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慧婷

作品数:52 被引量:251H指数:1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6篇皮炎
  • 16篇中医
  • 14篇皮肤
  • 12篇特应性
  • 12篇特应性皮炎
  • 7篇皮肤病
  • 7篇疗效
  • 5篇虚证
  • 5篇脾虚
  • 5篇脾虚证
  • 5篇面部
  • 4篇带状疱疹
  • 4篇医经
  • 4篇思维
  • 4篇脓疱
  • 4篇皮肤科
  • 4篇荨麻
  • 4篇荨麻疹
  • 4篇薏苡
  • 4篇薏苡附子败酱...

机构

  • 51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广东省中医院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市中医研...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 1篇北京中医医院

作者

  • 52篇朱慧婷
  • 21篇曲剑华
  • 21篇李伯华
  • 15篇蔡念宁
  • 13篇周冬梅
  • 12篇张苍
  • 6篇孙丽蕴
  • 6篇姜春燕
  • 5篇杨岚
  • 5篇王萍
  • 4篇张广中
  • 4篇周涛
  • 3篇李萍
  • 3篇陈维文
  • 3篇刘昱旻
  • 3篇程海英
  • 3篇徐跃
  • 2篇苏婕
  • 2篇张丰川
  • 2篇张镜

传媒

  • 12篇北京中医药
  • 5篇中华中医药杂...
  • 4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华医学美学...
  • 2篇实用皮肤病学...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上海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医教育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华临床免疫...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西部中医药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张志礼辨证论治寻常痤疮经验被引量:11
2020年
张志礼教授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常见或疑难重症皮肤病。张教授认为"湿盛热重,久则血瘀气滞"为寻常痤疮的病机主线,分为肺胃湿热、脾虚湿盛、痰瘀互结、冲任不调4个证型;临床常应用清热类药物,占比59.49%;中药使用频次前15位的依次为黄芩、野菊花、地骨皮、生栀子、桑白皮、牡丹皮、金银花、生地黄、赤芍、全瓜蒌、香附、益母草、熟大黄、羚羊角粉、连翘;常用对药10对,主要为清热解毒、行气活血、健脾利湿类药物。
杨岚朱慧婷王萍曲剑华
关键词:寻常痤疮辨证论治
清热除湿汤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湿热证随机对照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观察清热除湿汤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湿热证的疗效。方法依临床就诊顺序以2:1比例随机区组纳入102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治疗组68例口服清热除湿汤,对照组34例口服盐酸西替利嗪,两组均配合硼酸溶液湿敷,疗程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治疗组有效率为86.57%,对照组有效率为62.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内服清热除湿汤治疗组安全性检验未发现无不良反应。结论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姜春燕朱慧婷孙丽蕴周冬梅李元文蔡念宁
关键词:清热除湿汤激素依赖性皮炎湿热证
燕京赵氏皮科流派从血论治神经性皮炎被引量:1
2023年
赵炳南是现代中医皮肤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燕京赵氏皮科流派在创始人赵炳南教授的带领下,提倡"重视整体,首辨阴阳",已成为中医皮肤科学术流派的代表之一.赵氏流派认为血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血的调节失常可能会导致神经性皮炎的产生和恶化,其根本病机在于血热、血瘀、血虚、血燥及兼夹症导致的血行失调,在标为风湿之邪客于肌腠,在本为营血失和不荣于外.故神经性皮炎应当从血论治,化用治血四法,通过凉血、活血、宁血、养血之法,并结合具体症候辨证辅以化湿、行气、祛风之品,以达到通调血脉,濡养肌腠的疗效,使血行得畅,肌肤得养.
席榕朱慧婷李伯华金奇英曲剑华陈彤云
关键词:神经性皮炎从血论治
副银屑病中医 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2008年
副银屑病是一种原因不明,以红斑、丘疹、浸润、鳞屑为皮损表现而少自觉症状的皮肤病。西医治疗疗效不理想,副作用较明显。综述近20年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副银屑病的临床研究文献,明确了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肯定且副作用小。归纳副银屑病中医辨证分为血热、血瘀、血燥3型,治疗以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养血润燥为主。
朱慧婷蔡念宁
关键词:副银屑病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取类比象思维在皮肤科的应用被引量:35
2013年
中医象思维是通过取类比象的方式,在思维过程中对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些方面相通、相似或相近的属性、规律、特质进行充分关联类比,找出共同的特征、根本内涵,以"象"为工具进行标志、归类,以达到模拟、领悟、认识客体为目的的方法。分析了赵炳南先生创制的多皮饮、凉血五花汤、白驳丸等经验方中以皮治皮、以搔止搔、以色治色、以形治形等具有中医皮肤科特色的象思维的应用,为临证用药、创制新方提供了思路。
朱慧婷张苍蔡念宁
关键词:皮肤病
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温潜法治疗掌跖皮肤病
掌跖脓疱病和手足慢性湿疹为皮肤科常见病,临床治疗棘手.薏苡附子败酱散出自《金匮要略》,原治肠痈,近被日人移用于皮肤科疾病亦可取效.本文从掌跖脓疱病和慢性湿疹治验剖析了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温潜法在皮肤科的适应证,以期为两病的...
朱慧婷张苍曲剑华蔡念宁
关键词:掌跖脓疱病湿疹薏苡附子败酱散温潜法
文献传递
从赵炳南经验方浅析中医取象比类思维在皮肤科应用
中医象思维是通过取象比类的方式,在思维过程中对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些方面相通、相似或相近的属性、规律、特质进行充分关联类比,找出共同的特征、根本内涵,以"象"为工具进行标志、归类,以达到模拟、领悟、认识客体为目的的方...
朱慧婷蔡念宁
关键词:中医皮肤多皮饮
文献传递
健脾润肤汤对人角质形成细胞丝聚蛋白和Caspase-14表达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健脾润肤汤对人角质形成细胞炎症状态下丝聚蛋白(FLG)、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4(Caspase-14)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4刺激前、后人角质形成细胞FLG、Caspase-14、IL-1b、IL-13、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差异。结果:经健脾润肤汤含药血清高浓度组孵育后FLG及Caspase-14蛋白表达均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浓度组IL-1b、TNF-α表达显著升高(P<0.05),IL-13、IL-17表达显著降低(P<0.05);低浓度组IL-13、IL-17表达显著降低(P<0.05),TNF-α表达显著升高(P<0.05)。高浓度组IL-17表达较低浓度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健脾润肤汤含药血清可以提高炎症环境下人角质形成细胞FLG和Caspase-14的表达,增强皮肤屏障功能;进而减少特应性皮炎发病中细胞因子的进一步产生,提高IL-1b、TNF-α表达,降低IL-13、IL-17水平,修复Th1/Th2平衡,减轻炎症程度。
朱慧婷王燕刘欣李伯华蔡念宁李萍周冬梅
关键词:人角质形成细胞特应性皮炎炎症因子
赵炳南教授健脾润肤汤治疗特应性皮炎脾虚血燥证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观察健脾润肤汤对特应性皮炎脾虚血燥证患者临床疗效,以总结健脾润肤汤临床应用优势。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8年7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的特应性皮炎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28例。观察组给予口服健脾润肤汤治疗;对照组予口服湿毒清治疗。两组均外用润肤剂,疗程4周。从SCORAD评分、皮肤含水量、表皮pH、皮脂含量测定以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皮疹严重程度和皮肤屏障功能;采用中医症状评分评价中医全身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4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2.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皮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皮脂含量、表皮pH值及瘙痒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健脾润肤汤治疗特应性皮炎脾虚血燥证安全有效,可改善中医全身症状及皮疹严重程度,修复皮肤屏障功能。
刘婷孙丽蕴刘昱旻罗冰曲剑华朱慧婷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皮肤屏障功能
贺氏三通法分期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经验举隅被引量:5
2022年
总结应用贺氏三通法分期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经验。头面部带状疱疹急性疼痛期、亚急性疼痛期均选择强通法(放血疗法)结合微通法(毫针刺法)治疗。急性疼痛期放血量宜大(10 m L以上),隔日治疗1次;亚急性疼痛期放血量以5~10 m L为宜,每周2~3次。慢性疼痛期气隔血瘀证选择温通法之“悍”者火针结合微通法(毫针刺法)治疗,气虚伤阴血瘀证选择温通法之“弱”者温针灸结合微通法(毫针刺法)治疗。
黎伟李伯华亚晓旭朱慧婷周冬梅
关键词:头面部带状疱疹贺氏三通法温通法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