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瑛

作品数:15 被引量:38H指数:2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专利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护理
  • 5篇术后
  • 4篇脊柱
  • 2篇血栓
  • 2篇腰椎
  • 2篇术后并发
  • 2篇脑脊液漏
  • 2篇内壁
  • 2篇静脉血
  • 2篇静脉血栓
  • 2篇骨科
  • 2篇骨折
  • 2篇并发
  • 1篇地形
  • 1篇锻炼
  • 1篇血栓栓塞
  • 1篇血栓栓塞症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机构

  • 13篇无锡市第二人...

作者

  • 13篇殷瑛
  • 6篇荣晓旭
  • 3篇朱国兴
  • 2篇陈萌
  • 2篇沈昳忞
  • 2篇周妍
  • 1篇陈姝珏
  • 1篇梁晓莉
  • 1篇梁晓莉

传媒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脊柱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病人及时进行全面、有效的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疾病康复.方法:从病情观察、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引流管及伤口护理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13例脊柱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病人的临床资料....
殷瑛
风险管理在高龄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殷瑛
临床护理路径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护理后效果,记录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患者功能锻炼掌握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78%明显高于对照组7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22%低于对照组18.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功能锻炼掌握率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效果显著.
殷瑛陈萌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种石膏破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膏破拆装置,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与伺服电机电连接;所述传送带的两侧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传送带的上方设置有可三维移动的天车机构,所述天车机构连接有石膏破碎器,所述石膏破碎器连接有...
殷瑛朱国兴沈昳忞周妍
文献传递
一种骨科护理用落地式全自动烧灯
本实用新型属于骨科护理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骨科护理用落地式全自动烧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四个滚轮,且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U形板,所述U形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回形杆,所述回形杆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
殷瑛荣晓旭
一种骨科医疗用病人手术后康复锻炼护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医疗用病人手术后康复锻炼护理装置,包括第一U形件,第一U形件的下端连接有多个弹性件,弹性件的下端连接有滚轮,第一U形件的左右两端侧板上均设有凹槽,凹槽的内壁上设有内外连通的通孔,且通孔内贯穿设有转...
殷瑛荣晓旭董林
文献传递
脊柱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病人及时进行全面、有效的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疾病康复。方法:从病情观察、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引流管及伤口护理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13例脊柱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病人的临床资料。...
殷瑛
关键词:脑脊液漏脊柱术后护理
探讨两种固定腰椎术后切口引流管方法在脊柱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0年
探讨两种固定腰椎术后切口引流管方法在脊柱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腰椎术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时间段为2018年2月到2020年2月,并且根据患者使用不同的引流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观察组使用非主动引流方法(非负压引流),对照组使用主动引流方法(负压引流)。结果:(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引流量对照中没有差异,(P>0.05)。(2)两组住院时间、拆线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对照中,组间没有差异,(P>0.05)。(3)观察组每次引流护理时间为3.23±0.32(分),对照组每次引流时间为9.17±1.37(分),(P<0.05),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腰椎手术患者采用两组不同的引流方法效果一样,但是采用非主动引流能够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临床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引流方式。
殷瑛刘彐娜
关键词:腰椎术后
个案追踪法护理对脊柱术后患者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及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影响
2025年
目的评估个案追踪法护理对脊柱术后患者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及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防效果。方法将医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行脊柱手术的86例患者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个案追踪法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变化、VTE发生率、睡眠质量、日常生活能力、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双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3 d、干预后1周的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呈现先降后升趋势,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时间<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3 d、干预后1周的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组间差异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后3 d差异最大,干预后1周差异有所减少(P交互<0.05)。观察组患者VT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案追踪法护理在脊柱术后患者中应用,可提高患者的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降低VTE发生率,同时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程度。
荣晓旭朱颖梁晓莉华婷殷瑛陈姝珏
关键词:脊柱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
一种安装在骨折护理床边的吊装支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装在骨折护理床边的吊装支架,包括固定架、第一活塞缸、第一活塞杆、第一翻转臂和第二翻转臂,第一翻转臂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第一活塞杆和第一活塞缸设置在第二杆的上方,以在第一活塞杆收缩时,带动第一翻转臂向...
沈昳忞陈萌殷瑛朱国兴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