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伟扬

作品数:61 被引量:166H指数:7
供职机构:牡丹江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9篇教学
  • 7篇心脏
  • 6篇心肌
  • 6篇心律
  • 6篇心律失常
  • 6篇血压
  • 6篇高血压
  • 5篇电图
  • 5篇心电
  • 5篇心电图
  • 5篇药物
  • 5篇衰竭
  • 5篇教育
  • 4篇动脉
  • 4篇对心
  • 4篇心病
  • 4篇心力衰竭
  • 4篇医学教育
  • 4篇健康
  • 4篇冠心病

机构

  • 61篇牡丹江医学院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哈尔滨第二四...
  • 2篇铁力市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1篇李伟扬
  • 13篇徐晶
  • 13篇姜锋
  • 9篇孙铁
  • 9篇卢统庆
  • 6篇高凤敏
  • 5篇李伟刚
  • 4篇于晶
  • 4篇曹文超
  • 4篇乔智力
  • 4篇李学奇
  • 3篇游汛
  • 3篇周辉华
  • 3篇王丽娟
  • 3篇王艳苹
  • 2篇刘丽
  • 2篇张玉梅
  • 2篇唐伟
  • 2篇杨莉
  • 2篇刘鑫宇

传媒

  • 22篇牡丹江医学院...
  • 7篇中国心血管病...
  • 3篇THE 23...
  • 2篇黑龙江医药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医院管理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中国医院
  • 2篇医学教育探索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航空航天医药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第二十五届长...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1998
  • 1篇1997
  • 5篇1996
  • 4篇1995
  • 1篇1993
  • 2篇1992
  • 2篇1991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1998年
李伟扬杨柯萍李伟强赵晓明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黄芪注射液疗效观察扶正固本能量合剂卦气
心电图教学模式改革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高凤敏李伟扬游陆
关键词:心电图学教学模式改革诊断学教学教学改革医学生
利多卡因治疗室上性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
1993年
我院1984~1992年应用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心律失常171例,其中室上性心律失常28例、室性心律失常143例,全部有效。有效率:室上性4例(14.2%)、室性25例(17.48%),二组无显著差异(P>0.05);显效率:室上性24例(85.7%)、室性118例(82.52%),二组也无显著差异(P>0.05)。
李伟扬李伟强赵伟赵晓明
关键词:室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速房速房早房室传导
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08年
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是各种心脏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也是心内科医师需要紧急处理的常见疾病。由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与促心律失常的作用并存,因此,在处理快速型心律失常时承担着很大的风险。静脉使用胺碘酮对于快速型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疗效,现报告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51例的临床治疗观察。
李伟扬王湛姜锋
关键词:快速型心律失常胺碘酮治疗疗效观察器质性心脏病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死亡原因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B6例安贞医院住院患者,平均年龄(62.64±11.47)岁,临床高度怀疑不典型胸痛、心绞痛(稳定或不稳定型)或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64SCTCA,并在CT检查后2w接受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CAG)。分析所有直径≥1.5mm冠状动脉脉,识别狭窄<50%、≥50%及≥75%的所有冠脉病变,并将其与CAG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将所有冠状动脉按狭窄<50%、≥50%及≥75%进行分级,CAG结果:冠脉无明显病变占8.1%(7/86),单支病变占27.9%(24/ 86),多支病变占59.3%(51/86);基于患者病变程度分析,64SCTCA显示狭窄<50%、≥50%及≥75%的敏感性分别为:100%、95%、92%;特异性为85.7%.结论64.SCTCA诊断冠心病具有安全、无创、快捷的优点,可用于诊断临床表现不典型胸痛、稳定或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中、高度狭窄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王艳苹张一娜金龙云李伟扬杨风华李志忠刘彤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血管造影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中成药对心力衰竭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干预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CH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4例患者根据心衰治疗指南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成药芪苈强心胶囊(2粒/次,3次/d),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患者体重、尿量、6min步行试验(6MWT)、心电图(ECG)、心脏超声(UCG)等检查。结果2个疗程后,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为79.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388,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提高(13.57±10.16)%,对照组为(9.37±9.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成药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CHF,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LVEF,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好,为CHF治疗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
李伟扬卢统庆于晶孙铁王强蔡子微
关键词:中成药心力衰竭干预作用
急性心肌梗死“墓碑形”ST段抬高的预后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 I)"墓碑形"ST段抬高的预后。方法:将166例AM I患者分为两组:(1)ST段呈"墓碑形"抬高组(A组40例);(2)ST段呈常态形抬高组(B组126例)。对两组的心电图及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ST段呈"墓碑形"抬高组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室性心律失常、心衰及室壁瘤发生率较常态形抬高组显著增高。结论:AM I心电图"墓碑形"ST段抬高是严重的心肌损伤和预后险恶的一种独立指标。
姜锋李伟扬杨丽杰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流行性出血热致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
1992年
1 病例介绍 男患,24岁,1989年6月6日以持续性生性心动过速转入我院。查体:消瘦、颊粘膜有出血点,T:38.5℃,BP:12.0/8.0KPa,双肺呼吸音粗糙,心界不大,HR:125次/min,节律规整,各瓣口末闻及杂音。腹部:肝于右季肋下可触及边缘,腹部肌紧张可疑阳性。急检心电图:P波消失,各导联可见连续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丛,QRS波群≥0.20″,伴有继发性ST—T改变。立即给予心电监护,随后利多卡因100mg静脉注射,继之以3mg/min的速度滴入。室速仍未转复。此时。
李伟扬孙玉枝姚景风高艳芳关玉民
关键词:心动过速可疑阳性波群出血点肺呼吸音心室颤动持续性
临床医学专业见习内容及方法的改革被引量:26
2007年
临床实践教学资源紧张以及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等新情况的出现,使传统的临床见习教学内容和方法已不能适应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通过编写有利于素质教育的临床见习大纲、建立全新的见习模式、规范见习程序、建立临床见习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对临床见习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见习质量。
邓卫红唐伟于淑梅李伟扬李冬冬朱海晶
关键词:临床见习教学改革见习质量
临床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尝试从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学考核、教学管理几个方面,结合当前医学院临床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对临床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进行初步探讨。
李伟扬杨可平
关键词:教学改革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