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怡超

作品数:2 被引量:33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1篇预处理
  • 1篇纤维素
  • 1篇纤维素酯
  • 1篇均相
  • 1篇均相反应
  • 1篇长链

机构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朱怡超
  • 2篇邵自强
  • 2篇门爽
  • 1篇王文俊
  • 1篇徐雅青

传媒

  • 1篇应用化工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预处理条件下纤维素的结构变化及其在DMAc/LiCl中的溶解被引量:26
2006年
介绍了乙二胺、氢氧化钠和高温等三种不同的纤维素预处理方法。研究预处理后纤维素的结构变化,讨论预处理过程中的转化机理,并通过X射线衍射对纤维素结晶度的变化进行表征,证明乙二胺预处理后纤维素的结晶度下降最大。纤维素经过预处理后可以溶解在DMAc/LiCI中,讨论其溶解机理,通过对比三种预处理纤维素的溶解性能,表明经过乙二胺预处理之后的纤维素在DMAc/LiCI中溶解性能最好,氢氧化钠预处理的纤维素次之,高温预处理的纤维素溶解性能相对较差。
邵自强门爽朱怡超
关键词:纤维素预处理
长链纤维素酯在DMAc/LiCl中的均相制备及表征被引量:7
2008年
采用75%乙二胺水溶液对纤维素进行预处理后,以DMAc/LiCl为溶剂,高级脂肪酸为酯化剂,对甲苯磺酰氯为共反应剂在均相状态下合成了纤维素棕榈酸酯和硬脂酸酯。运用红外光谱1、H-NMR、X射线衍射、DSC等手段对产品的结构及性质进行表征,研究了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产物取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棕榈酸酯的取代度随反应时间延长和反应温度升高而增大。与纤维素相比,纤维素棕榈酸酯的结晶度下降,而玻璃化转变温度也远低于醋酸纤维素和醋酸丁酸纤维素。纤维素棕榈酸酯和硬脂酸酯分子结构中取代基支链起到了内增塑作用,可改善材料的加工工艺性。
门爽王文俊邵自强朱怡超徐雅青
关键词:均相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