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晋云

作品数:29 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新技术项目国家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小麦
  • 7篇除草
  • 4篇愈伤
  • 4篇愈伤组织
  • 4篇蕙兰
  • 4篇除草剂
  • 4篇大花
  • 4篇大花蕙兰
  • 3篇幼胚
  • 3篇杂草
  • 3篇深松
  • 3篇麦田
  • 3篇旱地
  • 3篇旱地小麦
  • 2篇冬小麦
  • 2篇药效
  • 2篇诱导率
  • 2篇愈伤组织诱导
  • 2篇愈伤组织诱导...
  • 2篇栽培

机构

  • 23篇山西省农业科...
  • 2篇山西农业大学

作者

  • 23篇朱晋云
  • 15篇杨丽萍
  • 12篇许玉娟
  • 11篇李楠
  • 9篇亢秀丽
  • 2篇柴颖
  • 2篇杨志民
  • 2篇姚满生
  • 2篇王随保
  • 2篇张明义
  • 2篇毛立红
  • 2篇郭平毅
  • 1篇谢福来
  • 1篇孙毅
  • 1篇郭香平
  • 1篇杨玉维
  • 1篇史忠良
  • 1篇杜建忠
  • 1篇梁维治
  • 1篇马爱平

传媒

  • 9篇山西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农村百事通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陕西农业科学
  • 1篇核农学报
  • 1篇山西农经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生物技术进展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1994
  • 1篇1991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Kao's有机化合物与T维生素对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试验研究MS基本培养基中加入Kao's有机化合物与T维生素对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Kao's有机化合物与T维生素的MC和MD诱导培养基可显著提高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且ME与MF分化培养基明显增加绿原基分化率和出苗率。
朱晋云杨丽萍许玉娟杨三维王随保
关键词: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发生有机化合物维生素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
小麦形态特征及籽粒内含物与抗麦红吸浆虫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1999~2004年在山西省临汾市利用麦红吸浆虫圃对10个不同抗性品种的籽粒实际损失率、形态特征及籽粒内含物进行研究,明确了不同抗麦红吸浆虫小麦品种的主要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及籽粒实际损失率的差异。籽粒生化物测定表明,酚类、单宁和可溶性糖类是小麦抗麦红吸浆虫的重要次生代谢物,而酚类物质尤为重要。该项研究为抗麦红吸浆虫小麦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提供了重要抗性指标。
马爱平史忠良谢福来仇松英朱晋云
关键词:冬小麦麦红吸浆虫生化物质
小麦与大麦正反交杂种幼胚离体培养效果研究
2009年
为了探讨普通小麦与栽培大麦正反交杂种幼胚离体培养效果,采用幼胚直接成苗和幼胚-愈伤组织成苗两种培养方法进行杂种幼胚离体培养。结果表明,采用幼胚直接成苗培养法,小麦石4185×大麦W 30胚培出苗率为28.71%,胚拯救成功率为13.04%,移栽存活率为28%;大麦W 30×小麦石4185胚培出苗率为38.83%,胚拯救成功率为17.51%,移栽存活率为34.21%。采用幼胚-愈伤组织成苗培养方法,小麦石4185×大麦W 30胚培出愈率为16.67%,移栽存活率为88.41%;大麦W 30×小麦石4185胚培出愈率为10.45%,移栽存活率为89.29%。说明通过幼胚-愈伤组织成苗培养法可以获得大量健壮再生植物,是普通小麦与栽培大麦正反交杂种幼胚离体培养的理想方法。
朱晋云许玉娟亢秀丽杨丽萍李楠
关键词:普通小麦栽培大麦杂种幼胚离体培养
草甘膦对麦田休闲期难除杂草大蓟的防除被引量:3
2008年
大蓟是晋南麦区难以治理的恶性杂草。选用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可有效作用于植物地上及地下部分,对大蓟株防效达到96.8%,总防效达到84.35%,优于对照药剂。生产上建议用草甘膦对麦田休闲期大蓟等恶性杂草进行有效治理。
亢秀丽朱晋云许玉娟
关键词:大蓟草甘膦
几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对夏播大豆的安全性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乙草胺、扑草净、赛克、速收这几类除草剂单用及混配对夏播大豆安全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乙草胺与赛克适量浓度(1.5 L/hm2+0.75 kg/hm2)混用处理效果最好。该处理有利于调节光分布,提高光合速率;大豆子粒重量明显高于对照。研究还表明,土壤处理除草剂能在最早时间防治杂草,改善田间群体结构,从而促进大豆生长发育,对产量提高具有重要作用;适当的除草剂混用,可降低用药量,对杂草可持续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亢秀丽郭平毅姚满生朱晋云许玉娟
关键词:除草剂夏播大豆安全性药效
气候变暖对麦蚜为害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8年
气候变暖对麦蚜的发生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综述了气候变暖对麦蚜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温度升高导致麦蚜始见期、迁飞期提前,为害期延长,生殖历期缩短,种群密度减少。通过分析已有研究数据,揭示气候变暖情景下麦蚜的未来发生趋势,对有针对性的提出科学防治决策有重要意义。
李楠杨丽萍朱晋云
关键词:气候变暖麦蚜为害程度
几种除草剂对夏播大豆的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乙草胺、扑草净、赛克、速收这几类除草剂单用及混配对夏播大豆安全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乙草胺与赛克适量浓度(1.5 L/hm2+0.75 kg/hm2)混用处理效果最好。该处理有利于调节光分布,提高光合速率;子粒重量明显高于对照。研究表明:土壤处理除草剂能在最早时间防治杂草,改善田间群体结构,从而促进大豆生长发育,对产量提高具有重要作用;适当的除草剂混用,可降低用药量,对杂草可持续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亢秀丽郭平毅姚满生朱晋云许玉娟
关键词:除草剂夏播大豆安全性药效
免耕麦田杂草化学防除技术研究
2009年
采用随机区组方法研究了免耕麦田杂草群落,结合除草剂的筛选,进一步探讨了其控制策略。结果表明,阔世玛与世玛能有效防治麦田杂草,尤其对禾本科杂草防效高;对阔叶杂草防效低于2,4-D丁酯与快灭灵;但对杂草总防效较高,分别达到90.8%、82.7%,并且对小麦株高、产量构成因素和籽粒产量无不良影响。
亢秀丽朱晋云许玉娟李楠王随保靖华
关键词:免耕小麦除草剂群落组成控制策略
利用北方普通节能日光温室规模化种植大花蕙兰的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试验结果表明,按照大花蕙兰的生长特性和所需要的生态环境,对北方普遍使用的节能日光温室稍加改造,创造适合大花蕙兰生长所需的环境,利用现代喷灌技术和通风设备,通过精心管理,完全可以规模化种植好大花蕙兰。
杨丽萍朱晋云许玉娟贾学森张效良温希荣
关键词:大花蕙兰节能日光温室规模化种植
小麦花培苗染色体加倍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提高冬小麦花培苗染色体加倍效率,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碱对参试的冬小麦材料的花药愈伤组织、再生植株根系和花培苗分蘖节进行了加倍处理。结果表明,用0.02‰和0.05‰秋水仙碱浓度处理的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结实率达33.3%~61.5%。用0.2%的秋水仙碱浸根处理5h,结实株率平均高达37.5%。用0.04%的秋水仙碱1%的二甲亚砜溶液浸泡分蘖节的时间应在5~10h之间较为适宜,结实株率平均可达50%以上。
杨丽萍朱晋云李楠
关键词:冬小麦花药培养愈伤组织秋水仙碱染色体加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