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发酵
  • 3篇发酵性
  • 3篇发酵性能
  • 2篇性能研究
  • 2篇乳酸
  • 2篇乳酸菌
  • 2篇色谱
  • 2篇生产技术
  • 2篇牛乳
  • 2篇气相
  • 2篇气相色谱
  • 2篇相色谱
  • 2篇共轭亚油酸
  • 1篇淀粉
  • 1篇优势菌群
  • 1篇脂肪酸
  • 1篇乳酸菌分离
  • 1篇生产工艺
  • 1篇生产过程
  • 1篇双歧因子

机构

  • 9篇甘肃农业大学

作者

  • 9篇杜宁娟
  • 6篇甘伯中
  • 4篇妥彦峰
  • 3篇李帆
  • 3篇刘兴龙
  • 1篇徐长林
  • 1篇杨燕萍
  • 1篇宋曦
  • 1篇刘永明
  • 1篇申永兵
  • 1篇王亚龙
  • 1篇刘军伟
  • 1篇曹余

传媒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食品科学
  • 1篇粮油食品科技
  • 1篇中国乳品工业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包装与食品机...
  • 1篇食品与机械

年份

  • 2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马铃薯淀粉的生产技术装备被引量:3
2008年
本文介绍了马铃薯的生产情况及其淀粉的市场前景,并详细地分析了国内现有马铃薯淀粉生产线技术装备水平,生产的工艺技术装备及其异同,让人们对马铃薯淀粉的生产技术装备形成全面的了解。
王金刚杜宁娟
关键词:马铃薯淀粉生产技术
藏灵菇及其优势菌群的发酵性能研究被引量:12
2008年
以藏灵菇为发酵剂生产酸乳的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10h。获得的酸乳产品pH较低。用MRS培养基、Elliker培养基、TYC培养基和SL培养基从藏灵菇中分离出乳球菌、乳杆菌、链球菌和明串珠菌。将优选的分离菌组合发酵鲜牛乳,产酸速度更快,黏度较高。
甘伯中杜宁娟李帆妥彦峰申永兵刘兴龙宋曦
关键词:藏灵菇优势菌群发酵性能
西北牧区牧民自制酸奶中c9,t11-CLA含量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共轭亚油酸(CLA)是亚油酸的一组几何和位置异构体,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反刍动物肉、乳制品是c9,t11-CLA丰富的天然来源。本研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青海、甘南、天祝和肃北4个不同牧区牧民自制酸奶中c9,t11-CLA的含量,并与市售酸奶和牦牛乳中的含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使牧区酸奶中c9,t11-CLA得到很好的分离,测得青海、甘南、天祝和肃北牧区酸奶中c9,t11-CLA的含量分别为1.007、0.782、0.987、1.196mg/ml酸奶;牧区自制酸奶中c9,t11-CLA的含量与市售酸奶中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含量极显著低于牦牛乳(p<0.01)。
甘伯中杜宁娟妥彦峰杨燕萍刘兴龙
关键词:气相色谱C9自制酸奶牧区
冷冻马铃薯条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被引量:5
2008年
探讨了冷冻马铃薯条的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最终产品的质量指标,所得产品更好地保留了马铃薯的风味物质和营养成分,增加了马铃薯的附加值。
王金刚杜宁娟
关键词:生产工艺
牛乳脂共轭亚油酸研究现状被引量:1
2007年
论述CLA的天然来源及活性成分,牛乳脂CLA的来源,牛品种、季节变化、日粮中不同脂肪来源、饲喂方式、分子生物学与细胞学对牛乳脂CLA含量的影响,加工贮存条件、加工中添加物和发酵菌种对乳制品中CLA含量的影响及CLA应用现状和安全性评价等方面。
杜宁娟甘伯中
关键词:牛乳脂肪酸共轭亚油酸
青海牧区酸奶中乳酸菌分离及发酵性能的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采用MRS、Elliker、SL和番茄汁四种选择性培养基,从青海海北牧区酸奶中分离出5株产酸率高、发酵乳黏度高的乳酸菌菌株,初步鉴定QH1为杆菌,QH2、QH3、QH4、QH5为球菌。对其发酵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QH4、QH5在发酵过程中产酸能力较强;QH1的产酸速率较QH2、QH3高;QH3、QH4、QH5后酸化能力弱;QH3的乙醛含量变化最大,双乙酰含量变化最小;QH4发酵酸奶的外观、组织状态和风味均高于其他菌株发酵的酸奶,表现出良好的品质。
甘伯中杜宁娟李帆妥彦峰刘永明曹余
关键词:乳酸菌发酵性能
菊粉的工业化生产技术与发展前景被引量:7
2008年
菊粉是一种生物多糖,主要存在于菊科植物中。本文系统介绍了菊粉的理化特性、生理功能、工业化生产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情况等,并阐述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王金刚杜宁娟
关键词:菊粉双歧因子生产技术
季节对天祝白牦牛乳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天祝白牦牛在枯草期、返青期和青草期3个不同时期乳中CLA的质量浓度,乳样经氯仿-甲醇提取、氢氧化钾-甲醇甲酯化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采用程序升温,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使白牦牛乳中CLA异构体得到很好的分离。枯草期白牦牛乳中c9,t11-CLA的质量浓度显著低于返青期和青草期(P<0.05),返青期和青草期乳中c9,t11-CLA的质量浓度不具有差异显著性(P>0.05);3个不同时期乳中均未检测出c10,t12-CLA。
杜宁娟甘伯中周小平徐长林刘兴龙
关键词:气相色谱共轭亚油酸牦牛乳
甘南牧区酸奶中乳酸菌的分离与发酵性能研究被引量:18
2009年
从甘南牧区牧民家中采集自然发酵的酸奶,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出12株乳酸菌菌株,通过传代培养,筛选出A、B、C、D、E5株优良乳酸菌菌株,经初步鉴定,其中4株为球菌,1株为杆菌。对这5株菌进行发酵性能测定,并对其发酵生产的酸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这5株菌作为发酵剂生产酸奶的感官性能优良,其中最适合单菌株发酵的是杆菌C和球菌A。
甘伯中杜宁娟李帆妥彦峰王亚龙刘军伟
关键词:乳酸菌发酵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