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荣
- 作品数:287 被引量:468H指数:9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大鼠肠神经干细胞分离和体外培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探索和建立大鼠肠神经干细胞分离与体外培养的方法。方法:取胎龄20d的SD大鼠肠道,剥取含有肌间神经丛的外纵肌,并以胶原酶消化,获得单细胞悬液;接种单细胞悬液到改良的肠神经干细胞培养液,置于37℃、5%CO2培养箱内常规培养,待神经球出现后进行免疫学鉴定,并观察培养细胞的部分生物学特性。结果:培养第2天有细胞集落形成,第10天左右出现肠神经球;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Nestin阳性,已分化的肠神经球免疫双染示TUJ-1、GFAP阳性。结论:初步建立了肠神经干细胞分离与体外培养方法,为下一步肠神经干细胞的移植应用奠定基础。
- 朱利斌刘征吉李仲荣李东陈肖鸣
- 关键词:肠神经系统细胞培养
- S-100蛋白和NSE在先天性巨结肠诊断中的协同作用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S-100蛋白和神经细胞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先天性巨结肠(HD)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结合光镜下肠壁神经节细胞的形态特征,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25例临床及病理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的病变肠段行S-100和NSE染色,比较染色结果和分布特点。结果:扩张段及狭窄段结肠壁中S-100在神经丛内的神经纤维、雪旺细胞及周围细胞均有阳性表达,NSE呈弱阳性表达;而在神经节细胞中NSE呈阳性表达,S-100则呈阴性表达。扩张段及狭窄段中神经节细胞数差异有显著性,神经纤维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前者神经纤维直径明显较后者大(P<0.01)。结论:S-100,NSE可协同互补作为HD明确诊断的重要标记物,为临床HD的正确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 张华陈聪德李仲荣朱利斌谢小志谢丽微
-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S-10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 S100在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表达的研究
-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UPJO)是小儿肾积水最常见的原因,约占85 %~90%以上。目前,对它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国内外及我们在作HE染色时发现小儿肾积水的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处未见神经节细胞。我们为进一...
- 林进汉谢丽薇李仲荣赵志光
- 文献传递
- 先天性无肛伴舟状窝瘘的治疗
- 2000年
- 林进汉陈肖鸣李仲荣
- 关键词:先天性无肛并发症舟状窝瘘
- 直肠粘膜吸引活检诊断先天性巨结肠
- 1993年
- 采用直肠粘膜吸引活检技术诊断可疑先天性巨结肠26例。除2例取材不满意外,5例找到粘膜下神经节细胞,排除先天性巨结肠;19例未找到粘膜下神经节细胞,诊断先天性巨结肠,其中12例经根治术后病理切片进一步证实。认为采用本法诊断巨结肠,具有准确安全,方法简便等优点。作者对本法的操作要点及粘膜下神经节细胞辨别方法作了探讨。
- 李仲荣陈肖鸣施霖
-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直肠粘膜活检
- 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 目的:评价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我院2013年1月014年12月247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51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及腹腔冲洗引流术(腹腔镜组),196例...
- 黄晓忠林孝坤陈聪德张浩川朱利斌张华刘平赵一鸣李仲荣陈肖鸣
- 文献传递
- 丁酸钠对Caco-2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作用及p38MAPK的影响
- 目的 观察丁酸钠及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对Caco-2细胞的作用情况、并探索其作用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丁酸钠和SB203580作用于体外培养的Caco-2细胞及单层Caco-2细胞肠屏障...
- 李仲荣黄晓忠侯龙龙朱利斌林锦
- 胃食管返流发生机制的研究近展被引量:7
- 1989年
- 食管胃连接处的抗返流作用、食管体酸廓清和食管粘膜抵抗力是抗GER的三大屏障。屏障功能和攻击因素如胃排空延迟、腹内压增高等的此消彼长及两者相互作用构成了GER的发生机制。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生理性和病理性GER发生机制的研究动态及体位改变对GER的影响。
- 李仲荣佘亚雄
- 关键词:胃食管返流病理生理
- ERAS在经会阴瘘管修补肛门成形术治疗直肠前庭瘘中的应用
-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对经会阴瘘管修补肛门成形术治疗直肠前庭瘘的影响,旨在探索直肠前庭瘘经会阴瘘管修补肛门成形术合理的术前检查、围手术期处理及并发...
- 郭世坤徐茜王永飚林进汉赵一鸣李仲荣
- 大鼠肠黏膜上皮occludin蛋白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
- 2019年
- 目的研究在不同发育阶段大鼠的肠黏膜上皮中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变化情况,探索其与肠黏膜屏障相关疾病的潜在关系。方法于SD大鼠孕18d(E18)、生后1d(P1)、生后7d(P7)、生后21d(P21)、生后28d(P28)时取出末端回肠,HE染色观察其绒毛长度;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occludin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观察occludin蛋白的分布以及荧光强度。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肠绒毛长度随着发育而增长,生后21d以后则趋于稳定;免疫印迹结果显示occludin蛋白的表达水平在出生后有一过性下降,从E18的0.34±0.02降至P1的0.16±0.02,而后随年龄增长,并在P7(0.52±0.06)时超过E18水平(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occludin蛋白在回肠末端主要分布于黏膜层,与E18组相比,其荧光强度在出生后(P1组)有一过性下降,之后随年龄而逐渐增加。结论大鼠末端回肠黏膜绒毛的形态和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育,但在出生后短期出现一过性下降过程,可能与此期易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有关。
- 林丰张鹏杰杨然栋陈声翔唐文锋李仲荣
- 关键词:紧密连接蛋白肠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