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玉萍 作品数:125 被引量:189 H指数:8 供职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年山西省研究生优秀创新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矿业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文化科学 更多>>
气泡对浮选精煤压滤压力及脱水性能影响机理 2024年 起泡剂的加入使得煤泥浮选过程中产生稳定性强、黏度高、难以破灭的泡沫,大量泡沫的堆积严重制约了浮选精煤的压滤脱水效果。为探明气泡对浮选精煤的压滤压力及脱水性能的影响机理,使用新型加压脱水装置研究气泡对浮选精煤压滤压力、滤饼位移、滤液质量及滤饼水分的影响规律,并通过ImageJ图像处理、流变特性测试、FBRM试验和SEM表征等一系列方法对脱水机理进行探究。压滤结果表明,充气量为0.3 m ^(3)/h时,浮选精煤压滤所需压力由451.2 kg增至540.7 kg,滤饼水分增加10.7个百分点。ImageJ图像处理表明小直径气泡分布占比随充气量的增大而增大,流变性测试表明随充气量增加,浮选精煤黏度增大且动切力τ0由0.9947 mPa增至1.1703 mPa,说明颗粒定向重排作用增强;FBRM试验表明气泡的存在使浮选精煤粒径增大,发生凝聚现象,颗粒间相互作用力增大;SEM结果表明气泡使浮选精煤颗粒聚集现象明显。气泡的存在导致浮选精煤颗粒排列更加紧密,颗粒间毛细半径减小,过滤所需压力增大,同时滤饼孔隙变小,水分迁移路径更复杂,不利于水分脱除。 杨长华 董宪姝 陈茹霞 樊玉萍 马晓敏 冯泽宇关键词:气泡 药剂吸附与剪切条件对煤泥水絮凝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9年 煤泥水处理是选煤生产的重点和难点环节,本文从煤泥水和药剂的基本性质入手,结合沉降试验、剪切试验、吸附试验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等研究了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吸附与剪切条件对煤泥水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切条件和APAM用量对煤泥水的絮凝效果有很大影响,APAM在煤泥上的饱和吸附量约为0.74mg/g;随着APAM用量的增加,APAM吸附效率降低,在用量为0.6~0.8kg/t时,APAM吸附效率为63%~51%,对应的透射比在90%以上,澄清度和除浊效果最好,说明APAM药剂的吸附效率与其絮凝效果密切相关。APAM在煤泥上的吸附使得含C峰和含N峰发生了一些变化,C—C和C=O及C—N官能团有所增多。高药剂量可以提供一定的抗剪切特性,提高絮团的再絮凝能力。通过控制药剂量和剪切条件可以调控絮团结构和絮凝沉降效果,提高煤泥水固液分离效率。 马晓敏 樊玉萍 董宪姝 侯金瑛 常明关键词:煤泥水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 剪切 絮凝 基于显微CT技术的滤饼微观孔隙结构研究 被引量:5 2021年 通过真空过滤试验考察了颗粒粒度对过滤速度的影响,使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获取滤饼的微观结构细节,分析颗粒性质对滤饼孔隙结构的影响,并对孔隙度、孔径分布、连通性、迂曲度等一系列关键孔隙结构参数进行了定量表征。结果表明:当平均粒径从10μm增加到60μm时,其过滤速度明显增大,滤饼多孔介质的孔隙率由41.15%增大到50.27%,孔隙平均直径从19.27μm增大到31.15μm。此外,入料颗粒粒度较细时,滤饼孔隙连通性较差,流体运移的路径明显减少,导致过滤脱水困难。而且随着颗粒粒度的增大,滤饼孔隙的迂曲度显著下降,滤液通过滤饼孔道的阻力也随之减小,从而改善过滤效果。 冯泽宇 董宪姝 樊玉萍 马晓敏 陈茹霞 常明关键词:滤饼 孔隙结构 超声电化学协同作用对细粒褐煤脱水影响的研究 为高效清洁的脱除细粒褐煤中的水分,尤其是滤饼的内水水分,以提高褐煤品质,采用超声协同电化学的预处理方法,当电解电流为0.75A,电解时间为30min,电解质用量为1kg/t干煤泥时,超声波频率为50kHz,且在电解后期同... 樊玉萍 董宪姝关键词:脱水 煤系高岭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 2024年 工业废水中Pb(Ⅱ)和煤基固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研究Pb(Ⅱ)高效去除技术和煤基固废的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以改性煤基高岭石嫁接壳聚糖新型复合材料CKCTAC/CTS为吸附剂,采用吸附法实现对废水中Pb(Ⅱ)的去除。以煤系高岭石(RK)为原料,二甲基亚砜(DMSO)、甲醇(MeOH)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为插层剂,经3次插层获得改性高岭石(CK-CTAC),通过共聚反应嫁接壳聚糖(CTS),制备CK-CTAC/CTS复合材料,并用批量试验法研究其对Pb(Ⅱ)的吸附性能和机理。XRD、SEM、BET分析表明,插层物CK-D、CK-M、CKCTAC插层率分别达到93.8%、75.1%和66.5%,CK-D、CK-M插层前后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CTAC大分子结构和超声仪器能量输入使高岭石层间形貌变为管状,孔隙增多,比表面积增大4倍。XPS、FTIR结果表明,CK-CTAC/CTS具有丰富的官能团,可以有效吸附Pb(Ⅱ)。25℃溶液、pH=6时,经过100 min即接近吸附平衡状态。改性高岭石优良的空间结构和暴露的官能团为吸附提供了更多活性位点,壳聚糖丰富的氨基和羟基可以对Pb(Ⅱ)螯合吸附,协同促进,复合材料吸附性能高于单独的壳聚糖或高岭石。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表明,复合材料对Pb(Ⅱ)离子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是一种单分子层、化学吸附为主的吸热自发过程,最大平衡吸附容量为195.37 mg/g。吸附试验证实了CK-CTAC/CTS在废水中去除Pb(Ⅱ)的适用性,为工业上去除Pb(Ⅱ)提供了一种高效可行的方法。 刘瑞 樊玉萍 郭睿凤 董宪姝 马晓敏关键词:管状 壳聚糖 一种浮选精煤灰分的在线检测系统及其在线检测方法 一种浮选精煤灰分的在线检测系统及其在线检测方法,所述在线检测系统包括硬件检测系统及其软件检测程序;所述在线检测方法是对泡沫图像进行去燥增强分割处理,泡沫分割图像,提取均值等纹理特征统计量,相关性分析,建立神经网络模型,确... 董宪姝 樊玉萍 马晓敏 冯泽宇 陈茹霞 常明文献传递 改性膨润土对煤泥脱水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有机改性剂对阜新钙基膨润土进行有机改性;将膨润土原土(CaY-Bt)、精矿(CaJ-Bt)和有机改性膨润土(CTAB-Bt)分别与絮凝剂配合使用,通过XRD、FTIR、激光粒度分析及接触角测定,研究其对煤泥脱水作用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CTAB进入蒙脱石层间,增大蒙脱石的层间距;Ca Y-Bt与絮凝剂配合使用后,煤泥脱水速率增加2.32 m L/s,滤饼水分减少1.84%,CaJ-Bt脱水速率增加0.62 m L/s,滤饼水分减少2.22%,CTAB-Bt脱水速率增加1.51 m L/s,滤饼水分减少4.95%;综合考虑脱水速率和滤饼水分,CTAB-Bt与絮凝剂配合使用为最佳方案。改性膨润土作用于煤泥表面,能增大煤泥疏水性,促进煤粒疏水聚团。 马瑾 樊玉萍 董宪姝 冯泽宇关键词:改性膨润土 煤泥 滤饼水分 腐植酸基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研究 2023年 煤质腐植酸是低阶煤中的一种天然芳香族聚合物,具有高碳含量、松散的海绵质地、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等特性,是制备活性炭的新型碳前驱体。本工作以褐煤提取的腐植酸为前驱体,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得腐植酸基活性炭,研究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BET比表面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活性炭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考察了溶液pH、吸附剂用量、初始浓度、温度和离子强度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基活性炭具有大的比表面积(2370.21 m^(2)/g)、丰富的孔结构以及含氧官能团,有利于亚甲基蓝的吸附。Langmuir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行为,根据Langmuir等温模型拟合,298 K时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最大吸附量为970.87 mg/g。对比不同前驱体制备的活性炭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由腐植酸制备的活性炭对亚甲基蓝表现出明显良好的吸附性能。伪二级动力学模型更能描述亚甲基蓝在活性炭上的吸附。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过程。经过五次循环使用,吸附量有所减小,但去除率均达到了93%以上,活性炭循环使用性能良好。 侯金瑛 董宪姝 马晓敏 樊玉萍 姚素玲关键词:褐煤 亚甲基蓝 一种定量测试气泡表面气絮团负载量的方法 一种定量测试气泡表面气絮团负载量的方法,属于气泡负载技术领域,可解决现有测试气泡表面矿物颗粒负载量的方法存在测量误差以及无法定量测试等技术问题,本发明基于定量测试,通过将气泡表面的黏附气絮团截取出来、烘干并称重,直接得出... 孙玉金 陈恒飞 王梦彬 李书桓 叶贵川 郭睿凤 刘世麒 董宪姝 樊玉萍 马晓敏 付元鹏 胡富月 杨茂青 肖玮低温焙烧改性—机械破碎分离回收废弃光伏电池 2023年 废弃晶硅太阳能电池中胶膜材料EVA的改性是改善黏结体系解离效果、提高有价组分分离和浸出效率的关键。通过焙烧改性弱化EVA黏结行为,强化晶硅太阳能电池多组分选择性破碎特性,基于XRD、TG、SEM、ICP-OES分析了物料分布规律、EVA黏结弱化行为、解离效果及金属回收率。结果表明:破碎后背板材料分布在+0.5 mm粒级中,Al分布在-0.5+0.25 mm和-0.045 mm粒级中,Ag在-0.045 mm粒级中富集,Si分布在-0.5+0.25 mm和-0.075 mm粒级,不同组分的粒度分布差异显著。经300℃焙烧5 h后EVA的黏结程度降低,材料的解离程度增强,强化了破碎效果,破碎后细粒级组分产率提高15%;酸浸处理实现了不同组分逐级回收,Si、Ag和Al的回收率分别为83.26、87.11%和88.61%,研究工作对废弃晶硅太阳能电池高效资源化回收具有指导意义。 王红雪 付元鹏 樊玉萍 董宪姝关键词:解离 酸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