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晓娟

作品数:12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引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种质
  • 7篇核心种质
  • 6篇基因
  • 5篇等基因
  • 5篇等基因系
  • 5篇孕穗
  • 5篇孕穗期
  • 5篇孕穗期耐冷性
  • 5篇穗期
  • 5篇耐冷
  • 5篇耐冷性
  • 5篇近等基因
  • 5篇近等基因系
  • 5篇基因系
  • 4篇稻种
  • 4篇低磷
  • 4篇性状
  • 4篇云南稻种
  • 3篇云南稻核心种...
  • 3篇耐低磷

机构

  • 10篇云南省农业科...
  • 4篇云南农业职业...
  • 4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云南省农业生...

作者

  • 12篇杨晓娟
  • 11篇曾亚文
  • 10篇普晓英
  • 10篇杜娟
  • 9篇杨树明
  • 5篇申时全
  • 4篇凌青
  • 4篇刘昆
  • 3篇周国华
  • 3篇赵常美
  • 2篇邰丽梅
  • 1篇李本逊
  • 1篇张云孙
  • 1篇张浩
  • 1篇郭云周
  • 1篇张素华

传媒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全国农业面源...

年份

  • 2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稻种核心种质耐低磷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在土壤有效磷含量6.26×10-6和80×10-6条件下,对云南5个稻作区548份云南地方稻核心种质进行水稻耐低磷特性间的相关性分析及耐低磷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相对分蘖、相对总干重、相对地上干重、相对地下干重是评价水稻耐...
杜娟曾亚文普晓英申时全杨树明刘昆杨晓娟
关键词:云南地方稻种核心种质耐低磷特性
文献传递
云南稻核心种质耐低磷性状与籼粳亚种间的关系被引量:17
2007年
在土壤有效磷含量6.26mg/kg和40mg/kg条件下对548份云南地方稻核心种质进行形态性状与籼粳亚种鉴别性状间的耐低磷特性研究,以明确籼粳亚种及其中间型耐低磷特性有无明显差异以及耐低磷特性和籼粳分化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相对分蘖力、相对有效穗、相对总干物质量和相对地下干物质量4个耐低磷指标性状可作为水稻耐低磷能力强弱评价的理想指标;低磷胁迫下耐低磷指标性状可作为水稻磷高效基因型筛选指标。(2)云南稻核心种质由95份籼、178份偏籼、85份偏粳和190份粳稻组成,籼粳亚种间平均耐低磷能力存在明显差异:相对分蘖力、有效穗、地下干物质量、总干物质量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籼、偏籼、偏粳、粳,耐低磷能力随程氏指数的增大,呈现递减趋势。(3)云南稻核心种质6个籼粳分类性状和耐低磷指标性状多数呈显著负相关,耐低磷特性和籼粳分化密切相关。
杜娟曾亚文张云孙普晓英杨树明杨晓娟邰丽梅郭云周
关键词:耐低磷特性籼粳分类核心种质云南稻种
云南稻核心种质的磷高效特性及其地理分布
在低速磷胁迫和正常磷条件下对云南16个地州、5个稻区及其改良种共608份云南稻核心种质进行磷高效基因源发掘研究,结果表明:(1)以相对分蘖力为云南稻磷高效鉴定指标较为可靠,将云南16个地州划分为磷高效基因源的集中区(>3...
曾亚文申时全赵常美普晓英杨晓娟杜娟
关键词:核心种质行政区划
文献传递
云南稻种核心种质耐低磷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在土壤有效磷含量6.26×10^-6和80×10^-6条件下,对云南5个稻作区548份云南地方稻核心种质进行水稻耐低磷特性间的相关性分析及耐低磷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相对分蘖、相对总干重、相对地上干重、相对地下干重是评价水稻耐低磷胁迫较好的指标性状。
杜娟曾亚文普晓英申时全杨树明刘昆杨晓娟
关键词:云南地方稻种核心种质耐低磷特性
昆明小白谷近等基因系杂种后代孕穗期边际耐冷性研究
2006年
以十和田×(十和田^5/昆明小白谷BC4F6)配制的杂种BC5F4系统群为材料,在昆明自然低温平均18%冷害条件下,进行孕穗期边际耐冷性研究。结果表明:(1)边际效应主要影响有效穗、秕粒数,其边际效应指数值分别为1.6564和1.4034;而对株高、剑叶长、剑叶宽、和结实率影响较小,边际效应指数为0.9708~1.2371;穗颈长、穗下节长、1~2节长、穗长、实粒数、总粒数(2)内部与边际群体一些性状间的相关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即内部群体不论是耐冷性状株高、穗长,还是耐冷指标性状穗颈长、穗下节长、1~2节长、实粒数、总粒数和结实率间均达极显著相关,且相关性大于边际群体;(3)内部与边际群体株高、穗颈长、穗下节长、1~2节长、穗长、实粒数、总粒数和结实率分布的总趋势是一致的,即均呈数量性状的分布特征;不同之处在于内部群体主峰值区间小于边际群体,尤其耐冷指标性状差异较大。
杨树明曾亚文杜娟普晓英杨晓娟刘昆凌青
关键词:近等基因系孕穗期耐冷性
粳稻孕穗期耐冷性近等基因系耐冷基因精细定位
杨晓娟
关键词:粳稻孕穗期耐冷性近等基因系重组自交系QTL定位
水稻孕穗期耐冷性近等基因系耐冷性遗传分析
2006年
2003年在阿子营和昆明2种冷害条件下,用昆明小白谷耐冷基因供体培育的近等基因系(NIL,BC4F5)与轮回亲本回交的5个BC5F2群体进行孕穗期耐冷性鉴定,用王建康等(1997)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这些群体进行耐冷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5个BC正群体推断出的NIL的耐冷基因是受1对显性主效基因控制,其中阿子营点主效基因的遗传率为61.81%-81.86%;昆明点为60.88%-72.25%。2005年在昆明点的R主效基因的遗传率为80.67%-91.55%。
杨晓娟曾亚文普晓英杨树明杜娟申时全赵常美凌青
关键词:孕穗期耐冷性粳稻
水稻孕穗期耐冷性近等基因系耐冷性遗传分析
2003年在阿子营和昆明2种冷害条件下,用昆明小白谷耐冷基因供体培育的近等基因系(NIL,BC4F5) 与轮回亲本回交的5个BC5F2群体进行孕穗期耐冷性鉴定,用王建康等(1997)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这些群体进...
杨晓娟曾亚文普晓英杨树明杜娟申时全赵常美凌青
关键词:孕穗期耐冷性粳稻
文献传递
云南地方稻核心种质氮磷高效性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盆栽试验以红壤设置不施磷(有效磷0.02mg·kg-1)和施磷(有效磷69.76mg·kg-1)、不施氮(有效氮156.7mg·kg-1)和施氮(232.18mg·kg-1)4种处理,以16个形态性状的相对指标用SPSS软件分析了来自云南省16个州548份云南稻核心种质氮磷高效的地带性特征,结果表明:低有效磷胁迫下云南稻核心种质形态性状生态差异磷效应明显高于氮效应;提出了茎蘖数、秆重、生物产量、根重、全株重和穗重共6个相对指标既可作为云南稻核心种质磷高效和氮高效基因型筛选的理想指标,又能反映州市间核心种质氮磷高效的地带性特征。聚类分析显示云南16个州市稻核心种质氮高效和磷高效特性划分为3个地带性区域,并与山脉水系、土壤肥力、生态因子和遗传多样性有关。
曾亚文杜娟普晓英张浩周国华杨树明杨晓娟
关键词:氮高效磷高效核心种质
低磷胁迫下云南稻形态性状的氮肥反应
2008年
采用盆栽试验每份材料栽2桶,每盆装4kg低磷酸性红壤(速效磷2.53mg·kg-1、速效氮156.7mg·kg-1和pH=6.03),设置不施氮肥(速效氮156.7mg·kg-1)和施氮肥(速效氮490.0mg·kg-1)两种处理对539份云南稻核心种质17个形态性状及其相对指标,研究低磷胁迫下云南稻形态性状的氮肥效应结果表明:总体上低磷胁迫下云南稻核心种质籼稻氮效反应明显比粳稻敏感;按氮反应相对指标将云南稻种17形态性状划分为氮反应的强敏感、中敏感、弱敏感和不敏感型四种类型;揭示了低磷胁迫下云南稻种氮高效鉴定指标以相对穗干质量和相对总干质量为主,相对穗长、秆干质量、地上干质量、根干质量和茎蘖数可作为参考指标,其中穗干质量为氮反应的强敏感型,总干质量、地上干质量、秆干质量和茎蘖数属中敏感型,根干质量属弱敏感型和穗长属不敏感型。另外,低磷胁迫下云南稻种8个对氮反应敏感相对性状无论是在539份云南稻核心种质及其籼粳亚种间,还是在五个稻作区间总趋势是一致的;既证实了该文提出的低磷胁迫下8个氮反应敏感指标性状是十分可靠的,又揭示了低磷胁迫下5大稻作区氮反应的生态差异和土攘类型多样性是云南成为亚洲栽培稻籼粳分化中心之一的驱动力。
曾亚文周国华杜娟杨树明普晓英杜威杨晓娟李本逊
关键词:低磷胁迫形态性状氮肥效应核心种质云南稻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