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博仑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稻壳
  • 2篇抗氧剂
  • 2篇钾元素
  • 1篇丁基
  • 1篇对植
  • 1篇亚磷酸酯
  • 1篇亚磷酸酯抗氧...
  • 1篇原子
  • 1篇原子吸收
  • 1篇三组分
  • 1篇生物质
  • 1篇叔丁基
  • 1篇热解
  • 1篇热稳定
  • 1篇热稳定性
  • 1篇热重
  • 1篇烷基化
  • 1篇磷酸酯
  • 1篇季戊四醇
  • 1篇甲基

机构

  • 4篇天津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李博仑
  • 4篇郝庆兰
  • 2篇王昶
  • 2篇武文洁
  • 2篇吴燕
  • 2篇刘垒
  • 2篇杨腾
  • 1篇豆宝娟
  • 1篇张相龙

传媒

  • 2篇合成化学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钾元素对生物质及其三组分热解的影响(英文)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机械混合法将KCl加入到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以及稻壳和稻壳模拟物等生物质中,得到了一系列不同K含量的生物质样品,通过热重(TG)实验考察了K元素对生物质热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K元素对生物质三组分热解特性的影响比较复杂,纤维素的最大热解失重速率随着KCl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但KCl对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热解特性的影响不显著。无论是否添加KCl,模拟生物质的热解特性均可以认为是三组分热解的简单叠加。但酸预处理稻壳三组分间的稳定结构,导致其DTG曲线在300℃左右的热解峰由稻壳模拟物的尖峰变为肩峰,其热解焦炭收率也比稻壳模拟物的略低。此外,实验还采用浸渍法向酸预处理稻壳中添加了KCl。TG实验结果表明,K元素的存在对生物质热解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但KCl的添加方式不同,生物质的热解特性有明显差别,生物质样品经机械混合添加KCl后,其热解焦炭收率呈下降趋势(纤维素除外),浸渍法添加的KCl导致酸预处理稻壳的最大热解失重速率和焦炭收率升高。
郝庆兰李博仑刘垒张征标豆宝娟王昶
关键词:热重稻壳KCL
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磷酸酯的合成被引量:1
2015年
以季戊四醇(1),三氯化磷(2)和2,6-二叔丁基对甲酚(3)为原料,三乙胺为催化剂和缚酸剂,经一锅法合成了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磷酸酯(PEP-36),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ESI-MS确证。采用正交试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反应最佳条件[三乙胺为催化剂和缚酸剂,1 100 mmol,n(1)∶n(2)∶n(3)=1.0∶2.4∶2.4,于110℃反应12 h后于125℃反应12 h]下,PEP-36的收率70.2%,纯度99.07%。
杨腾武文洁李博仑郝庆兰吴燕
关键词:亚磷酸酯抗氧剂
抗氧剂壬基二苯胺的合成及其热稳定性被引量:5
2015年
以壬烯(NOE)和二苯胺(DPA)为原料,活性白土(AC)为催化剂,经烷基化反应合成了抗氧剂壬基二苯胺[Ⅰ:72.35%二壬基二苯胺(2C9-DPA)和26.68%单壬基二苯胺(C9-DPA)],其结构和热稳定性经1H NMR,13C NMR,IR,LC和TGA表征。考察了物料比r[n(NOE)∶n(DPA)],AC用量和反应时间对DPA转化率和2C9-DPA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反应条件[DPA 30 mmol,r=8.0,AC 1.5 g,于145℃±2℃反应10h]下合成Ⅰ,DPA转化率为97.9%,2C9-DPA的选择性为64.1%。Ⅰ于262℃开始分解,346℃失重率为99%。
李博仑郝庆兰杨腾武文洁吴燕
关键词:抗氧剂烷基化热稳定性
预处理方法对植物生物质中钾元素含量测定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干灰化法、湿式消解法和微波消解法对稻壳生物质进行了预处理,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对不同预处理方法得到稻壳处理液中的钾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为避免钾原子电离干扰的影响,加入了消电离剂.结果表明:加入500,μg/mL CsCl溶液可基本消除K+溶液测量过程中钾原子的电离干扰;稻壳样品经HNO3干灰化法、HNO3–H2O2湿式消解法和HNO3–H2O2微波消解法处理后,测定的稻壳中钾元素含量分别为0.638,4%、0.760,4%和0.778,6%;湿式消解法的实验结果重现性好,相对标准偏差仅为0.17%,且分析仪器简单,综合考虑,湿式消解法的效果优于干灰化法和微波消解法.
刘垒张相龙李博仑王昶郝庆兰
关键词:稻壳原子吸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