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世林

作品数:633 被引量:5,773H指数:36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3篇期刊文章
  • 81篇专利
  • 2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3篇医药卫生
  • 37篇农业科学
  • 13篇化学工程
  • 9篇生物学
  • 8篇理学
  • 5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0篇学成
  • 150篇化学成分
  • 88篇色谱
  • 69篇相色谱
  • 68篇皂苷
  • 68篇化学成分研究
  • 58篇液相色谱
  • 57篇高效液相
  • 57篇高效液相色谱
  • 55篇活性
  • 52篇中药
  • 47篇色谱法
  • 46篇细胞
  • 40篇黄酮
  • 37篇肿瘤
  • 37篇抗肿瘤
  • 36篇白头翁
  • 34篇药材
  • 32篇药物
  • 31篇植物

机构

  • 253篇江西中医药大...
  • 184篇苏州大学
  • 171篇国家工程研究...
  • 167篇中国医学科学...
  • 20篇贵州师范大学
  • 10篇沈阳药科大学
  • 10篇浙江大学
  • 10篇中国中医科学...
  • 9篇贵州大学
  • 9篇山东大学
  • 9篇贵州省山地环...
  • 9篇江西科技师范...
  • 8篇广州中医药大...
  • 8篇清华大学
  • 8篇广西中医药大...
  • 7篇北京中医药大...
  • 7篇北京大学
  • 6篇黑龙江中医药...
  • 6篇贵州医科大学
  • 5篇江西省药品检...

作者

  • 630篇杨世林
  • 149篇冯育林
  • 126篇许琼明
  • 105篇徐丽珍
  • 90篇李笑然
  • 87篇刘艳丽
  • 52篇陈重
  • 43篇刘江云
  • 43篇欧阳辉
  • 41篇何明珍
  • 41篇邹忠梅
  • 32篇张武岗
  • 32篇王跃生
  • 30篇饶毅
  • 26篇李志峰
  • 22篇罗晓健
  • 22篇魏惠珍
  • 20篇王少军
  • 19篇杨学东
  • 18篇简晖

传媒

  • 149篇中草药
  • 49篇中国中药杂志
  • 35篇中国实验方剂...
  • 28篇江西中医学院...
  • 24篇中药新药与临...
  • 23篇中成药
  • 20篇中国药学杂志
  • 13篇药学学报
  • 13篇药物分析杂志
  • 13篇时珍国医国药
  • 12篇中药材
  • 11篇江西中医药
  • 8篇中国现代中药
  • 6篇世界科学技术...
  • 6篇亚太传统医药
  • 6篇江西中医药大...
  • 5篇中药研究与信...
  • 5篇国外医学(中...
  • 5篇国外医药(植...
  • 5篇苏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8篇2022
  • 11篇2021
  • 12篇2020
  • 14篇2019
  • 27篇2018
  • 19篇2017
  • 38篇2016
  • 33篇2015
  • 60篇2014
  • 52篇2013
  • 36篇2012
  • 28篇2011
  • 27篇2010
  • 31篇2009
  • 15篇2008
  • 26篇2007
  • 28篇2006
  • 20篇2005
6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良姜根茎中的一个新糖苷(英文)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对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Hance)根中的糖苷类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通过大孔树脂、聚酰胺和凝胶反复柱色谱分离得到糖苷类化合物;利用多种波谱技术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2个糖苷类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4′-羟基-2′-甲氧基苯酚-β-D-{6-O-[(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吡喃葡糖苷(I)和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II)。结论化合物I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高良姜苷A,化合物II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安宁林佳杨世林邹忠梅徐丽珍
关键词:高良姜
HPLC-ELSD测定不同产地预知子中四种皂苷的含量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采用HPLC-ELSD测定预知子中常春藤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皂苷X,saponins X),常春藤皂苷元3-O-β-D-吡喃木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皂苷B,saponins B),常春藤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皂苷P D,saponins P D),常春藤皂苷元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皂苷A,saponins A)的含量。方法:采用安捷伦1100手动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Cosmosil-C18ODS色谱柱(4.6mm×250 mm,5μm),ELSD检测器,流动相乙腈-0.2%甲酸水(45∶55),体积流量1.0 mL·min-1;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参数:漂移管温度98℃,氮气流量2.8 L·min-1。结果:皂苷X,皂苷B,皂苷P D,皂苷A进样量在2~10μg线性关系良好(R2分别为0.999 0,0.999 0,0.999 1,0.999 1)。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6.8%,101.9%,99.3%,100.5%;RSD分别为0.9%,1.2%,0.7%,1.3%。结论:该方法简单,分离效果好,结果准确,可用于预知子药材中皂苷X,皂苷B,皂苷P D,皂苷A的含量测定。
吴蓓余黄鹏孟月华欧阳辉何明珍李志峰杨世林冯育林
关键词:预知子皂苷B皂苷A
西藏产冬虫夏草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66
2003年
目的 研究冬虫夏草 [Cordycepssinensis (Berk)Sacc.]的化学成分。 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 ,从西藏产冬虫夏草石油醚、氯仿部分中分离得到 8个化合物 ,经波谱分析 ,理化常数及与已知化合物对照 ,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别鉴定为棕榈酸(Ⅰ )、麦角甾醇 (Ⅱ )、麦角甾醇过氧化物 (Ⅲ )、胆甾醇 (Ⅳ )、β 谷甾醇 (Ⅴ )、咖啡因 (Ⅵ )、啤酒甾醇 (Ⅶ )、N (2′ 羟基 二十四酰基 ) 2 氨基 1,3,4 三羟基 十八 8E 烯 (Ⅷ )。结论 化合物Ⅵ ,Ⅶ ,Ⅷ为首次从本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且化合物Ⅷ为首次以单体形式分离得到。
郦皆秀李进徐丽珍杨世林邹忠梅
关键词:化学成分甾醇咖啡因
多指标正交优选枳壳麸炒工艺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用正交实验法优选并确立枳壳麸炒工艺。方法以新橙皮苷含量、柚皮苷含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挥发油含量、性状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温度、时间、加麸量三因素,每个因素取三个水平,进行枳壳麸炒工艺优选考察。结果温度、加麸量对实验结果有显著影响,时间对实验结果无显著影响,确定最佳枳壳麸炒工艺为温度190°C,时间150s,加麸量15%麸炒枳壳。结论该工艺合理、稳定性好,可适合枳壳工业化生产和质量控制。
曹君龚千锋王少军杨武亮杨世林钟凌云
关键词:枳壳麸炒正交实验
白头翁皂苷D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白头翁皂苷D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和吉姆萨染色,考察白头翁皂苷D对人MCF-7细胞体外增殖抑制的影响;建立MCF-7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考察白头翁皂苷D体内抗肿瘤作用;HE染色和透射电镜实验考察肿瘤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CF-7细胞中Bcl-2、Caspase-3及PI3K/AKT/mTOR途径相关蛋白PI3K-p85、p-AKT、p-mTOR、p-p70S6K的表达。结果白头翁皂苷D可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依赖关系;裸鼠体内实验结果显示白头翁皂苷D可抑制肿瘤的生长,30.0 mg·kg^(-1)剂量组瘤体质量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形态学观察结果也显示白头翁皂苷D对MCF-7细胞具有凋亡作用,且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变化越明显;白头翁皂苷D(15.0,20.0,25.0μmol·L^(-1))不同剂量组均可抑制MCF-7细胞中Bcl-2、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头翁皂苷D还可下调PI3K/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相关蛋白PI3K-p85、p-AKT、p-mTOR、p-p70S6K蛋白的表达,20.0,25.0μmol·L^(-1)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白头翁皂苷D对MCF-7细胞有显著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PI3K/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诱导细胞凋亡。
胡超岳文华彭翠平许琼明李笑然杨世林王永林刘艳丽
关键词:人乳腺癌MCF-7细胞抗肿瘤凋亡
西洋参种子休眠解除与磷酸戊糖途径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0
2001年
目的 探讨磷酸戊糖代谢途径与西洋参种子休眠解除的关系。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葡萄糖 - 6 -磷酸脱氢酶 (G6 PDH)的活性 ,在 340 nm处测定吸光度 ,以每克鲜重 5 m in吸光度的变化△ D340 /gfw· 5 m in表示酶活性的大小。结果 层积初期 ,西洋参种子 G6 PDH活性水平很低 ;进入生理后熟期后 ,G6 PDH活性迅速持续升高。G6 PDH是磷酸戊糖途径 (PPP)的关键酶 ,G6 PDH的活性大小是 PPP的限制因子。仅仅从 G6 PDH酶活性的变化尚不能肯定 PPP就与参洋参种子休眠的解除有关。进一步的实验表明 ,呼吸抑制剂 Na N3可以增加西洋参种子萌发过程中 G6 PDH的活性 ,加速西洋参种子休眠的解除 ,且低温能促进 Na N3的这种作用。结论 西洋参种胚后熟过程中 ,随着种胚的迅速生长 ,PPP在糖代谢途径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
赵永华杨世林刘惠卿刘铁城
关键词:西洋参种子休眠解除中药
聚花过路黄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2
1998年
从聚花过路黄(Lysimachia conestiflora)全草提取物的氯仿、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出5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1),槲皮素(Quercetin,2),3’-甲基杨梅黄酮(Larycitrin,3),牡荆甙(Vitexin,4),芹菜素-6-C-木糖甙(Cerarvensin,5)。其中化合物3,4,5为首次由该属植物中获得。
郭剑徐丽珍杨世林
关键词:聚花过路黄黄酮醇中药化学成分
地黄性状的比较与相关分析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对地黄不同品种的外观性状进行描述,对经济、产量和质量性状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方法各性状比较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并结合方差分析,梓醇含量的测定用高压液相色谱法。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地黄不同品种之间株幅的F=15.4(F0.01=5.54),叶片长度F=12.2,叶片宽度F=13.35,单株产量F=55.7,梓醇含量F=8.03。单株产量与叶片长度的相关系数r=0.9639,与叶片宽度的相关系数r=0.9073,与块根数的相关系数r=0.7060,与地上部鲜重的相关系数r=0.9950。梓醇含量与株幅的相关系数r=0.9169,与叶片长度的相关系数r=0.7046,与叶片宽度的相关系数r=0.7159。结论地黄不同品种间株幅、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单株产量和梓醇含量都有显著差异。单株产量与地上部鲜重、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和块根数呈显著正相关,梓醇含量与株幅、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呈显著正相关。
李先恩杨世林杨峻山
关键词:地黄经济性状产量性状质量性状梓醇含量药用植物
2种珍珠菜属植物的皂苷类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珍珠菜属(lysimachia)是报春花科(primulaceae)的一个大属,约有180种植物,其中我国有132种,1亚种和17变种,约占世界总数的73%。本文对黄连花和细梗香草的皂苷类成分进行了研究,共分离得到32个...
邹忠梅田景奎徐丽珍杨世林
关键词:皂苷类成分化学结构抗肿瘤活性
文献传递
胡桃枝的化学成分及抑制一氧化氮生成的作用(英文)被引量:11
2006年
以体外测定各化合物对抑制脂多糖(LPS)和γ干扰素(IFNγ)诱导的RAW264.7大鼠巨噬细胞NO的生成量为活性指标,从核桃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2乙氧基胡桃醌(1),3乙氧基胡桃醌(2),regiolone(3),(4S)4hydroxyαtetralone(4)和大黄素(5)。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具有较强的抑制大鼠巨噬细胞NO生成的作用。化合物1和2均为首次作为天然产物得到。
李贺然杨志刚王珏北中进徐丽珍杨世林
关键词:胡桃萘醌
共6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