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应菲
- 作品数:50 被引量:248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诊有创呼吸支持方法的选择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观察在急诊抢救危重患者的呼吸阶梯化管理中应用有创呼吸支持方法的效果。方法:对1994~2004年期间292例急诊抢救患者的呼吸阶梯管理进行统计分析和实施有创呼吸支持方法调查,并比较四种有创呼吸支持方法差异。结果:本组病例有创呼吸支持方法采用气管切开术203例(69.5%)、气管穿刺导入气管套管术58例(19.8%)、环甲膜穿刺术25例(8.6%)、气管穿刺旋切术6例(2.1%)。使用呼吸机占95例(32.5%)。神经系统卒中、严重创伤、呼吸道烧伤患者应及时使用有创呼吸支持方法。在可以预见插管困难、失败的可能性增大或患者病情逐渐加重、恶化等情况下应及时使用有创呼吸支持方法。气管切开术常需两个人以上操作,15~30min完成。气管穿刺导入气管套管术只需单人操作,一般在3~5min内完成,出血少,损伤小,对生命体征影响微小,术中术后并发症少,伤口愈合快。皮下气肿、脱管、管堵、出血是气管切开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结论:急诊抢救中对有创呼吸支持方法的选择是急诊抢救流程中的关键环节,有助于危重患者的呼吸阶梯化管理,可以有效地帮助提高危重患者呼吸管理效果,提高抢救成功率。
- 果应菲何忠杰张宪彭国球马俊勋赵晓东
- 关键词:气道急诊
- 人IGF-I基因慢病毒介导RNA干扰有效靶点的设计及筛选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 设计并筛选人IGF-I有效RNA干扰片段,构建IGF-I-siRNA慢病毒表达载体.方法 对人IGF-I基因编码区分析、筛选序列4条,阴性对照序列1条.与pGCL-GFP质粒重组后,转染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阳性克隆经过鉴定后得到正确重组子,制备编码慢病毒颗粒的重组病毒质粒及其两种辅助包装原件载体质粒,共转染293T 细胞,体外直接感染表达IGF-I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通过用Realtime-PCR检验干扰效果.结果 ①成功地合成四条编码发夹siRNA序列的单链DNA,并将其克隆到pGCSIL-GFP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scSI-1、2、3、4,及无关基因的重组质粒PscNC,酶切鉴定和测序证实载体构建成功;②Realtime-PCR检测IGF-I的mRNA表达,发现重组质粒PscSI-1转染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后IGF-I mRNA表达最低,重组质粒PscNC转染组细胞内IGF-I mRNA的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的水平接近(P〉0.05).结论 成功构建了小的发夹式IGF-I慢病毒表达载体.在人IGF-I序列位点1010~1028 bp、序列为ACCTTGTCTAAGTGGTTTA可以在人血管平滑肌细胞中实现对人IGF-I基因表达的有效沉默.
- 刘红升赵晓东苏琴党伟果应菲袁晓玲姚咏明
- 关键词:慢病毒表达载体RNA干扰
- 急诊绿色通道心肌梗塞尿激酶静脉溶栓临床观察
- 有效溶栓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救治具有决定性意义。为及早恢复缺血区灌注,挽救濒死心肌,溶栓应争取在溶栓窗(发病后6小时)内进行;在急诊开展快速静脉溶栓是提高AMI再通率;降低病死率的首要措施。本院急救部与心内科协作,开...
- 赵晓东黄党生何忠杰刘波党伟张宪袁晓玲马俊勋果应菲罗北捷
- 关键词:心肌梗塞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
- 文献传递
- 严重创伤后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价值
- 严重危重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都极为普遍。应激性高血糖主要由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及细胞因子激活导致,严重影响创伤后救治效果,增加了患者死亡率。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有效减少感染、著降低了血清炎性介质的水平、增加患者的...
- 赵晓东马俊勋党伟张宪孙荣距张健波袁晓玲果应菲
- 腹蛇咬伤后早期三棱针多点打孔排毒法治疗效果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观察腹蛇咬伤后咬伤部位早期三棱针打孔法排毒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患者中毒时间、病情严重程度采用配伍设计,选取2011-07我部接诊腹蛇咬伤手患者30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后再分别分入三棱针打孔组、切开排毒组和对照组。入院后同时给予抗腹蛇毒血清、抗感染及中医中药等治疗。观察终点:患者患肢肿胀消褪时间、伤口部位感染、脓肿形成及坏死等情况、其它严重并发症如心肌酶升高、血小板减少及住院时间。结果:①三棱针打孔组、切开排毒组患肢肿胀消退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但前两组间无差异。②三棱针打孔组皮肤感染、脓肿形成及坏死明显低于其他两组。③其他并发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④三棱针打孔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切开排毒组和对照组(均P<0.05)。结论:腹蛇咬伤后咬伤部位早期三棱针打孔法排毒疗法可显著缩短患者患肢肿胀消褪及住院时间,并显著减轻伤口局部感染、脓肿及坏死情况的发生;与传统的伤口切开排毒法相比有明显的优势。
- 秦宇红赵晓东张创新赵志国苏琴张宪党伟果应菲陈春明
- 关键词:腹蛇咬伤切开
-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对原发性脑干损伤转归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对原发性脑干损伤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比较和分析了观察组46例早期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和对照组65例未进行激素治疗的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转归,对死亡患者记录死亡时间;对生存患者分别于伤后1周和6个月进行GCS评分,同时于伤后6个月进行GOS、语言及运动障碍程度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早期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的患者死亡率明显下降,死亡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生存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速度明显加快,恢复程度明显提高。结论早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生存率,并改善其预后。
- 袁晓玲赵晓东苏琴李树合闫润民门保忠果应菲
- 关键词:预后
- 糖皮质激素在老年患者蝮蛇咬伤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多器官功能损伤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在老年患者蝮蛇咬伤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器官功能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我科收治的合并SIRS和多器官功能受损的蝮蛇咬伤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n=30),两组均给予常规程序化治疗,治疗组加用小剂量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5d的炎症相关指标及血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治疗后第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T)、脉搏(P)、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和乳酸脱氢酶(LDH)第5天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T,CK和CK-MB在第1天时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CRP,AST,ALT和LDH在第3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各项指标比较,3d时CK和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d时AST,ALT和LD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能减轻老年患者蝮蛇咬伤的炎症反应,对重要器官的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苏琴刘红升党伟门保忠袁晓玲果应菲陈春鸣张建波秦宇红张宪姚咏明赵晓东
- 关键词:蛇咬伤糖皮质激素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脏器功能损伤
- “三中点法”建立锁骨下静脉通路621例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05年
- 果应菲何忠杰张宪马俊勋
- 关键词: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静脉通路三中点法抢救成功率急救复苏
- 153例套式封闭疗法在北方蝮蛇咬伤治疗中的效果观察研究及文献复习
- 2024年
- 目的:观察套式封闭疗法在北方蝮蛇咬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急诊科2020年10月—2023年9月收治的蝮蛇咬伤患者153例,根据患者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有无接受套式封闭疗法分为治疗组(70例)及对照组(83例),并在就诊时及就诊后24h先后采集静脉血行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rinogen,FIB)]及炎症指标[白细胞(whitebloodcell,WBC)计数、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检查,分别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 scale,VAS)并测量患肢最大周径。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除受伤部位分布外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科时相比,治疗组入科治疗24h后在凝血指标(PTL、PT、APTT)、CRP、VAS评分及患者最大周径方面均显著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PT、APTT、CRP、VAS评分及患者最大周径改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辅以局部套式封闭疗法,可以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炎症水平、疼痛感并促进患肢肿胀程度方面的恢复。
- 李伦超单良戴秋婷张建波果应菲赵晓东刘双庆
- 关键词:蝮蛇咬伤疼痛患肢肿胀
- 强化肢体功能康复集束化治疗策略在蝮蛇咬伤致肢体肿胀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 2024年
- 目的:评估强化肢体功能康复集束化治疗策略在蝮蛇咬伤致肢体肿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3年10月在该院住院的117例蝮蛇咬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接受强化肢体功能康复集束化治疗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9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h、72h行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及D-二聚体(D-Dimer,D-D)检测并记录患者肢体肿胀、疼痛评分等指标。通过随访记录患者患肢消肿、疼痛消失及功能恢复正常的具体时间。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CK及D-D水平均呈随时间推移而明显降低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K水平降低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肢体周径差值及VAS评分在治疗后第24h时即出现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第72h时出现降低。治疗组在患肢消肿及功能恢复所需时间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疼痛最终消失所需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蝮蛇咬伤患者在接受规范化蛇伤救治的同时,给予实施强化肢体功能康复集束化治疗策略,可有效促进肢体组织损伤恢复、肿胀消除并缓解疼痛感受、缩短功能恢复时间。
- 朱明月王文博戴秋婷张建波刘双庆赵晓东果应菲
- 关键词:蝮蛇咬伤功能康复肢体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