
  • 1篇刘鹏程
  • 1篇周清波
  • 1篇黄颖
  • 1篇郧文聚
  • 1篇王莹

传媒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经济地理
  • 2篇测绘工程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中国农业资源...
  • 1篇中国发展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估算被引量:147
2015年
为实现基于光谱分析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快速测定,该文以江汉平原公安县的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室内理化分析、光谱测量与处理等一系列工作,在土壤原始光谱反射率(raw spectral reflectance,R)的基础上,提取了其倒数之对数(inverse-log reflectance,LR)、一阶微分(first order differential reflectance,FDR)和连续统去除(continuum removal, CR) 3种光谱指标,分析4种不同形式的光谱指标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对相关系数进行P=0.0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来确定显著性波段的范围,并基于全波段(400~2 400 nm)和显著性波段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PLSR)建立了该区域土壤有机质高光谱的预测模型,通过模型精度的比较确定最优模型.结果表明,进行CR变换后,光谱曲线的特征吸收带更加明显,相关系数在可见光波段范围内有所提高;基于全波段的 PLSR 建模效果要优于显著性波段,其中以CR的预测精度最为突出,其模型的决定系数R2和相对分析误差RPD分别为0.84、2.58;显著性波段的PLSR模型与全波段对比在模型精度方面虽有一定差距,但从模型的复杂程度来比较,具有模型简单、运算量小、变量更少的特点;最后,综合比较了全波段和显著性波段 4 种光谱指标的反演精度,发现 CR-PLSR 模型的建模和预测的效果比R-PLSR、LR-PLSR、FDR-PLSR 模型都要显著.该研究可为将 CR-PLSR 高光谱反演模型用于该区域土肥信息的遥感监测提供参考.
于雷洪永胜耿雷周勇朱强曹隽隽聂艳
关键词:土壤遥感土壤有机质偏最小二乘回归江汉平原
2000-2020年湖北省耕地利用集约化和规模化耦合协调特征被引量:1
2023年
耕地资源的集约化和规模化是表征耕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对于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湖北省为研究区,构建集约化与规模化评估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估方法,并在县域尺度上研究了湖北省2000-2020年间耕地两化水平及其耦合协调模式。结果表明:湖北省耕地集约化水平呈中部高–东西低的整体提升时空格局,而规模化水平呈南高北低–中部高东西低的先降后升时空格局,集约化和规模化水平耦合协调度基本呈中部高–四周低的空间分布模式。尽管20 a间全省的耦合协调度指数持续提升,但仍有21%的县市处于轻度失调模式。规模化程度较低是造成耦合度失调的主要因素,需要做到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该研究结果可为湖北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途径、保障粮食安全、探寻未来耕地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新模式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服务。
王聪王莹陈云坪胡琼吴飞曹隽隽李硕
关键词:耕地集约化规模化
三峡水库坝区生态屏障区近25年土地利用变化评价被引量:14
2020年
通过研究三峡水库坝区生态屏障区近25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揭示其时空变化规律及驱动机制,为坝区生态屏障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运用RS和GIS技术对1993年、2006年和2018年3期Landsat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得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综合运用土地利用变化量、变化幅度和转移矩阵等定量指标,对三峡水库坝区生态屏障区1993—2018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3年以来,三峡水库坝区生态屏障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明显,表现为林地、园地和水域的增加,耕地的大幅减少,其中水域面积增加幅度高达183.0%,而耕地面积减少幅度达68.9%;土地利用转移特征结果显示,水域、园地的增加都主要由耕地、林地转化而来,林地、建筑用地的增加主要由耕地转化而来,而未利用地向各方面用地类型转化;三峡水库坝区生态屏障区1993—2006年水域变化程度远大于2006—2018年,其他类型变化幅度相近。总体而言,三峡工程的建设、城镇化发展、农林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保护是三峡水库坝区生态屏障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
田培龚雨薇朱占亮刘目兴刘目兴曹隽隽吴宜进
关键词:三峡坝区土地利用变化遥感影像
江汉平原耕地资源空间格局变化分析被引量:22
2013年
采用马尔科夫模型与地类转移矩阵合成地学信息图谱单元的方法对湖北江汉平原1980—2010年耕地资源空间格局演变进行图谱分析,并对研究区范围内县域耕地动态度区域差异进行测度。结果表明:①1980—1990年耕地主要向水域转换,1990—2000年耕地变化主要特征为转入,耕地新增来源主要为水域,2000—2010年耕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的转换占据主导;②30年间,耕地动态度呈现"东升西降"的态势,江汉平原东部区域耕地动态度不断提高,西部区域耕地动态度不断降低。研究认为,江汉平原仍旧是以耕地—水域为主的生态景观系统,科学地应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整个区域生态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曹隽隽周勇叶青清于雷刘强
关键词:耕地地学信息图谱
中小城市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协调发展研究——以江汉平原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该文通过对江汉平原16个县域行政单位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承载力的实证研究,归纳总结了江汉平原城镇化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构建江汉平原中小城市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协调发展模式,提出在城镇化进程中加大对土地利用方式的优化与耕地保护力度,实行差别化的国土政策建议。
叶青清曹隽隽
关键词:城镇化耕地资源江汉平原
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法的耕地质量监测分区研究
科学合理的耕地质量监测分区,是落实耕地质量保护与管理的重要保障.该文以公安县为例,在构建相应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进行综合耕地质量评价;通过引入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探索了公安县耕地质量的空间分布特性和关联特性,并据...
申杨侯娇周勇曹隽隽
关键词:耕地质量
江汉平原耕地质量与粮食生产能力时空耦合研究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源,它是指由自然土壤发育而成并且处于适宜作物生长、发育、成熟的自然环境里,能够种植农作物的田地。我国面临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差,耕地退化严重,后备耕地资源严重不足,耕地减少态势加剧等严重问...
曹隽隽
关键词:耕地质量空间分异特征
基于百度地图的武汉市老地名时空分析系统
2018年
针对目前老地名消失现象严重,无法实现地图检索,地名文化遗产亟待保护的现状,文中基于百度地图API,以武汉地方志和武汉市地名区划网的老地名数据为基础,设计一个能够实现武汉老地名查询、导航和时空变化分析的方法,弥补目前老地名数据无法支持空间可视化表达的缺陷,分析武汉市老地名的时空变迁规律,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有效参考。
彭宇刘鹏程黄颖曹隽隽郭明强
关键词:可视化
2000—2015年武汉市生态用地时空变化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生态用地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创造美好人居环境的关键。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分析城市生态用地的数量和空间格局变化过程及其生态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选用分辨率为30m的2000—2015年3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扩展综合指数、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转入和转出率、土地利用信息熵等地理计量模型、指标,开展武汉市生态用地时空变化分析。[结果]武汉市生态用地总面积减少,生态用地利用动态度较大,生态用地变化剧烈,其中森林、水体是转为非生态用地最多的地类,耕地是生态用地增加的主要来源。生态用地转出多,转入少,空间分布广且零散。生态用地减少整体上围绕江岸、江汉、武昌等中心城区向城郊呈现"多→少"的扩散形态。黄陂区、江夏区是森林减少的主要地区,蔡甸、新洲、武昌是主要水体转出区。生态用地增加以新洲区、东西湖区的水体和黄陂区的森林为主。生态用地信息熵整体下降,生态用地多样性降低。[结论]武汉市生态用地的变化反映了城市扩张的进程,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生态景观格局的破碎度、城市内涝问题,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张梦贤周勇曹隽隽陈广平叶青清
关键词:生态用地转移矩阵信息熵
江汉平原土地利用演变对区域径流量影响被引量:12
2013年
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也是武汉城市群发展的腹地,了解区域土地利用演变对流域水文的影响有助于为土地规划政策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以2000~2004年为模型校准期,2005~2009年为模型验证期构造SWAT模型并模拟区域内主要流域的月、年径流量。然后借助双累积曲线研究江汉平原内主要江河的人类活动对径流的扰动作用并对比分析1980和2010年二种土地利用模拟情景下径流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模型验证能较好的模拟区域内长江及汉江的径流量;随着降雨量的减少,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在增加;1980~1990年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水利设施的投入和林地减少上,2000年之后土地利用尤其是建设用地的增加对径流的影响日趋变大。
曹隽隽周勇吴宜进胡海叶青清吴文斌
关键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SWAT模型径流江汉平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