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镒冲

作品数:116 被引量:3,410H指数:33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地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2篇医药卫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9篇疾病负担
  • 20篇血压
  • 20篇成年人
  • 19篇高血压
  • 12篇中国成年人
  • 12篇慢性病
  • 12篇肥胖
  • 10篇疾病负担分析
  • 9篇死亡率
  • 9篇患病
  • 9篇患病率
  • 9篇成人
  • 8篇患病代价
  • 8篇超重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6篇血管
  • 6篇影响因素
  • 6篇伤残调整寿命...
  • 6篇流动人口

机构

  • 112篇中国疾病预防...
  • 9篇北京大学
  • 4篇四川大学
  • 4篇山东省疾病预...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厦门市疾病预...
  • 2篇北京联合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北京市社区卫...
  • 2篇通辽市疾病预...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湖南省疾病预...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河北省疾病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15篇李镒冲
  • 58篇王丽敏
  • 54篇张梅
  • 37篇姜勇
  • 37篇周脉耕
  • 24篇刘世炜
  • 21篇殷鹏
  • 21篇赵文华
  • 20篇黄正京
  • 18篇王临虹
  • 16篇曾新颖
  • 13篇胡楠
  • 12篇刘韫宁
  • 12篇邓茜
  • 9篇赵振平
  • 9篇王黎君
  • 9篇刘江美
  • 9篇由金玲
  • 9篇李晓燕
  • 7篇赵寅君

传媒

  • 35篇中华预防医学...
  • 3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0篇中国慢性病预...
  • 5篇疾病监测
  • 4篇中国健康教育
  • 4篇中国卫生统计
  • 4篇中华疾病控制...
  • 3篇中国医学前沿...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公共卫生与预...
  • 2篇第二届中国女...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健康管理...

年份

  • 1篇2021
  • 9篇2018
  • 11篇2017
  • 25篇2016
  • 15篇2015
  • 10篇2014
  • 14篇2013
  • 14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7
1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测量方法定量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评价被引量:157
2007年
[目的]比较两种测量方法定量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评价方法的优劣。[方法]应用配对t检验、简单相关分析、组内相关系数以及Bland-Altman法对某一致性较好的实例以及其衍生出的系统误差较大、随机误差较大以及测量范围局限3种情况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对实例一致性评价中,简单相关分析、组内相关系数与Bland-Altman法显示一致性较好,配对t检验显示一致性较差;系统误差较大情况下,简单相关分析显示较好一致性,而配对t检验、组内相关系数与Bland-Altman法显示一致性较差;随机误差较大情况下,配对t检验显示一致性较好,而简单相关分析、组内相关系数与Bland-Altman法显示一致性较差;在测量范围局限而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均小情况下,配对t检验与Bland-Altman法显示较好一致性,而简单相关分析与组内相关系数显示一致性较差。[结论]配对t检验与简单相关分析作为一致性评价方法有明显缺陷,而组内相关系数与Bland-Altman法虽有一定局限但可作为一致性评价的优选方法。
李镒冲李晓松
关键词:一致性配对T检验
我国成年人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行为危险因素及其聚集关系分析被引量:28
2018年
目的 探讨中国成年人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主要行为危险因素流行及聚集的关系。方法 采用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源自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98个监测点,采用面对面询问调查和身体测量收集心脑血管疾病行为危险因素及高血压患病等信息,将其中179 347名≥18岁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血压水平分为理想血压、正常血压、正常高值及高血压Ⅰ、Ⅱ、Ⅲ期6个水平,分析不同血压水平人群心脑血管疾病行为危险因素的流行及聚集情况。结果 样本人群中血压6个水平分别占36.14%、22.77%、16.22%、16.43%、5.97%、2.48%。不同人口学特征亚组间血压水平比较,以男性、汉族、有伴侣者血压水平更高;年龄越大、经济收入越低、文化程度越低者血压水平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否服用降压药,不分性别人群血压水平均随危险因素聚集数量增加而升高(P〈0.05),其中未服药组血压水平受危险因素数量聚集影响更大。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具有1、2、≥3个危险因素者血压水平升高的风险分别是具有0个危险因素者的1.36、1.79、2.38倍。结论 我国成年人心脑血管疾病行为危险因素聚集越多,血压水平越高;采用≥2种的行为危险因素联合干预可更好控制人群血压水平。
陈志华张梅李镒冲赵振平张笑黄正京李纯王丽敏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水平行为危险因素
1990年和2010年中国糖尿病的疾病负担研究被引量:31
2015年
目的比较1990年和2010年我国归因于糖尿病的疾病负担,为评价和制定糖尿病的卫生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利用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描述1990年和2010年我国糖尿病的死亡、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早死导致的寿命损失年(YLL)和伤残导致的寿命损失年(YLD)的现况、变化和年龄分布特点。结果 2010年我国糖尿病死亡人数为16.01万人,死亡率为11.93/10万,标化死亡率为12.76/10万,相对于1990年的标化死亡率(8.80/10万)增长45.00%,男性增长幅度(58.08%)高于女性(34.25%)。糖尿病DALY率由1990年的4.24人年/千人上升至5.84人年/千人,标化后的DALY率增长10.31%,其中YLL率由1990年的1.68人年/千人上升至2010年的2.36人年/千人,YLD率由1990年的2.56人年/千人上升至2010年的3.47人年/千人,标化后的YLL率增长幅度(15.81%)高于标化后YLD率增长幅度(6.80%),并且男性标化后YLL率和YLD率的增长幅度(分别为28.35%和9.12%)均高于女性(分别为5.08%和4.31%)。1990年和2010年YLL和YLD均随着年龄增加而递增,50~69岁达到最高峰,然后开始下降;并且50~69岁人群的YLL和YLD递增的速度在所有年龄组人群中均是最快的。结论我国糖尿病疾病负担表现为由伤残导致的寿命损失高于由早死造成的寿命损失,均呈上升趋势,早死导致寿命损失增长更为迅速,以男性和中老年人群更为突出。
曾新颖周脉耕李镒冲王黎君刘世炜刘韫宁殷鹏刘江美由金玲
关键词:糖尿病疾病负担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
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创新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被引量:21
2021年
研究构建一套满足WHO要求、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的抽样、调查、质量控制、复杂抽样数据分析技术体系,并推广应用,为慢性病防治政策制定和防控效果评估提供依据,为慢性病科学研究提供技术平台支撑是本研究的目的。通过研究复杂抽样技术、监测系统调整及代表性的论证方法,建立了国家和省级代表性的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系统和复杂加权的数据分析方法。根据国内外相关规划、行动和政策,研究构建了符合我国国情“1+X”阶梯式、涵盖问卷、体测和实验室检测等监测内容和指标体系。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构建了集抽样、信息采集、生物样本管理、质量控制、结果展示于一体的三级构架的信息收集与管理平台和多中心实验室质控技术体系。应用上述研究技术,在我国开展了全国脑血管病、精神障碍、消化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并发症等流行病学研究,获得了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精神障碍、糖尿病并发症等全国代表性数据,充分体现“医防结合”、多部门协作在临床及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模式创新,阐述了我国居民主要慢性病的流行状况及变化趋势,为重大慢性病流行病学大数据研究提供了全国和省级代表性的数据资源,为制定健康政策和评估慢性病防控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
王丽敏张梅周脉耕姜勇李镒冲黄正京赵振平张笑李纯王临虹
1990年与2013年中国大气臭氧污染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疾病负担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分析比较1990年与2013年中国归因于大气臭氧污染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f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的疾病负担。方法利用2013年中国疾病负担研究结果,计算人群归因分值f朋n,分析中国不同省份(不包括中国台湾)1990年和2013年归因于大气臭氧污染的COPD死亡数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比较1990年和2013年中国归因于臭氧污染的COPD疾病负担变化情况。结果2013年,中国的COPD中有7.4%(95%U1:6.1%~8.6%)是由大气臭氧污染造成的。河北省的PAF最大(15.0%,95%UI:12.0%~18.7%),黑龙江省的PAF最小(2.8%,95%UI:0.9%~5-3%)。2013年,我国因臭氧污染导致的COPD死亡人数为67485例,最低的为澳门(11例),最高的为四川(11929例);臭氧污染导致COPD的DALY为116.8万人年,最低的为澳门(257.4人年),最高的为四川(18.9万人年)。进行年龄标化后,黑龙江(21.9人年/10万)、上海(26.7人年/10万)、北京(3814人年/10万)、天津(39.3人年/10万)和吉林(39.7人年/10万)因臭氧污染导致的COPD疾病负担较低;较高的为四川(206.4人年/10万)、青海(202.5人年/10万)、贵州(175.3人年/10万)和甘肃(171.4人年/10万)。2013年臭氧污染导致COPD引起的DALY随年龄增加而升高,15~49岁组为14.4万人年,50~69岁组为43.0万人年,70岁以上组为59.4万人年;且男性(70.8万人年)高于女性(45.9万人年)。1990年和2013年因臭氧污染导致的COPD死亡例数分别为49514例和67485例,导致的DALY分别为89.4万人年和116.8万人年,分别增加了36.3%和30.6%。结论与1990年相比,2013年我国归因于大气臭氧污染的COPD疾病负担显著增加。臭氧污染对我国居民产生了较大的健康损失,在归因疾病负担较重的西部地区尤其应重点关�
崔娟殷鹏王黎君刘世炜李镒冲刘韫宁刘江美由金玲曾新颖周脉耕
关键词:臭氧死亡率患病代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6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1]。慢阻肺主要累及肺脏,但也会引起全身的不良效应。早期慢阻肺患者有慢性咳嗽、咳痰、气短、胸闷或呼吸困难症状,随疾病进展逐渐加重,晚期慢阻肺患者出现外周肌肉萎缩、食欲减退、精神抑郁、伴多种并发症直至死亡,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慢阻肺在全球范围内是一种死亡率和患病率均较高的疾病。
李婧辰张梅李镒冲王丽敏
关键词:气道高反应食欲减退抗蛋白酶肌肉萎缩急性加重
2010年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情况
目的:分析2010年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情况。方法:2010年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162个监测区县,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98 548名18岁以上居民,采用电子计进行血压测量。在对样本经过复杂加权后,分析...
李镒冲王丽敏姜勇李晓燕张梅胡楠
关键词:高血压患病率动态监测
社会健康保险精算中分布拟合模型的应用比较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比较多种右偏、厚尾的多参数分布模型与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在社会健康保险精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amma分布、Weibull分布、Pareto分布、对数正态分布、Log-logistic分布、Pearson-V分布、逆高斯分布以及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分别对2004年某市某社保人群全年住院医疗赔付额的年龄别、性别数据进行分布拟合比较。结果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的拟合效果远优于各参数分布拟合方法。结论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对数据依赖程度低,表现稳健,拟合效果理想,在社会保险精算中应用值得推广。
蒋炜夏小亮吴昱李镒冲
关键词:核密度估计
中国7个城市大气PM2.5对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急性效应研究被引量:33
2017年
目的探讨中国7个城市大气中粒径≤2.5μm的颗粒物(PM2.5)对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急性效应。方法收集石家庄、哈尔滨、上海、武汉、广州、成都和西安7个城市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的PM2.5日均浓度数据、同期每日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和气象监测数据。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和半泊松分布连接的方法,控制长期和季节趋势、气象因素及“星期几效应”的影响,在分城市水平和多城市水平分析中国7个城市大气PM2,日均浓度和每日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相关性。结果单污染物模型结果显示,大气PM2.5和心血管疾病日死亡率的关联强度在不同城市间差异较大,广州市效应最强。在7个城市平均水平上,PM2.5浓度每升高10μg/m^3能引起居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0.315%(95%CI:0.133%~0.497%)。PM2.5的效应从lag0到lag2递减,lag01时最强。在双污染物模型中,调整SO2或NO2之后,各城市PM2.5对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影响均有所降低,且合并效应无统计学意义,提示PM2.5可能不具有独立的健康效应。分层分析结果显示,PM2.5对男性每日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影响的效应值高于女性,其浓度每升高10μg/m^3对应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百分比分别为0.371%(95%CI:0.141%-0.600%)、0.199%(95%CI:0.077%~0.321%)。随着年龄的增长,PM2.5对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逐渐增强。PM2.5对文化程度较低居民影响高于文化程度较高者。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死亡地点的健康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M2.5与心血管疾病死亡关系的暴露-反应关系非线性无阈值,高污染物浓度相对于低污染浓度时曲线更为平坦。结论大气PM2.5浓度升高可导致人群每日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
梁锐明殷鹏王黎君李镒冲刘江美刘韫宁由金玲齐金蕾周脉耕
关键词:细颗粒物心血管疾病
山东省2011年≥18岁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状况分析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 了解山东省≥18岁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晓、治疗与控制状况.方法 2011年采用四阶段不等概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山东省内抽取18 ~ 69岁15 350人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获得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和健康状况,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血压和身高、体重等指标.率的统计分析根据抽样设计采用加权的SURVEYFREQ方法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 共发现3776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人群知晓率为34.5%(男性为31.1%,女性为38.5%),高血压治疗率为27.5%(男性为24.1%,女性为31.7%),仅有14.9%(男性13.7%,女性16.4%)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得到控制(< 140/90 mm Hg).结论 山东省≥18岁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水平较低,尤其是农村地区,需要进一步加强高血压防治工作.
王卉呈鹿子龙郭晓雷蔡小宁张吉玉毕振强李镒冲楚洁张啸飞
关键词: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