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红
- 作品数:37 被引量:169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0—2012年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的系统综述被引量:53
- 2014年
- 目的:对2010-2012年我国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进行系统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 Fang)、维普信息资源系统(VIP)及PubMed数据库,收集2010-2012年我国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的文献,使用Comprehensive Meta A-nalysis V2软件和Stata12.0软件进行 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90篇,各文献间存在异质性(Q=48118.32,P<0.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医务人员合并手卫生依从率为47.83%(95% CI:43.27%~52.42%);不同职业类别分层,医生合并手卫生依从率为40.36%(95% CI:35.42%~45.49%),护士为46.70%(95% CI:41.81%~51.65%),未进行职业分类的医务人员为40.72%(95% CI:27.75%~55.13%)。亚组分析,医生合并手卫生依从率与护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3.12,P>0.05);接触患者后医务人员合并手卫生依从率为54.33%(95% CI:44.76%~63.59%),高于接触患者前的20.21%(95% CI:14.12%~28.06%)(Q=32.59,P<0.01);现场观察医院人员合并手卫生依从率为70.91%(95% CI:70.71%~71.10%),高于隐蔽观察的41.20%(95% CI:37.55%~44.94%)(Q=247.66,P<0.01)。结论2010-2012年我国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总体手卫生依从率低,医院应提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 雷晓婷林红孙慧吴荣华
- 关键词:手卫生医院感染META分析
-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医院感染调查分析及干预措施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了解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分析易感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利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1-12月消化内科所有行ERCP手术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消化内科2010年行ERCP手术的患者共99例,发生医院感染10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0.1%,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首,占38.4%,其次是血液感染,占23.1%;医院感染的发生与住院时间、年龄、基础疾病、内镜的清洗消毒密切相关;10例医院感染病例中检出病原菌3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结论 ERCP手术是相对有创的操作,且行ERCP手术的患者多为高龄、基础疾病较多、免疫力相对低下,因此,发生医院感染的机会也增多,只有采取针对性措施,才能降低其感染发生率。
- 林红胡钢
- 关键词: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医院感染干预措施
- 中医院近3年常见细菌耐药监测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调查近3年医院临床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纸片扩散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数据用WHONET 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至2009年共分离出细菌14 43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85.8%,革兰阳性菌占14.2%;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最多,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连续3年检出率分别为44.6%、57.5%、68.8%和30.6%、31.8%、63.9%,无万古霉素耐药株;肠球菌中屎肠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80.0%,粪肠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敏感,仅对红霉素耐药率>70.0%,检出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属12株;肠杆菌科中分离率前2位的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65.9%和32.6%;非发酵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最多,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90.0%,并检出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结论医院细菌耐药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值得关注,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胡钢雷晓婷吴荣华林红李敏
-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抗菌药物
- 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调查
- 2011年
-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分析易感因素,以利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08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血液科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情况调查,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2 025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69例(13.28%),290例次(14.32%)。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8.96%(171/290);其次是血流感染46例次,占15.86%。年龄>60岁和住院时间>30 d的患者医院感染率分别为27.72%和37.80%,显著高于年龄≤60岁和住院时间≤30 d者的医院感染率8.49%、9.17%(★分别为121.76、177.32,均P<0.01);使用化疗药物和接受侵入性诊疗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分别为22.61%和22.06%,显著高于未接受上述诊疗者的感染率5.66%、12.65%(x^2分别为125.10、9.75,均P<0.01)。共检出病原菌15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95株,革兰阳性球菌19株,真菌38株。结论血液病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其医院感染的发生与住院时间、年龄、化疗药物的使用及侵入性诊疗密切相关。应重点监测此类患者,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
- 林红胡钢
- 关键词:血液病医院感染病原菌
- 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干预效果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对普外科清洁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PAP)进行干预,比较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 2010年普外科采取临床药师监督检查、临床医师配合改进的方式对PAP进行干预;设计调查表,对2009年4月、2011年4月普外科出院的清洁切口手术患者PAP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调查数据。结果干预前组入选患者55例,干预后组61例,两组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均为100.0%;干预前组术前<2h使用抗菌药物者仅为1.82%,而干预后组为2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80,P<0.01);干预前组术后使用抗菌药物>3d者占94.55%,而干预后组占4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664,P<0.01);无使用喹诺酮类及β-内酰胺酶复合制剂患者。结论临床药师监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与临床医师配合管理的方式是加强PAP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 雷晓婷胡钢林红吴荣华
- 关键词:干预措施抗菌药物清洁手术
- 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与管理措施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研究中医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情况,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方法采用临床病原学标本检验和分析方法,对某中医院住院患者临床送检标本检测结果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该中医院在2011年度从住院病人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共分离出多重耐药菌261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17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87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55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2株。标本主要来源于痰、血液、尿液。检出多重耐药菌病例前三位的科室分别是重症监护室(ICU)、急诊科和老年病房;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是泌尿道感染。结论该医院住院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主要是MRSA,其次是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需加强对多药耐药菌的监控与感染管理。
- 林红胡钢雷晓婷吴荣华
-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
- 某中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 2012年
- 目的了解中医院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和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对某医院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在调查当日,该医院共有住院病人1 268例,实查1 268例,发生医院感染29例、33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2.29%、例次感染率2.60%。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占63.64%;其次是泌尿道和胃肠道。调查当日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2.29%,感染病人病原学标本送检率为72.7%,检出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结论该中医院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现患率较低,抗菌药物使用率和病原学标本送检率均符合相关规定。
- 胡钢吴荣华林红雷晓婷
- 关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电子病历
- 某中医院1939株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变迁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分析2013—2015年某中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及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某中医院2013—2015年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MIC法测定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使用WHONET 5.6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1 939株,主要来源于痰(72.98%)、尿(12.74%)和血液(4.74%)。呼吸科(15.58%)、老年科(10.83%)、肾内科(7.43%)、ICU(6.45%)是检出肺炎克雷伯菌最多的科室。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耐药率最高(36.62%),对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复方新诺明以及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均>30%;对碳青霉烯类、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耐药率较低(<15%)。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连续3年的耐药率分别是10.30%、9.75%和11.81%;对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0.41%、10.00%、10.94%。结论该中医院内肺炎克雷伯菌对二、三代头孢耐药率高,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有上升趋势。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谨慎选择碳青霉烯类药物,减少多重耐药菌产生。
- 雷晓婷李岷林红孙慧周江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碳青霉烯类
- 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及分布监测分析
- 2024年
- 了解某中医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感染分布特点,为临床针对性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20-2022年某中医医院出院患者医院感染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连续3年本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为1.28%、1.20%、0.91%,呈逐年下降趋势(Z=54.998,P<0.0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是菌血症,浅表切口感染逐年下降(Z=6.296,P<0.05),颅内感染有上升势头(Z=12.561,P<0.01);易感因素以恶性肿瘤、基础疾病及放化疗为主;革兰阴性菌仍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占65.39%,本院的主要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色假丝酵母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比最高(260/1810),但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Z=19.282,P<0.01);重点监测的耐药菌的总检出率亦呈逐年下降趋势(Z=21.289,P<0.01)。结论 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及耐药菌的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在综合监测的基础上开展目标性监测,采取综合的防控措施才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 林红陈权芮丽雷晓婷戴正香
- 关键词:医院感染易感因素病原菌多重耐药菌
- 中医院医院感染分布特点及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了解中医院医院感染分布特点,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综合性持续监测和目标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2010-2012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监测数据及干预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2年共调查住院患者110^924例,发生医院感染2460例,医院感染率2.2%;医院感染率最高的科室为 ICU、血液科、老年科,明显高于其他科室,通过对这3个高危科室目标监测并实施综合干预措施,2012年感染率较2010年明显下降,ICU为75.0%~48.5%、血液科为16.4%~12.7%、老年科为15.8%~1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3.9%、其次是泌尿道感染占15.9%;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1020株占66.0%,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标本来源主要是痰液、血液、尿液、分泌物。结论坚持持续综合性监测,并对高危科室目标监控,针对性的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可使高危科室感染率明显下降。
- 林红胡钢雷晓婷王醒
- 关键词:医院感染病原菌高危科室综合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