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青
- 作品数:60 被引量:165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发达村镇产住混合社区碳空间解析与导控——以浙江省为例被引量:2
- 2019年
- 随着城市“高碳现象”向村镇同化迁移,低碳村镇社区营建已成为村镇人居环境适宜性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以浙江省发达村镇为例展开实证研究,以产住空间异质的“社区元胞”为基本碳载体,建构碳排放空间图谱,并借助量化数据的方法,解析发达村镇碳空间特征及产住空间形态范式。结果表明:不同主导产业的村镇社区碳空间图谱差异明显;故通过对产住空间范式解析,提出不同产业类型下的低碳社区营建导则,以期对村镇低碳社区的建设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
- 朱晓青邱佳月邬轶群刘博新
- 关键词:低碳社区
- 江浙地区中小城镇城市化模式初探被引量:5
- 2004年
- 江浙地区中小城镇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城市风貌单调雷同、地域传统文化淡化、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将生物学上的细胞理论应用到城市规划领域,强化、激活、重组江浙地区中小城镇仍具有生命力的地域基因,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调整城市结构,优化景观与生态格局,应该是江浙地区中小城镇城市化健康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 贺勇王竹朱晓青
- 关键词:城市化传统文化生态环境
- 灰绿基础设施融合驱动海岛乡村“三生融合”策略研究——以舟山岱东模式为例
- 2025年
- 灰绿基础设施为海岛乡村提供了重要的公共空间资源,当前二者的融合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和低碳领域。在存量规划和城乡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挖掘灰绿基础设施资源融合潜力,以促进生态、生产、生活融合是海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文章在分析研究海岛乡村灰绿基础设施、“三生”空间的类型与要素的基础上发现二者的耦合机制,提出灰绿基础设施融合驱动“三生融合”的规划策略,包括营造生态空间的自然与人文融合、生产空间的农业与旅游融合、生活空间的文化与旅游融合,并以浙江省舟山市岱东镇为实证案例,从片区发展基础和困境入手,通过灰绿融合要素识别、规划导控、目标建构等技术方法,为海岛乡村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 朱晓青严舒文曹志奎王滢徐子涵
- 《可持续迭代的村镇人居环境设计体系研究》序言
- 2024年
- 美丽中国下生态文明体系发展与城乡有机协同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目标和行动,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核心的全球化规划模式成为当前人居环境系统迭代的引擎,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推动区域城乡建成空间不断演进,呈现多主体、多类型、多目标的人居环境综合规划与设计体制。进入新时代,中国城镇化逐步进入70%的拐点,围绕新城城镇化、共同富裕单元、城乡韧性发展、乡村振兴与更新等主题和热点,带来村镇综合设计体系的重大挑战和系列变革。
- 朱晓青
- 关键词:中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观人居环境系统
- 老年人对旧城区社区绿道的使用偏好研究——以杭州市上城区为例被引量:4
- 2023年
- 老年人在居住地附近使用社区绿道对促进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针对社区绿道适老性与疗愈性的研究尚存不足。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图片比选和实地走访的方法,对杭州市旧城区4条社区绿道的老年使用者进行调查,探讨绿道的空间特征、老年人户外活动感知及其对社区绿道使用偏好的关系。结果表明,老年人对绿道的实际使用特征主要表现为:每天使用,使用时长为0.5 h~1 h,有固定伙伴,多为散步、慢跑等移动类活动;社区绿道附近居住区人均绿地占比与老年人对社区绿道的偏好呈负相关;老年人对绿道的感知会影响其使用偏好及实际使用情况,尤其是在空间安全和社会空间方面的感知因素。文章进而从选线、设计、维护3个维度提出规划设计建议。
- 刘博新应明月朱晓青
- 关键词:旧城区老年人感知使用偏好
- 可持续迭代的村镇人居环境设计体系研究
- 2024年
- 目的为建构可持续建设与有机更新下村镇人居环境设计的基本框架,揭示其在不同发展阶段、地域特征和建设主题下村镇人居样本的应对性设计原则与理论,总结村镇设计在经济、社会、技术影响下的迭代及在地化应变,探讨未来村镇人居环境设计的前沿模式。方法基于可视化文献分析法,对可持续村镇人居环境设计进行系统的脉络梳理,并根据可持续设计的路径推演、要素解析、模式特征进行村镇人居环境设计体系的框架搭建,提出村镇人居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与适配化设计技术路线。结果构建了可持续人居建设迭代下的村镇人居环境设计体系,通过解析可持续设计的基本构成要素,分析了村镇人居环境可持续设计的动力机制,揭示了其在需求侧、供给侧和承载侧的基本特征及三者的联动关系,提出了四项村镇人居环境可持续设计的基本原则,并总结出三点分类适配化设计思路。结论以综合设计视角,探讨未来中国村镇转型下的设计思想与技术脉络,根据时代背景、在地特征、未来场景,采取动态应变与适配的原则,提出可持续设计模式、方法与路径,为设计学相关研究者、决策者和执业人员提供理论梳理和实践指导。
- 朱晓青吴家豪曹志奎曹志奎孙卓扬李智兴
- 基于“线索重构”的工业遗产改造模式探索被引量:3
- 2012年
- 地区性工业遗产是特定时代产业文脉的表达,同时也是特定技术线索和工艺流程的文化展示。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开发,既包括对原有工业文明、工业精神等场所虚质的传承,同时也包含实质空间遗存的利用。以"线索"为楔入点,结合杭州炼油厂改造地块进行探索,一方面从虚质角度出发,探讨文脉、行为、反馈线索对空间的营造意义;另一方面从实质角度,探讨载体、模块的实体再利用保护方针。并总结相关社会指导策略,为今后工业遗产保护提供具体借鉴。
- 楼瑛浩朱晓青王竹
- 关键词:工业遗产
- 基于产住元胞的乡村碳图谱建构与优化策略解析——以浙江地区发达乡村为例被引量:8
- 2018年
- 随着乡村的社会经济增长与就地城镇化转型,低碳建设已成为城乡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以乡村的产住元胞为小微单元因子,建构碳排放量化评估模型,并借助GIS模拟与解析乡村碳空间图谱的范式特征。以浙江地区的发达乡村为实证样本,结果表明:不同产住类型主导的乡村碳空间图谱差异明显,具有分散式点状、梯度式层推和核域式集聚分布等特征。进而,探讨现阶段乡村增汇减排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乡村碳排放的优化路径与策略机制,以期为低碳乡村的营建规划提供参考与经验。
- 邬轶群朱晓青王竹陈继锟
- 关键词:乡村
- 基于新风过滤和屋面隔热的幕墙
- 基于新风过滤和屋面隔热的幕墙,包括幕墙主体,在幕墙主体下方设有中空隔热层,在中空隔热层的下方设有保温层;幕墙的两侧为在安装时可以与相邻幕墙相互扣合的子母板;幕墙的上端为盖板,下端为进风板,进风板开设有进风口,幕墙主体与中...
- 何蒙蒙董恬恬程嘉敬朱晓青
- 低碳乡村社区研究进展、内涵及营建路径探讨被引量:12
- 2016年
- 作为社会发展的两种目标,乡村社区营建和减碳调控之间是存在潜在冲突的。如何在调和冲突过程中发现乡村自身优势并形成良性互动,维护近现代性与去乡土性的动态平衡、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矛盾平衡,延续文化传承和归属认同感,是一个值得重视并得到认真探讨的问题。该文基于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定义低碳乡村社区的内涵、特征,并通过碳脉结构识别、碳排放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提出密度、容量、可达性三个维度的乡村社区空间形态要素,并尝试搭建其与碳脉的量化关系框架,从而为低碳乡村社区的营建路径提供思路。
- 吴盈颖王竹朱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