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杰

作品数:16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理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篇
  • 3篇核素
  • 2篇压痕
  • 2篇芽孢
  • 2篇芽孢杆菌
  • 2篇水热
  • 2篇水热条件
  • 2篇微生物
  • 2篇线阵列
  • 2篇蒙脱石
  • 2篇纳米
  • 2篇纳米线
  • 2篇纳米线阵列
  • 2篇放射性
  • 2篇放射性核素
  • 2篇SUB
  • 2篇TIO
  • 2篇层间距
  • 2篇U
  • 1篇底板

机构

  • 16篇西南科技大学
  • 4篇中国工程物理...
  • 3篇教育部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16篇杨杰
  • 7篇董发勤
  • 5篇代群威
  • 4篇张东
  • 4篇聂小琴
  • 3篇马佳林
  • 3篇周娴
  • 2篇史晋芳
  • 2篇胡海龙
  • 2篇邱荣
  • 2篇陈武
  • 2篇刘明学
  • 2篇周强
  • 2篇马国华
  • 2篇赵玉连
  • 2篇蔡向阳
  • 2篇张行泉
  • 2篇郭宝刚
  • 2篇黄荣
  • 1篇亢武

传媒

  • 2篇矿物学报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5篇2023
  • 1篇2017
  • 7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辐照条件下典型微生物对水溶性核素铀的吸附研究
放射性核废物是当今公众关心的一个敏感问题。铀及其化合物是核试验以及核爆炸等事故中危害性最大的核素之一,其污染具有放射性和化学毒性的双重危害。为研究放射性环境中水溶性核素 U(VI)的吸附处理与回收,本文开展了微生物在放射...
杨杰
关键词:微生物
文献传递
三种微生物对铀的吸附行为研究被引量:24
2015年
开展了酵母菌(真菌)、枯草芽孢杆菌(细菌)、小球藻(藻类)对水体中铀(Ⅵ)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3种微生物对铀都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酵母菌,小球藻,枯草芽孢杆菌对铀的最佳吸附率分别为97.19%、97.13%、98.03%;且最大吸附量分别达到341.2、356.5、512.5mg U/g(DW).3种微生物对铀的吸附过程和机理有所不同,酵母菌和小球藻符合Langmuir模型,枯草芽孢杆菌更适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至12h,酵母菌表面逐渐出现铀和磷的片状结晶及含铀沉积物堆积,小球藻和枯草芽孢杆菌与铀(50mg U/L)作用后细胞出现明显变形,菌体表面未出现铀的结晶物.
马佳林聂小琴董发勤代群威张东杨杰周娴黄荣龚俊源龚运军
关键词:微生物
少根紫萍对水中U(Ⅵ)的吸附和矿化行为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采用室内水培和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水生植物少根紫萍(Landoltia punctata)活体和干粉对水体中U(Ⅵ)的吸附能力,并对作用过程和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常温下少根紫萍2.5g·L^-1(FW)活体和1.25g·L^-1(DW)干粉在pH 5下对5mg·L^-1 U(Ⅵ)溶液的去除率分别可达78.70%和95.55%。活体和干粉对U(Ⅵ)的吸附率随pH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在pH 4~5时达到最大,并随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随U(Ⅵ)初始浓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作用5min时,活体和干粉对水体中U(Ⅵ)的吸附率分别为13.90%和79.97%,在24h时吸附率均达90%以上,吸附逐渐趋于平衡。当U(Ⅵ)初始浓度增加至250mg·L^-1,活体和干粉对U(Ⅵ)的吸附量分别达到4.05 mg·g^-1(FW)和131.76 mg·g^-1(DW),相比Langmuir模型,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能较好地描述少根紫萍对U(Ⅵ)的吸附行为,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r均在0.99以上。FTIR分析结果表明:少根紫萍表面含有羟基、羧基、氨基、磷酸基等多种活性基团;SEM-EDS表明少根紫萍活体与水体中U(Ⅵ)作用48h后,大量片状无机磷酸铀晶体在其根系表面生成,结晶主要由P,O,U元素组成,不含C,其中P和U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8.76%和82.53%,原子百分比分别为25.19%和30.89%,而对照组P的质量百分比和原子百分比仅为0.24%和0.11%,干粉未观察到类似晶体存在。XPS分析结果表明:活体吸附后,部分U(Ⅵ)被还原为U(Ⅳ),而干粉吸附的铀主要以U(Ⅵ)形式存在。由此推断,少根紫萍干粉对U(Ⅵ)的吸附主要通过静电吸引,离子交换,络合配位等方式实现;活体对U(Ⅵ)吸附的同时还存在还原和矿化的过程,在U(Ⅵ)胁迫下活体根系表面会分解释放出无机磷酸根,与吸附的U(Ⅵ)及部分被还原的U(Ⅳ)结合矿化为难溶的氢铀云母。
聂小琴董发勤刘宁张东刘明学杨杰张伟
关键词:矿化
某大学校园雨水和建筑中水系统集成技术应用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大家都在寻求和开发新的水源,雨水和中水利用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依据前人对雨水和建筑中水各单项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最后将雨水和建筑中...
杨杰
关键词:水力资源城市雨洪雨水利用
一种多点弯曲玻璃材料高温压痕径向裂纹修复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点弯曲玻璃材料高温压痕径向裂纹修复测试装置,包括底板;被测试样固定部件,其连接在底板上;所述被测试样固定部件包括可拆卸连接在底板中部的多根圆柱支撑件和可拆卸连接在底板两端的多根圆柱压紧件;其中,被测...
杨杰何洪途余家欣张亚锋齐慧敏赖建平赵凡
耐辐射奇球菌对放射性核素铀的吸附行为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采用耐辐射奇球菌活体为生物吸附剂,进行了对水溶液中放射性核素铀的批量吸附实验。主要研究了溶液pH、初始铀浓度对吸附放射性核素铀效果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等手段分析了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pH 5,c0=100mg·L-1时其吸附效果最佳,而最大饱和吸附量qmax为240mgU·g-1。结合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结果认为,耐辐射奇球菌表面附着了大量的含铀片状结晶物,并且其吸附过程主要以离子交换或表面络合的方式吸附铀。比较吸附铀前后菌体红外光谱图和红外分峰图发现,耐辐射奇球菌吸附铀后的整体谱形有了一定的变化,特别是蛋白质中酰胺基团、羟基、羧基以及磷酸基团等活性基团可能参与了吸附过程,并且在906cm-1处出现了一个新的峰,此峰为UO2+2的伸缩振动峰。可见,利用具有抗辐射特性的耐辐射奇球菌为生物吸附剂,以期在放射性环境中对放射性核素铀的吸附具有一定的潜在途径。
杨杰董发勤代群威刘明学聂小琴张东马佳林周娴
关键词:耐辐射奇球菌
一种玻璃预热激光焊接一体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预热激光焊接一体化装置,包括位于箱体中的控制器、激光器和预热装置。预热装置包括两块基板,基板的一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将玻璃板放入预热装置的槽道,另一侧面的四周边缘设置有一圈栏板,栏板内安装有加热板,栏...
何恩运史晋芳邱荣叶远新周强杨杰
《给喜欢冒险与旅行的孩子的职业建议》(第四部分)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
众所周知,职业规划对于当今社会的求职者来说至关重要。很多人由于初入职场,对职业信息了解知之甚少,故译者选取了职业类相关的信息型文本《给喜欢冒险与旅行的孩子的职业建议》(第四部分)进行翻译研究。本翻译实践报告中,译者归纳分...
杨杰
关键词:变通英译汉信息型文本
土壤菌与蒙脱石相互作用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探讨土壤菌与蒙脱石相互作用体系的特性,本文选取了11株吸附Sr2+效果较好的土壤菌株与提纯好的蒙脱石进行相互作用。通过对土壤菌与蒙脱石相互作用1d后培养液的pH值、葡萄糖(GLU)、Ca2+、Mg2+、Na+等的变化测试,比较了土壤菌株与蒙脱石作用后的特性变化;利用XRD分析,对土壤菌作用后的蒙脱石层间距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吸附Sr2+效果较好的菌株大多数消耗GLU,阴性菌占大多数;与蒙脱石作用1 d后,GLU消耗率提高。与蒙脱石作用后,溶液pH有所上升。离子溶出比例趋势:Ca2+>Mg2+>Na+。蒙脱石与土壤菌相互作用1d后,层间距都有所增大,层间距的扩增与GLU消耗呈现一定的关系。与革兰氏阴性菌相比较,革兰氏阳性菌与蒙脱石相互作用1d后,蒙脱石层间距的扩增较大。
赵玉连代群威董发勤周世平杨杰陈文婷
关键词:蒙脱石层间距放射性核素
TiO<sub>2</sub>纳米线直径调控方法及由其制得的TiO<sub>2</sub>纳米线阵列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iO<Sub>2</Sub>纳米线直径调控方法及由其制得的TiO<Sub>2</Sub>纳米线阵列。在水热条件下,极性溶液在非极性溶液中会以微胶束形式吸附在亲水性固体基片基底表面上,本发明通过控制水热反...
胡海龙马国华郭宝刚杨杰张行泉蔡向阳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