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英华

作品数:21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神经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医学科研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免疫
  • 5篇电镜
  • 5篇细胞
  • 4篇神经元
  • 4篇受体
  • 4篇免疫电镜
  • 4篇超微
  • 4篇超微结构
  • 3篇脊髓
  • 2篇电镜研究
  • 2篇电镜样品
  • 2篇形态发生蛋白
  • 2篇血管
  • 2篇支配
  • 2篇内障
  • 2篇牛骨形态发生...
  • 2篇前叶
  • 2篇组织化学
  • 2篇细胞化学
  • 2篇免疫细胞

机构

  • 21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作者

  • 21篇林英华
  • 6篇张旭
  • 5篇鞠躬
  • 5篇焦西英
  • 4篇鲍岚
  • 2篇郭征
  • 2篇惠延年
  • 2篇王浩军
  • 2篇童永光
  • 2篇周健
  • 2篇胡蕴玉
  • 2篇李燕
  • 2篇刘莹莹
  • 2篇朱俊玲
  • 1篇汪美先
  • 1篇王多宁
  • 1篇张辉
  • 1篇张作明
  • 1篇贾轶
  • 1篇陈谊

传媒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电子显微学报
  • 3篇中国神经科学...
  • 2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单克隆抗体通...
  • 1篇中华整形烧伤...
  • 1篇第十一次全国...

年份

  • 1篇2003
  • 2篇2001
  • 6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4篇1996
  • 3篇199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鉴定一株抗HFRS病毒囊膜糖蛋白和核蛋白双特异性McAb被引量:5
1992年
采用超薄切片和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鉴定抗HFRS病毒McAb 3G1,结果发现其既对成熟病毒颗粒和囊膜颗粒标记阳性,又对颗粒状包涵体及丝状颗粒包含体标记阳性,从而提示该株McAb可能具有HFRS病毒囊膜糖蛋白和核蛋白双特异性。
徐志凯林英华肖毅张银霞汪美先
关键词:免疫电镜HFRS
牛骨形态发生蛋白异位诱导小鼠成骨的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4
1996年
目的: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BMP)植入小鼠肌袋后可诱导血管周围的间充质细胞分化形成软骨和骨组织.但bBMP诱导异位成骨过程的超微结构研究报道甚少.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bBMP植入区间充质细胞向生骨细胞分化及成骨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将牛骨中提取的bBMP5mg植入小鼠股部肌间隙内,术后5,9,14和21d取材,制备光镜及电镜标本,镜下观察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bBMP植入后5d,植入区内发现大量肥大的间充质细胞及纤维母细胞样细胞聚集;术后9d,成熟的软骨细胞出现并可见丰富的细胞外软骨基质;术后14d,软骨细胞变性,基质钙化明显,骨母细胞功能活跃;术后21d,骨母细胞深陷于钙化基质中形成骨细胞,骨髓腔出现,原始骨髓形成.结论:bBMP能诱导具有分化潜能的间充质细胞进行分化,产生一个完整的骨发育过程.
郭征胡蕴玉林英华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骨形成超微结构
波形纤维蛋白转基因白内障小鼠晶状体超微结构的研究
2000年
目的 :观察波形纤维蛋白转基因小鼠 (下称 VTg M)白内障晶状体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用微注射法将鸡的波形纤维蛋白基因导入小鼠的受精卵中 ,获得 2 0只白内障小鼠。应用超薄切片透射电镜技术 ,观察 VTg M晶状体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VTg M晶状体上皮细胞呈多层排列 ,细胞内有粗大的线粒体 ,晶状体皮质内有核细胞成团堆集 ,胞浆内有大量细胞器 ,特别是线粒体、溶酶体。晶体状纤维细胞排列紊乱 ,核伸长不完全。纤维的规则板层结构消失 ,出现大量的髓鞘样结构。结论 :外源性波形纤维蛋白的表达影响了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分化 ,使晶状体纤维细胞脱核 ,脱细胞器受抑制 ,晶状体纤维排列紊乱 。
周健惠延年李燕林英华焦西英
关键词:白内障转基因小鼠模型晶状体
抗氧化剂药膜对烧伤后继发性损伤的影响
1997年
烧伤后继发性氧化损伤可能与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有关,超量自由基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具有细胞毒作用,使创面进一步加深,会影响创面的愈合。这一过程一般发生在烧伤的早期。我们以往的研究表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其化学修饰物(月桂酰超氧化物歧化酶,AC—SOD)、SOD 模拟物(原儿茶醛缩氨基硫脲酮络合物,PTC)
孙淑芬莫简王多宁骆文博施炯苏映军王吉村郭正仁刘健贺诗华林英华
关键词:烧伤继发性损伤
一种简单的样品平板包埋法
1992年
在电镜样品的制备过程中有时需要平板包埋,例如进行免疫电镜包埋前组织化学技术时一般需要先将组织做振动切片或冰冻切片,进行免疫组化反应后,再按常规脱水、浸透、最后置硅化过的载玻片上进行平板包埋。采用上述平板包埋法,首先要将载玻片经过清洁液浸泡叫流水冲洗→100%酒精浸泡→稍洗→10%NaOH浸泡2-3分钟→充分流水冲洗,再用硅液(例如12%的Sigmacote,Sigma)浸泡12分钟,烤干制备成硅化玻片。其困难是硅液来源不便。
林英华
关键词:电镜样品
鞣酸固定法用于大鼠脑下垂体前叶分泌颗粒胞吐的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1
1996年
鞣酸可以捕获处于胞吐状态的内分泌颗粒,使之成为电镜下可观察到的高电子密度物质,从而精确定位胞吐部位和数量,本实验利用鞣酸固定法对应激状态大鼠脑下垂体前叶各种腺细胞的分泌状态做了超微结构观察,发现胞吐主要发生在催乳素细胞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上,而生长激素细胞、促性腺激素细胞和促甲状腺激素细胞少见。从每例样本中随机选取12个催乳素细胞和12个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分别统计细胞表面胞吐数目(以表示),催乳素细胞为1.16±0.16,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为1.21±0.24,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本实验从形态学上证实了大鼠胞下垂体前叶催乳素细胞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对应激反应的作用。
林英华刘莹莹张旭鞠躬
关键词:胞吐催乳超微结构
神经肽YY_1受体样免疫反应物质在大鼠冠状血管中的分布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对大鼠冠状血管中神经肽 Y(NPY)的 Y1 受体样免疫反应物质 (- L I)进行定位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光镜和电镜水平进行观察 .结果 大鼠心脏内大的冠状动脉未见 Y1 受体免疫反应的 (- Ir)标记 ,小动脉和微动脉的多数平滑肌细胞则含 Y1 受体 - L I.小动脉和微动脉平滑肌细胞的 Y1 受体 - L I在血管外膜侧、内皮细胞侧和两个平滑肌细胞相邻侧的细胞膜上均有散在的 Y1 受体 - L I和 Y1 受体 - Ir小泡 ,一些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呈 Y1 受体 - L I.结论  NPY对冠状血流的调节主要作用于小动脉和微动脉的平滑肌细胞 ,有些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可能也参与 NPY对血流的调节 .
鲍岚林英华张旭
关键词:冠状血管
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中神经肽Y的Y_1受体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对脑血管内皮细胞中神经肽 Y(NPY)的 Y1 受体进行精确定位 .方法 用针对 NPY的 Y1 受体 C末端肽片段的一种纯化的抗血清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包埋前免疫金 -银加强法观察 Y1 受体在脑血管内皮细胞中的分布 .结果 大脑皮质和髓质、丘脑、下丘脑、小脑和脑干的微血管有散在的含 Y1 受体免疫反应的 (- Ir)内皮细胞 ,孤立的脑底动脉及其分支的一些内皮细胞也具有 Y1 受体免疫反应性 (- L I) ,Y1 受体 - L I分布于内皮细胞的血管腔面和平滑肌细胞面的细胞膜和胞质中 .结论 来源于血液、内皮细胞和血管周围神经的 NPY通过内皮细胞上 Y1 受体的介导 。
鲍岚张作明童永光林英华蔡翔张旭
关键词:脑出血内皮细胞
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观察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形态学改变 ,探讨其与白内障形成的关系 .方法 采集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囊外摘除术中取出的前囊膜 ,采用铺片及 HE染色、平板包埋及制备超薄切片等技术 ,分别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密度、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变化 .结果 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密度较正常晶状体明显减小 (P<0 .0 1) ,6 0岁以上组细胞密度低于 6 0岁以下组 (P<0 .0 1) .光镜下 ,形态异常的细胞散在分布 ,胞质疏松、淡染、空泡形成 ,细胞核大小不等 ,染色质淡染或浓染成块状 .在电镜下 ,异常细胞之间间隙增大 ,胞质中中间丝稀疏 ,细胞器变性 ,有空泡形成 .结论 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密度降低 ,并与年龄有关 ,年龄增大 ,细胞数量减少 .细胞发生退行性改变 ,异常的细胞散在分布 .提示白内障的形成与晶状体上皮细胞数量减少 ,细胞变性、功能降低有关 .
周健惠延年李燕林英华焦西英蔡翔
关键词: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形态学
毫微米胶体金、银加强法和锇酸固定在神经组织包埋前免疫电镜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6年
对于神经递质和受体的精确定位需要有可靠、敏感和高分辨率的包埋前免疫电镜技术。近年来,包埋前毫微米胶体金(直径1.4毫微米)和银加强法开始应用于神经科学研究。然而,存在着金-银颗粒在锇酸处理后明显减小的问题。我们发现包埋前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中经过10分钟银加强的金-银颗粒数目,在锇酸处理后明显地减少。但是,经过2次或3次10分钟银加强的组织中,金-银颗粒的数目和大小都没有明显变化,神经递质和受体可以被金-银颗粒精确定位。这些结果提示大于300平方毫微米的银加强后的金颗粒在锇酸中稳定,可应用于免疫反应阳性物质的精确定位。
林英华王浩军张旭鞠躬
关键词:免疫细胞化学超微结构免疫电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