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晴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珠海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创伤弧菌败血症致急性坏死性筋膜炎一例被引量:1
- 2013年
- 患者男,52岁。入院前5d在鱼市场内跌倒,右膝部皮肤擦伤,未予特殊处理。入院前1d起出现右大腿肿胀、疼痛,呈进行性加剧,伴右下肢麻木,无发热、胸闷、气促等。有吸烟史30年,每天2包,饮酒史20余年。每天饮白酒500g余。
- 杨晴陈燕鸿周晓蕾
- 关键词:急性坏死性筋膜炎创伤弧菌败血症皮肤擦伤腿肿胀吸烟史饮酒史
- 钩端螺旋体病并发肝功能损害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 回顾性分析钩端螺旋体病并发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10 年4 月~2013 年3 月珠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且并发肝功能损害的12例钩端螺旋体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例均有肝功能损害,占100%,有消化道症状如乏力纳差尿黄及恶心呕吐者8例。血清ALT 及AST 均升高12例,其中ALT 及AST 均高于1000U/ml 者4例,占1/3;血清TBil 升高5例,占41.7%,TBil 大于171μmol/ml 者3例,占25.0%;PT 延长者6例,PTA 低于40%者3例,Alb 降低7例,影像检查肝脏肿大3例、脾脏肿大1例,有腹腔积液者3例。经抗感染及护肝治疗8例患者痊愈,1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结论 肝功能损害在钩端螺旋体病发展过程中较普遍出现。多数患者肝功能损害于短期内好转,少数患者呈进行性发展,肝血清酶指标急剧升高,黄疸程度深,合并凝血功能障碍,需与重型病毒性肝炎相鉴别。重症钩体病者易发展到肝功能衰竭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对不明原因发热伴肝功能损害的患者,临床应考虑钩端螺旋体病的可能,及时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测。
- 杨晴吴春晓喻婷婷李林芳宋玲英
-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肝功能损害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个体化治疗代偿期丙肝肝硬化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个体化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佩乐能)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4月珠海市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20例符合抗病毒条件的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应用个体化剂量(每周50-100μg)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每日800-1 200 mg)进行24-72周治疗,检测治疗过程中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HCV-RNA)等指标,回顾性选择同期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代偿期丙肝肝硬化患者10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治疗中达到快速病毒学应答(RVR)者50.0%(10/20),进一步治疗达到早期病毒学应答(EVR)者80.0%(16/20),治疗结束后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SVR)者70.0%(14/20),无应答(NR)者10.0%(2/20)治疗疗程均少于4周,复发(RR)者10.0%(2/20)HCV亚型均为1 b型;对照组无HCV-RNA转阴(0%),其中40%(4/10)进展至失代偿期肝硬化,20%(2/10)合并原发性肝癌。结论佩乐能联合利巴韦林个体化抗病毒治疗对代偿期丙肝肝硬化有确切疗效,可使大部分患者实现持续性病毒学应答,控制和缓解病情。在现阶段,也使部分需要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类)治疗的患者通过本方案治疗控制肝硬化向失代偿期发展,以等待药物在我国上市后使用,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 杨晴钟劲松陈燕鸿李林芳吴春晓刘志静
- 关键词: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丙型肝炎肝硬化个体化抗病毒治疗
- 检测IL-28Brs12979860基因型预测丙型肝炎疗效的研究
- 2015年
- 目的检测宿主白细胞介素-28B(IL-28B)基因rs12979860区域基因型,分析其与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珠海市人民医院使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63例,使用基因诊断试剂盒检测IL-28B rs12979860基因型,通过治疗过程中HCV RNA定量等指标总结疗效,分析宿主IL-28B rs12979860基因型与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结果 63例检测IL-28B rs12979860基因型的患者中有41例(65.1%)为C/C型,16例(25.4%)为C/T型,6例(9.5%)为T/T型。按抗病毒疗效标准判断,63例中37例(58.7%)达到RVR,49例(77.8%)达到SVR。其中IL-28B rs12979860为C/C型者41例中实现RVR 32例(78.0%),c EVR 36例(87.8%),SVR 37例(90.2%),NR 1例(2.4%),RR 2例(4.9%)。C/T型者16例中实现RVR 5例(31.2%),c EVR 8例(50.0%),SVR 11例(68.8%),NR 2例(12.5%),RR 3例(18.8%)。T/T型者6例中RVR者0例,c EVR 1例(16.7%),SVR 1例(16.7%),NR 4例(66.7%),RR 1例(16.7%)。经统计学分析,不同基因型之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 IL-28B rs12979860为C/C型患者经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达到RVR率和SVR率均高于基因型为C/T型及T/T型患者。IL-28B rs12979860基因型检测对丙型肝炎抗病毒应答和病毒清除具有预测作用,可帮助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杨晴宋家武陈燕鸿钟曼华
- 关键词: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疗效
- 糖皮质激素治疗乙型肝炎早期肝衰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乙型肝炎早期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乙型肝炎早期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激素治疗组(治疗组)26例和非激素治疗组(对照组)22例,两组均行护肝、退黄、促肝细胞生长、抗乙肝病毒、血浆支持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激素治疗组加用1mg/(kg·d)甲基强的松龙静滴,3d后逐渐减量,并持续至2周后停用,观察两组消化道症状及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病死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1周、2周、4周与对照组比较ALT、TBIL、PT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消化道出血、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皮质激素用于乙型肝炎早期肝衰竭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
- 李林芳吴春晓杨晴
-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糖皮质激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