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华
- 作品数:23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动态心电图观察房颤时高度或三度房室阻滞的诊断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房颤时高度或三度房室阻滞 (AVB)的诊断。方法 分析房颤伴高度或Ⅲ°AVB患者的 2 4h动态心电图 (DCG)测定持续性、阵发性房颤者的平均心率 (HR)、最大HR、最小HR、最大RR间期 ,以及转为窦律时有无AVB发生及其程度。结果 阵发性房颤转为窦律时有 4例伴有Ⅰ°AVB。
- 朱明华
- 关键词:24H动态心电图高度房室阻滞
- 4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者行^(131)碘治疗前后心电图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者行碘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方法对45例甲亢者行碘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以及6个月后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5例中有41例出现心电图异常,异常发生率较高。结论甲亢患者中在治疗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随甲亢的治愈,心电图逐渐恢复正常。
- 王艳朱明华付烨生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131碘心电图分析甲亢患者异常发生率心电图异常
- 运动终止即刻Q-T离散度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 2008年
- 朱映红朱明华孙黎明王艳
- 关键词:运动平板试验冠状动脉狭窄Q-T离散度冠心病诊断无创性诊断ST段改变
- 运动试验验证动态心电图呈现ST-T改变者的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动态心电图(DCG)出现ST-T改变者做平板运动试验(TET),探讨ST-T改变的意义。方法对45例患者均先做DCG,然后做TET。结果45例DCG出现ST-T改变者中,有32例TET阳性,占71.1%。结论DCG与TET联合应用可提高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 王艳朱明华
- 关键词:平板运动试验动态心电图
- 单纯性正后壁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单纯性正后壁急性心肌梗死(SPAM I)心电图改变与临床冠状动脉造影(CAG)的关系。方法本组共收集SPAMI 7例,并对其心电图和CAG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例均为Ⅱ、Ⅲ、aVF、V1~V3导联ST段抬高,以右胸导联ST段抬高显著。7例CAG示梗死相关动脉均为右冠状动脉。结论 V1~V3导联ST段抬高>2mm且V1>V3R-V4R是诊断SPAM I敏感指标。
- 朱映红朱明华陈开祥孙星星
- 关键词:单纯性冠状动脉造影梗死相关动脉右胸导联
-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ST段变化与心率关系的临床分析
- 2004年
- 周峰朱映红王艳朱明华
-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冠心病ST段变化心率
- 左前分支阻滞与S_(v_5)的关系
- 2004年
- 一般认为左前分支阻滞时,胸壁导联不受影响,为了观察左前分支阻滞时V5导联S波是否有改变,我们分析了168例左前分支阻滞,现报告如下.
- 王艳朱明华
- 关键词:左前分支阻滞心电图
- 阿霉素静滴化疗心肌毒性224例心电图与心脏超声对比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观察阿霉素 (ADR)静滴化疗的心脏毒性和安全性。方法 2 2 4例系均经病理检查确诊的癌症患者 ,应用常规剂量 ,采用静滴化疗 ,患者用药均持续 6个周期。第 2、4、6周期末分别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评定。结果 化疗第 2周期末 ,心脏毒性反应几乎未发生。第 4周期末开始 ,心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停药后毒性逐渐下降 ,心功能恢复。结论 采用小剂量分次给药 。
- 朱映红张宏星朱明华
- 关键词:心电图静滴化疗阿霉素心脏毒性反应
- 高频心电图提高心肌缺血检出率
- 2000年
- 尽管常规12导联体表心电图的地位不可替代,人们从来没有停止对心电信息的探索。现在有了多功能心电监测系统.高频心电图也是1项无创性检查的新技术,可提高心肌缺血诊断的敏感性。本文分析了150例冠心病、高血压病。
- 朱明华袁美中朱映红王艳
- 关键词:心肌缺血高频心电图检出率
-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2例报告
- 1993年
- 例1:患者男性31岁,有心动过速史3年,经常发作。本次发作10小时,急诊入院。
- 朱明华
- 关键词:心动过速异搏定西地兰心室率窦性心律心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