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源血小板生成素基因体内导入对循环免疫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 1999年
- 目的:研究外源TPO基因由质粒载体导入后,小鼠体内一些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方法:用脂质体将表达人TPO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TPO包裹后,注射到Balb/c鼠的后肢肌肉内,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液中多种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在TPOcDNA转移到体内后,血液中IFNγ、TNFα和IL2迅速升高。其中,IFNγ与血小板计数呈明显负相关,并且在血小板计数回落后,保持在对照水平的9~12倍;TNFα仅在第1周内与之成正相关,但可达对照水平的120倍;IL2升高幅度较小,与TPO水平相一致。血液中Ⅱ型组织相容性抗原分子也呈升高趋势,与IL2的变化类似;而Ⅰ型分子与TNFα的变化相似。结论:TPO在多方面刺激了机体免疫机能,而免疫因子如IFNγ在血小板生成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 赵建增刘丽梅英杰
- 关键词:血小板生成素免疫调节IFN-ΓIL-2
- 血小板生成素基因注射促血小板生成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1998年
- 目的:研究血小板生成素(TPO)基因注射法对健康小鼠血小板的促生成作用。方法:将带有hTPOcD-NA的pcDNA3质粒按60μg/只剂量注射到175只昆明小鼠后肢内侧肌肉内,每天断尾采血计数白细胞和血小板,观察不同时间的骨髓和脾脏组织学变化。周期未注射小鼠做为对照组。结果:在基因注入后的3d起即出现血小板和巨核细胞增多。在所观察的27d内,血小板有一可持续1周的高水平期,平均约为同期对照的184%,最高可达3倍以上。计数高峰后血小板在高于对照水平上呈波动状态。小鼠脾脏出现以巨细胞增生和内皮细胞活化为特点的组织学变化。结论:TPO基因注射可刺激血小板和巨核细胞增殖,同时提示TPO具有刺激免疫功能的作用。
- 赵建增刘丽李奕王艳华梅英杰芦兴武
- 关键词:血小板生成素血小板生成
- 血小板生成素转导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被引量:2
- 1999年
- 为探讨TPO(血小板生成素)基因导入对T细胞增殖和分化影响的规律,将编码人TPO的质粒DNA60μg用脂质体包裹后,经肌肉途径转导入Balb/c小鼠体内。用CD4和CD8的特异性抗体标记小鼠各种免疫组织中的T细胞,借助流式细胞术分析它们的组成和变化。结果发现TPO基因导入使骨髓中的成熟和未成熟T细胞数量在经过短期下降后全部大幅度增多,胸腺未成熟T细胞增加;而脾脏和血液循环中成熟T细胞增多,特别是在血液中CD4阳性细胞的增加最为明显。这些特点大约在基因导入后两周内形成,并持续至少两周以上。本文所得的结果提示TPO是一种免疫促进分子,TPO基因导入后小鼠血液中多种淋巴因子的升高与它过量表达对T细胞的刺激有关。
- 赵建增郭子宽梅英杰
- 关键词:血小板生成素免疫调节T细胞
- 人血小板生成素cDNA转导促进小鼠生长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相关
- 2000年
- 人血小板生成素 ( TPO)基因转导能刺激小鼠生长 .将编码人 TPO的真核表达质粒pc DNA3 h TPO、野生型 pc DNA3 或生理盐水注射小鼠后肢肌肉 ,称量小鼠的体重、器官重 .用半定量 ELISA检测 TPO转导小鼠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IGF) - 、 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PDGF)水平 .结果发现 ,TPO基因转导能促进小鼠的生长 .这种促生长作用与年龄和性别有关 ,但与动物的种系无关 .8~ 1 2周龄雌鼠在基因转导后 1周生长开始加快 .在第 1、2、3和 4周的升高幅度分别为 4.3%、5.3%、4.1 %和 4.38% ( P分别 <0 .0 0 5、0 .0 0 2、0 .0 1和 0 .0 1 ) .小于 4周龄的幼鼠、大于 1 6周的老龄鼠 ,以及雄性鼠在基因转导后体重无明显改变 .半定量 ELISA分析发现 ,体重增加的成年雌性鼠 ,其血清中 IGFs和 PDGF均升高 .基因转导鼠血液中葡萄糖、甘油三酯及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 .结果表明 ,一些生长因子 ,特别是 IGF- ,介导着 TPO对转基因动物的生长刺激作用 .
- 赵建增陈立敏梅英杰张国荣王晓平
- 关键词:血小板生成素基因转导促生长
- 点滴型银屑病组织病理改变被引量:5
- 1999年
- 赵广那爱华梅英杰孟如松蔡瑞康
- 关键词:点滴型银屑病组织学病理学
- 血小板生成素基因在体内的表达及对造血祖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 1998年
- 探讨了从肌肉组织植入的人血小板生成素(TPO)基因在小鼠体内的表达规律,以及对造血祖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基因在导入后的24小时内就开始转录,先于血小板、血液TPO浓度、及造血祖细胞的变化.所表达的TPO在血液中的聚积可持续4周以上.巨核祖细胞,粒系祖细胞都出现2周左右的增殖增长,长于血小板计数的升高,但红系祖细胞的变化不明显.这些结果显示,基因治疗过程中血小板计数等变化源于TPO的表达及刺激,而在此期间一些调控机制被激活,对血小板形成的平衡发挥作用.
- 赵建增刘丽陈惠仁梅英杰
- 关键词:血小板生成素基因治疗造血祖细胞细胞增殖
- 点滴状银屑病患者咽部菌群调查及链球菌抗体的研究被引量:17
- 1999年
- 赵广冯晓玲那爱华蔡瑞康杜孝元梅英杰
- 关键词:银屑病咽部菌群
- 普通型表皮分离机和微型皮肤磨削机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 2000年
- 罗卫赵广梅英杰李鸿蔡瑞康
- 关键词:白癜风自体表皮
- 全文增补中
- 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55例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00年
- 罗卫梅英杰赵广蔡瑞康
- 关键词:白癜风自体表皮移植疗效
- 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银屑病患者咽部菌群中M6蛋白被引量:11
- 2000年
- 根据编码M 6蛋白的emm6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寡核苷酸引物 ,可特异扩增2 2 0bp的DNA片段。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点滴型银屑病患者咽部培养出的 19株细菌中的M 6蛋白基因进行检测 ,结果 ,15株链球菌中 6株为阳性 ,其中化脓链球菌 3株 ,无乳链球菌、似马链球菌和乳房链球菌各 1株 ,4株非链球菌均为阴性。M 6蛋白基因不仅存在化脓性溶血链球菌中 ,在其它链球菌如乳房链球菌中也存在。研究结果显示 ,化脓性溶血链球菌中的化脓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和似马链球菌与点滴型银屑病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 ,可能主要是菌体中的M 6蛋白在起作用 ,其它含有M 6蛋白的细菌如乳房链球菌也可诱发或加重银屑病的发生。
- 赵广冯晓玲江永强蔡庆那爱华蔡瑞康杜孝元梅英杰
- 关键词:点滴型银屑病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