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春阳

作品数:18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博物馆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历史地理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篇清代
  • 5篇社会
  • 4篇玄妙观
  • 3篇教育
  • 3篇家族
  • 3篇博物
  • 3篇博物馆
  • 2篇游观
  • 2篇政治
  • 2篇历史教育
  • 2篇历史教育功能
  • 2篇教育功能
  • 2篇府学
  • 2篇城市
  • 1篇德育
  • 1篇德育功能
  • 1篇德育过程
  • 1篇地方经济
  • 1篇地方经济社会
  • 1篇地方社会

机构

  • 17篇苏州博物馆
  • 4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8篇朱春阳
  • 2篇王刚
  • 1篇曹后侠
  • 1篇夏骏

传媒

  • 2篇改革与开放
  • 2篇甘肃农业
  • 1篇东南文化
  • 1篇历史档案
  • 1篇安徽史学
  • 1篇江南论坛
  • 1篇史林
  • 1篇盐城工学院学...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苏州教育学院...
  • 1篇苏州科技大学...
  • 1篇城市史研究
  • 1篇苏州文博论丛
  • 1篇运河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明代苏州城市变迁与吴门书画——以仇英《清明上河图》(辛丑本)为中心的考察
2022年
明代苏州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的变革,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吴门书画的兴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城市版块的扩张拓宽了书画创作想象的空间,长卷山水、人物画大量出现;都市繁华与市井文化的兴起丰富了书画创作的题材;商业兴盛背景下明代苏州城市格局发生巨大的变迁,商人、文人群体在阊门一带高度聚集,吴地书画有了广阔市场需求。明代画家仇英曾寄居阊门并迎来他的书画创作巅峰,《清明上河图》(辛丑本)即是其中之一,为剖析吴地书画的兴盛提供了重要切口。
朱春阳夏骏
关键词:城市书画
王玉朋《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生态变迁研究》评介
2023年
纵贯中国东部数省市的京杭大运河,堪称人类历史上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典范。大运河的贯通及漕运的发展引发沿运区域社会生态何种变化?这个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论题。学界普遍认为,大运河的贯通和明清时期国家倚为命脉的漕运,彻底改变了鲁西地区社会发展的走势。王玉朋博士新著《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生态变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充分挖掘档案、正史、文集、笔记、河工书、方志等一手材料,围绕明清时期大运河的开挖、维持以及与运河区域社会互动博弈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研究,将视线从此前学界关注的城镇转到更广阔的运河腹地州县,着重从水环境变迁、农业水利发展、地域社会结构演变三个角度,探讨大运河影响之下的山东运河区域社会生态变迁问题。全书总计33万余字,共分五章。
朱春阳
关键词:山东运河区域农业水利地域社会漕运河工
明清江南农业“过密化”现象与农村工业化问题思考
2006年
本文基于黄宗智先生明清长江三角洲地区小农经济“内卷化”或“过密化”理论为讨论对象和前提,从生产要素和生产过程视角考察,认为传统小农经济形成的农村人口过密化现象客观上刺激了农村工业化,尤其在家庭农业生产人力资本不断增加,商品化农业不断发展的条件下,这一作用更为明显,而并非黄宗智先生认为的“过密型的乡村工业化”观点。
王刚朱春阳
关键词:明清长江三角洲
清代江南行业公所公共性探究被引量:1
2022年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会馆公所次第兴起,且空间分布由城郊扩展至城内。此种现象根源于入清后政治、经济在城乡社会的全面扩张与交融。具言之,明清之际江南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变,较明代城郊商业繁荣,清代城市手工业异军突起,成为商业经济进一步兴盛的有力支撑。不仅如此,清代帝王专制攀至顶峰,以帝王南巡为标志,朝廷强化了对江南地区的控制。因此,会馆公所的时空分布及历史背景为探究江南社会提供了新的视角。
朱春阳
关键词:清代公所公共性
从忠王府九幅壁画探析李秀成思想的二元性
2010年
对于李秀成的研究一直是太平天国研究的焦点之一,大多集中在军事战略战术、权利斗争及其在苏福省所实施的政策等方面,对于李秀成个人评价争论较多。李秀成系农民运动领袖,在内外交困的社会矛盾和错综复杂的内部争夺等背景下,李秀成个人的思想具有典型的二元性,这在忠王府基督教堂内的九幅壁画上有了充分的体现。笔者欲以九幅壁画为起点,结合具体的文献典籍对李秀成思想的二元性进行深度剖析。
朱春阳
关键词:基督教堂壁画权利
浅论如何发挥博物馆的德育功能——以苏州博物馆的发展为例
2009年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博物馆作为德育的辅助机构.很大程度上补充了学校在德育方面的不足,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文拟以苏州博物馆为例.对辅助教育机构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作深层次的探讨.
朱春阳
关键词:德育功能博物馆人类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过程教育机构
清代苏州府学修葺考略被引量:1
2020年
创于宋代的苏州府学自建成后历代均有修葺,至清代整座建筑群体规模庞大,宽宏甲于东南。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其他时期,清代府学修葺工程最显著特征在于地方家族参与所占比例迅速上升。此种变化的背后暗藏着地方家族利益的诉求,即他们常常将家族祠堂通过修葺工程移入政治高地的府学之中,或府学附近。地方官员和府学教授基于切身权益,从中发挥了重要的助推作用。随着家族祠堂的移入,地方家族势力在府学及其周边广泛渗透,改变了府学周边的环境,也直接影响了清代后期苏州城市的格局。
朱春阳
关键词:府学清代家族
论博物馆的历史教育功能
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热的高潮再次兴起,全国各地兴起建新博物馆的热潮.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被提到重要位置.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提高博物馆的软实力、提升社会公众文化服务功能便迫在眉睫.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历...
朱春阳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
国家与家族视角下清代苏州慈善事业研究——以苏州玄妙观为中心的考察
2022年
清代,苏州地区商业竞争激烈,失业人口剧增,加上自然灾害频发对农耕生产的破坏,致使贫困人口大量出现,并在寺观等公共场所聚集。寺观不仅空间宽敞,且是帝王权力彰显之所,周边地方大族聚居,故而是慈善活动首选之地。苏州育婴堂即创办于玄妙观,在其规模扩大移建他处后,原址改建为育婴遗爱祠及专祠,以进一步弘扬慈善理念。此外,其他各类慈善活动相继在玄妙观开展,某种程度上这里成为孕育吴地慈善事业的摇篮。
朱春阳
关键词:清代玄妙观
以《紫堤村志》为例:透视清代江南社会风尚
2005年
《紫堤村志》是清代纂修乡镇志大盛时代的产物。本文以1961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的《紫堤村志》为例,主要分析清代江南社会的奢侈之风、好鬼崇巫、迎神赛会、乡村娱乐等社会风尚。并说明乡镇志在清代江南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王刚朱春阳
关键词:清代社会风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