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熙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成骨
  • 5篇细胞
  • 3篇正颌
  • 3篇正颌手术
  • 3篇手术
  • 3篇牵张
  • 3篇牵张成骨
  • 3篇骨细胞
  • 3篇成骨细胞
  • 2篇正颌外科
  • 2篇羟基乙酸
  • 2篇外科
  • 2篇细胞生长
  • 2篇细胞生长因子
  • 2篇下颌
  • 2篇纤维细胞
  • 2篇纤维细胞生长...
  • 2篇聚乳酸
  • 2篇聚乳酸-聚羟...
  • 2篇聚羟基乙酸

机构

  • 6篇中山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杨熙
  • 5篇杨小平
  • 3篇王明
  • 3篇苏宇雄
  • 2篇胡晓燕
  • 1篇吴道澄

传媒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口腔颌面...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广东省口腔医...

年份

  • 2篇2011
  • 3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定量缓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兔下颌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定量缓释rbFGF/PLGA植入片对兔下颌牵张成骨的促进作用。方法: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9只,建立兔下颌双侧牵张成骨动物模型。将定量缓释rbFGF/PLGA植入片植入实验组牵张区两侧,对照组牵张区植入空白PLGA。牵张后固定期不同时间分别进行影像学、组织学检查,骨密度及生物力学检测,并测定ALP活性及骨钙素含量评估新生骨质量。结果:2组下颌骨牵张后间隙均有新骨形成,影像学及组织学结果显示实验组新骨形成速度和质量优于对照组,实验组骨密度及生物力学检测结果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rbFGF/PLGA植入片中rbFGF生物活性保存良好,具有定量缓释作用,能明显促进兔下颌牵张成骨的速度和质量。
王明杨小平苏宇雄杨熙胡晓燕
关键词:牵张成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
定量缓释rhBMP-2纳米微粒促进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制备可定量缓释的rhBMP-2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微粒缓释剂,进行体外释药特性研究,并在兔下颌骨牵张成骨中局部应用以促进成骨。方法:采用乳化溶液聚合法制备rhBMP-2纳米微粒注射剂。将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9只,建立兔下颌骨双侧牵张成骨动物模型。实验组自牵张期开始,于牵张间隙注射rhBMP-2纳米微粒连续10d,对照组注射等量不含rhBMP-2的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乳液。牵张后固定期第1、3、6周,分别检测血清骨钙素含量和ALP活性,进行影像学、组织形态学观察,并对下颌骨新生骨进行生物力学和骨矿物密度检测。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t检验,以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电镜下rhBMP-2纳米微粒形态规整,rhBMP-2的包封率为78%。体外缓释试验表明,纳米微粒中rhBMP-2至少可以维持10d以上。在兔下颌骨牵张成骨中,应用rhBMP-2纳米微粒组的新骨形成速度、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固定后6周,实验组骨矿物密度平均为(0.719±0.004)g/cm2,对照组为(0.564±0.020)g/cm2,P<0.01;实验组下颌骨三点弯曲试验结果平均为(92.143±10.795)N/mm,对照组为(55.266±0.774)N/mm,P<0.05。结论:rhBMP-2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微粒具有确定的缓释作用,能够有效维持rhBMP-2浓度及活性,延长rhBMP-2的作用时间,可作为注射性骨诱导制剂。局部应用rhBMP-2,可以促进下颌骨牵张成骨的成骨速度及质量。
杨小平王明吴道澄苏宇雄杨熙
关键词:牵张成骨骨形成蛋白-2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微粒
正颌手术前后循环OCN<'+>细胞、IGF-Ⅰ的改变及意义
研究背景: 近来多个研究证实在数种哺乳动物(包括人、大鼠、小鼠、荷兰猪、兔)的外周血中存在成骨前体细胞/成骨样细胞。研究表明这些循环细胞具有类似骨髓成骨前体细胞相似的体内外潜能,并且这些细胞可定向趋化至远端骨损...
杨熙
关键词:正颌手术成骨样细胞前体细胞成骨细胞
正颌手术前后循环OCN+成骨细胞、IGF-I的改变及意义
目的:观察循环OCN+成骨细胞、IGF-I、IGFBP-3在正颌手术前后的动态变化,以期了解血清IGF-I动员循环OCN+成骨细胞促进骨折修复的作用.方法:人外周血循环OCN+成骨细胞的分离与鉴定:健康成年人9例.男性5...
杨小平杨熙
关键词:正颌外科
正颌手术前后循环OCN+成骨细胞、IGF-Ⅰ的改变及意义
目的:观察循环OCN成骨细胞、IGF-I、IGFBP-3在正颌手术前后的动态变化,以期了解血清IGF-Ⅰ动员循环OCN成骨细胞促进骨折修复的作用。方法:1.正颌手术前后循环OCN成骨细胞的改变正颌手术患者10例。男性4例...
杨小平杨熙
关键词:正颌外科
定量缓释基因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植入片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制备基因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rbFGF/PLGA)定量缓释植入片,观察其一般性质、体外释药特性和rbFGF生物活性维持情况。方法溶剂挥发法制备rbFGF/PLGA植入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植入片中rbFGF含量,进行体外释药试验,检测rbFGF释放速度和含量,并将植入片植入兔下颌牵张成骨区局部缓慢释放观察rbFGF活性。结果rbFGF/PLGA植入片表面光滑平整,质地均匀,rbFGF含量为3.613μg/片。标准曲线方程为C=1280.54A-99.21(n=7,r2=0.9952),线性范围15.6~1000pg/ml。植入片体外第1天释放rbFGF10.70%,第9天累积释放51%,第20天释放达到80%以上。兔下颌牵张成骨实验结果显示植入组新骨形成速度和质量均优于对照组。结论rbFGF/PLGA植入片制备工艺良好,植入片中rbFGF生物活性保存良好,具有定量缓释作用并能促进牵张成骨中新骨形成的速度和质量。
王明杨小平苏宇雄杨熙胡晓燕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牵张成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