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动脉造影
  • 3篇造影
  • 3篇介入
  • 3篇介入治疗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冠状动脉造影
  • 2篇心病
  • 2篇冠心病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溶栓
  • 1篇血压
  • 1篇血压达标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预后

机构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通州区...

作者

  • 6篇李怀东
  • 3篇张正海
  • 3篇曾惠
  • 2篇刘长虹
  • 2篇高国旺
  • 2篇张海滨
  • 1篇刘永泉
  • 1篇郭金城
  • 1篇张学坤
  • 1篇王宇平
  • 1篇李乃达
  • 1篇陆文豹
  • 1篇姚立云
  • 1篇张利彬

传媒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透析与人工器...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药物应用...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 1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冠心病介入治疗122例随访观察被引量:2
2004年
高国旺李怀东曾惠刘长虹李乃达陆文豹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介入治疗冠状动脉造影
单中心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影响因素的探讨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了解二级医院门诊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状况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从2011年1月至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年龄为18岁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中抽取660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患者的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率、降压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全体研究对象中2和3级高血压分别占28.03%和30.00%;调查人群血压达标率为25.91%;全体研究对象中,平均服用1.99种降压药物。对血压达标产生影响的因素中:服用1种药物与服用多种药物,低收入与高收入人群相比,对血压达标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患者高血压的分级、每月至少复诊1次与每月复诊不足1次,规律服药与间隔服药对血压达标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本中心血压总达标率仅为25.91%,患者高血压的严重程度、经济收入、服药的数量、规律性服药、规律性复诊是影响血压达标的因素。
李怀东曾惠张正海张海滨
关键词:高血压影响因素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并发症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已成为目前诊断与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随着技术的推广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此项检查和治疗。但术中术后的相关并发症仍时有发生。经桡动脉穿刺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比较,病人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明显减少,已逐渐成为介入医生首选。
张正海张学坤郭金城李怀东王宇平张利彬
关键词: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并发症
ST段再抬高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后ST段再抬高对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首发98例患者按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电图有无ST段再抬高分为ST段再抬高组(A组)和ST段无再抬高组(B组),比较两组危险因素、再灌注心律失常、心功能、梗死后心绞痛及并存疾病等。结果:两组伴发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及吸烟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梗死部位、再灌注心律失常、心功能分级、梗死后心绞痛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静脉溶栓治疗后短暂的ST段再抬高可作为心肌再灌注成功的一种临床表现,对患者近期预后无不良影响。
李怀东曾惠高国旺张海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ST段再抬高
不同剂量罗钙全治疗继发性甲旁亢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通过对此三种不同剂量的罗钙全治疗继发性甲旁亢 (SHPT)的方法 ,探讨一种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将 19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A组 7例予罗钙全 0 .2 5μg/次 ,1次 /日。B组 6例予罗钙全 2 μg/次2次 /周。C组 6例予罗钙全 4 μg/次 ,2次 /周。并定期检测血清 ip TH、AKP、Ca、P等生化指标 ,记录骨痛、骨压痛、近端肌无力等症状的改变。结果 :三组患者血清 ip TH于治疗后均下降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时间 A、B、C三组分别为 2 4周、4周、4周 ,对比 B组与 C组无显著差异。血清 Ca三组患者治疗后均增高并达正常范围 ,高钙血症发生率分别为 14.3%、16 .7%、83.3% ,比较 B组与 C组差异显著。血清 AKP三组患者均有下降趋势 ,与治疗前比差异显著时间分别为 16周、4周、8周。血清 P治疗后三组均有增高趋势 ,但治疗前后三组均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骨痛、骨压痛等症状明显减轻时间分别为 12周、4周、8周。结论 :罗钙全冲击治疗甲旁亢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疗法 ,冲击方案以 2 μg/次 2次 /周为安全。
刘永泉李怀东
关键词:罗钙全继发性甲旁亢疗效观察
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并发症204例分析
2009年
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已成为目前诊断、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随着技术的推广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此项检查和治疗。但术中、术后的相关并发症仍时有发生。本文报道204例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相关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如下。
张正海姚立云刘长虹李怀东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患者治疗并发症相关并发症冠心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