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滨 作品数:83 被引量:269 H指数:10 供职机构: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 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医药卫生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水利工程建设对圆口铜鱼群体遗传结构影响初探 基于STR分子标记技术,对长江中上游6个江段的169尾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样本的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6对STR引物多态性较高,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99~0.739.6个圆口铜鱼群体(宜昌、... 熊美华 邵科 朱滨 史方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 一种便携式鱼类基础生物学性状测量及样品采集工作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鱼类基础生物学性状测量及样品采集工作台,包括工作台面和可折叠支腿,可折叠支腿的上端与工作台面底部连接;工作台面上设有用于测量鱼类全长、体长的刻度板,一个采集样品工具盒,以及放置天平的平台。本实用... 熊美华 邵科 朱滨 李伟涛 徐念 董微微 阙延福 廖小林圆口铜鱼资源变化及物种保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23年 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Sauvage et Dabry))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长江上游特有鱼类,为中国典型的淡水洄游性鱼类,研究梯级电站建设背景下圆口铜鱼资源变化对保护圆口铜鱼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文献调研及野外监测结果,发现圆口铜鱼资源量呈下降趋势,分布范围随着电站蓄水不断缩减并呈现出片段化,大坝建成运行几年后,库区不再有圆口铜鱼分布,坝下流水江段仍有圆口铜鱼分布;圆口铜鱼繁殖群体分布范围愈来愈窄,目前金沙江下游仅乌东德水电站坝下流水江段东川渡口能监测到亲鱼;攀枝花断面和巧家、皎平渡断面所监测到的圆口铜鱼产卵规模显著下降。通过对圆口铜鱼资源变化等研究进展的梳理,提出圆口铜鱼保护建议:加强栖息地和产卵场保护,构建人工产卵场;对圆口铜鱼人工种群应开展相应的遗传管理,并进行放流效果评估研究;修建过鱼设施,使圆口铜鱼能顺利通过大坝完成生殖洄游,保护其种群延续。 熊美华 邵科 邵科 朱滨关键词:圆口铜鱼 物种保护 梯级电站 长江上游 拉萨裂腹鱼在藏木和加查鱼道基于基因交流的过坝需求及其受到的遗传选择 2023年 为了解拉萨裂腹鱼(Schizothorax waltoni)在藏木和加查鱼道基于基因交流的过坝需求及其受到的遗传选择,采用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分析来自藏木水电站坝址上游(ZMBS)、藏木鱼道(ZMYD)、藏木水电站坝址下游(ZMBX)、加查鱼道(JCYD)和加查水电站坝址下游(JCBX)5个群体共220尾拉萨裂腹鱼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果表明:(1)藏木水电站和加查水电站坝址上游与下游拉萨裂腹鱼群体(ZMBS、ZMBX和JCBX)遗传多样性水平相近(H_(d(ZMBS))=0.868,P_(i(ZMBS))=0.00416;H_(d(ZMBX))=0.825,P_(i(ZMBX))=0.00388;H_(d(JCBX))=0.833,P_(i(JCBX))=0.00370),两两群体间基因交流频繁(25.23<|N_(m)|<81.33),未发生遗传分化(-0.02020.05),远交风险较低,具有基于基因交流的过坝需求,应被列为过鱼对象;(2)Network网络结构图和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拉萨裂腹鱼分化成3个Clade,存在同域分化现象,但未达到种的分化水平,可能是因为经历“昆仑-黄河运动”或更新世冰期避难所后的二次接触而形成;(3)单倍型和Clade的分布频率结果显示藏木鱼道和加查鱼道对拉萨裂腹鱼不同单倍型和不同Clade存在遗传选择压力。研究可为复核过鱼对象选择的合理性和鱼道精细化运行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依据。 董微微 杨佐斌 谢意军 乔晔 邵科 熊美华 汪鄂洲 余丹 朱滨关键词:鱼道 基因流 金沙江下游宜宾段产漂流性卵鱼类早期资源动态变化 被引量:6 2023年 为探讨金沙江下游溪洛渡和向家坝水电站蓄水运行对下游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群聚动态的影响,基于2016-2020年宜宾江段鱼类早期资源调查数据,探究其资源种群结构与年际变化趋势。使用半圆弶网采集漂流性卵,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种类鉴定,并计算鱼卵丰度。结果表明,宜宾江段共计采集鱼卵20种,主要优势种为吻鮈(Rhinogobio typus)和寡鳞飘鱼(Pseudolaubuca engraulis);估算出鱼卵年均径流量为15.07×10^(6)粒,其中漂流性卵为9.89×10^(6)粒,年际间总体呈增加趋势;推算采样点以上分布有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3处;从多样性指数和相似度指数看,宜宾江段鱼卵种类组成结构较为稳定,年际间变化不大。尽管受金沙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发的影响,宜宾江段作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仍是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繁殖的重要分布区,但以小型鱼类为主,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长鳍吻鮈(Rhinogobio ventralis)等长距离洄游性鱼类鱼卵没有监测到。建议继续加强圆口铜鱼、长鳍吻鮈等鱼类的增殖放流;针对产漂流性卵小型鱼类的生态需求,开展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开发对其生态效应影响的监测研究。 胡兴坤 邵科 阙延福 朱滨 叶卿 陈志刚 李成成 徐火清 李伟涛关键词:金沙江 乌原鲤仔鱼摄食和饥饿耐受能力研究 被引量:2 2023年 研究乌原鲤(Procypris merus)仔鱼早期培育过程的摄食特点和饥饿耐受力,为苗种规模化培育提供技术支撑。试验缸为玻璃烧杯(1 L),置于恒温水浴锅中;试验用水为经过24 h曝气的地下水,无天然生物饵料;水温20~22℃;仔鱼随机分为3组(摄食组、饥饿1组、饥饿2组),每组500尾仔鱼,每组设置3个重复,静水养殖;摄食组每日投喂3次丰年虫。结果显示,乌原鲤仔鱼5日龄开口摄食,初次摄食率15%,5~9日龄为混合营养期,8日龄初次摄食率达100%,并维持到14日龄;15日龄后呈下降趋势,在19日龄时降至45%,达到饥饿不可逆点。饥饿胁迫对乌原鲤仔鱼全长、体长、体高、肛前长、眼径等生长指标有极显著影响(P<0.01)。在水温20~22℃条件下,可在乌原鲤仔鱼6日龄开始投喂适口饵料,不迟于10日龄,生产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观察乌原鲤仔鱼肠道贯通、卵黄囊消耗等情况,掌握仔鱼初次投喂时机。 李娟 杨波 董微微 阙延福 朱滨 乔晔关键词:仔鱼 饥饿 摄食率 摄食强度 一种中华鲟F<Sub>2</Sub>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华鲟F<Sub>2</Sub>精子的超低温冷冻保存方法,涉及鲟鱼类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领域,包括亲鱼催产、鲜精采集、鲜精活力检测、测定精子质量、冻存液配制、精液稀释、冷藏平衡、降温入液氮等步骤,本发明... 田华 廖小林 朱滨 李键庸 田永胜 杨波文献传递 基于线粒体Cyt b序列的雅砻江长丝裂腹鱼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2 2020年 该研究测定了2018年间采集于雅砻江干流甘孜、雅江、锦屏和金河江段的4个长丝裂腹鱼野生群体共118尾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yt b基因全序列,以评估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显示:118条长丝裂腹鱼序列共定义了19个单倍型,29个多态位点,总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850±0.017,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为0.00335±0.00189,各群体Hd范围0.697±0.069~0.831±0.022,π范围0.00092±0.00079~0.00622±0.00336。中性检验结果表明,Tajima′s D和Fu′s Fs均为显著性负值,单倍型核苷酸不配对分布呈典型单峰,表明雅砻江长丝裂腹鱼经历过种群扩张事件。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84.84%的分子差异来源于群体内部,15.16%的分子差异来源于群体之间。FST值统计检验表明,除甘孜群体和雅江群体之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两两群体之间FST值统计检验均显著。根据研究所揭示的雅砻江长丝裂腹鱼种群遗传结构特征,尽管群体之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但分化水平仍属于种群内分化,建议将分布在雅砻江干流的长丝裂腹鱼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 邵科 熊美华 阙延福 徐念 廖小林 朱滨 李伟涛关键词:种群遗传结构 蓄水运行时长对鱼类群落结构及生态类型的影响——以乌江下游银盘电站为例 被引量:1 2022年 研究梯级电站建设及运行不同阶段导致的河流生境变化对鱼类群落结构和生态类型的影响,为制定该区域鱼类针对性的保护方案、恢复该江段的鱼类资源和鱼类多样性水平提供策略。2005-2017年在乌江下游银盘电站坝上坝下江段开展蓄水前(2005、2008、2009年)、蓄水后2年内(2011、2012年)、蓄水后第6年(2017年)共6个年度的鱼类资源监测,采用多样性指数和多元统计方法分析该江段鱼类种类组成、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变化。6个年度共监测到鱼类93种,鱼类种类数在水库建成蓄水后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受生境变化影响,鱼类优势物种发生变化,水库蓄水后静缓流生境鱼类显著增加,特别是蓄水后2年内静水型鱼类骤然增多。蓄水前后鱼类群落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在61.79%的Bray-Curtis相似性水平上,蓄水前鱼类聚为一组,蓄水后2年内的鱼类聚为一组,2017年单独一组(P<0.05)。总体上看,生态类型组成以缓流型、底层、定居性、杂食性和产粘性卵鱼类占优;蓄水后2年内中上层鱼类和静水型鱼类个体数占比显著增加。建立有效的鱼类资源保护措施需在持续监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电站运行特点及支流状况。 熊美华 邵科 史方 徐念 刘小帅 叶卿 朱滨关键词:鱼类群落结构 生态类型 梯级电站 中华鲟物种保护研究 被引量:9 2017年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1835)是一种大型溯河洄游鱼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仅在长江繁殖,是长江的旗舰保护物种。参考近年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对中华鲟在长江的生长繁育状态进行了研究,发现近年来,进入长江繁殖的中华鲟亲鱼仅百尾左右,2013~2015年连续3 a未在葛洲坝下游中华鲟产卵场监测到中华鲟的自然繁殖,中华鲟面临新的生存危机。为了有效地保护中华鲟,近20 a来,国内许多学者在中华鲟自然繁殖的水文需求与栖息地特征研究、自然繁殖监测、全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增殖放流与放流效果评价、分子生态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基本突破了中华鲟物种保护的瓶颈。通过对目前中华鲟保护的研究成果分析,指出了今后中华鲟物种保护的重点研究方向。 廖小林 朱滨 常剑波关键词:中华鲟 自然产卵 全人工繁殖 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