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学强
-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四川汶川“5.12”地震发震断裂探讨
-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的发生使龙门山构造带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地震成因机制、地震分布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及发震构造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汶川地震参数对其发震构造进行初步...
- 吴德超王道永吴山朱学强龙霞
- 关键词:发震断裂构造带地震成因地震分布地质构造发震构造
- 文献传递
- 汶川地震对松潘县某水电施工控制网的影响检测
- 2010年
- 本文通过对松潘县某水电施工控制网在5.12汶川大地震震前震后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发现GPS点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结合该地区的实际地质情况分析,地震对该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水电施工过程中应以第二次复测提供的控制点数据为准,从而为水电施工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控制成果。
- 白铁勇余代俊朱学强李春华
- 关键词:GPS汶川大地震
- 金沙江叶巴滩水电站坝区节理构造被引量:1
- 2009年
- 根据野外实地调查和构造解析方法,对叶巴滩坝区发育程度不同的七组节理划分为NW向构造期的两组共轭节理和属SN向构造期的两组共轭节理。该区节理为"金沙江洋盆"在经历消减封闭的印支期、中新生代的燕山碰撞期和喜马拉雅陆内裂谷阶段后发育形成的。原生层节理与陡倾构造节理同时发育并相互交织,造成岩体显著破碎,影响着该区工程的稳定性。
- 朱学强吴德超刘援朝
- 关键词:共轭节理
- 四川白玉县竹英-贡达断裂断层泥石英微观形貌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通过对金沙江上游叶巴滩水电站外围竹英-贡达断裂带的新活动性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对选取的断层泥中的石英颗粒样品进行溶蚀微形貌的观察和统计分析,发现断层泥中的石英颗粒表面的溶蚀微形貌特征简单,以橘皮状为主,表明竹英-贡达断裂不具有新活动性.这与电子自旋共振测年方法显示的结果一致,同时也说明了该方法可以反映断层活动的年代信息.
- 朱学强吴德超
- 关键词:断层泥石英断层活动性
- 四川丹巴燕子沟金矿主应力及控矿规律分析
- 丹巴燕子沟金矿区地处川西高原地区,构造复杂。丹巴燕子沟金矿床是松潘-甘孜褶皱带内金银铜铅锌多金属矿床,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对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和矿床成因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对于矿床的控矿构造,特别是断裂构造...
- 熊发挥肖渊甫牛刚朱学强冯伟赵志强张林
- 关键词:控矿规律矿床地质成矿期次
- 文献传递
- 四川丹巴燕子沟金矿主应力及控矿规律分析
- 2009年
- 熊发挥肖渊甫牛刚朱学强冯伟赵志强张林
- 关键词:主应力成矿流体成矿期控矿断裂
- 四川甘孜楞古地区褶皱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
- 2010年
- 经历印支期、燕山期及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而形成分布在区域范围内的三期三方向褶皱。大比例尺填图及构造解析表明,区内以第一期褶皱——孜河-楞古背斜为主体,构成区域整体格架,表现出近东西向弧顶向南突出的弧形特征,较好地反映了"双向俯冲"的板块动力学模式。
- 贾磊吴德超朱学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