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毕毓芳

毕毓芳

作品数:32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国家林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植物
  • 4篇毛竹
  • 3篇滴灌
  • 3篇滴灌设施
  • 3篇地被竹
  • 3篇冬笋
  • 3篇室内观赏
  • 3篇竹种
  • 3篇控根
  • 3篇控水
  • 3篇基因
  • 3篇基因工程
  • 3篇观赏
  • 3篇光合作用
  • 3篇旱季
  • 3篇保暖
  • 3篇保温
  • 3篇丛生竹
  • 2篇杨树
  • 2篇阳离子

机构

  • 29篇国家林业局
  • 3篇浙江农林大学
  • 3篇国际竹藤中心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浙江省森林资...
  • 1篇教育部

作者

  • 32篇毕毓芳
  • 16篇杜旭华
  • 14篇吴志庄
  • 11篇王安可
  • 10篇钟哲科
  • 10篇王玉魁
  • 9篇蔡函江
  • 7篇杨慧敏
  • 6篇李伟成
  • 5篇白瑞华
  • 5篇翟志忠
  • 4篇周妍
  • 4篇王树东
  • 4篇潘雁红
  • 4篇丁兴萃
  • 3篇公丕涛
  • 3篇吴龙彪
  • 3篇温星
  • 2篇张汝民
  • 2篇钟浩

传媒

  • 4篇竹子学报
  • 3篇世界林业研究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竹子研究汇刊
  • 1篇竹业创新发展...

年份

  • 5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属纳米颗粒CCCSNs在植物体内的积累和分布
2016年
【目的】通过对铜/碳-核/壳纳米颗粒(CCCSNs)在毛竹、富贵竹和陆地棉3种植物中积累分散效果的研究,以期为利用CCCSNs提高植物材料防腐能力提供依据。【方法】试验用0,0.1和0.5 g·L-1CCCSNs水培毛竹和富贵竹,以每盆0,0.1和0.5 g CCCSNs土培陆地棉。自来水浇灌、常规管理,50天后一次性破坏性取样,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段测量3种植株体内铜含量,并对根系细胞进行透射电镜和能谱扫描观测。【结果】CCCSNs可以从根系进入植物体向地上部传输,但植物积累CCCSNs的量与物种有关。0.1和0.5 g·L-1处理的毛竹地上部铜含量分别为13.19和11.79μg·g^(-1),比对照提高263%和225%;富贵竹地上部铜含量分别为29.31和27.95μg·g^(-1),比对照提高104%和90%;陆地棉地上部铜含量分别为5.22和6.53μg·g^(-1),比对照提高了24%和52%。地上部最高铜含量毛竹为21.65μg·g^(-1),富贵竹为44.88μg·g^(-1),陆地棉为9.19μg·g^(-1)。3种植物中地上部平均绝对铜含量和最高铜含量均为富贵竹最高;但与对照相比提高的百分率以毛竹为最高。透射电镜和能谱扫描发现,经过CCCSNs处理的植株,CCCSNs可以积聚在其根细胞的细胞质内、细胞膜内侧、细胞壁和细胞间隙中;3种植物之间根细胞积累CCCSNs的方式没有明显差别。【结论】将CCCSNs施用毛竹、富贵竹和陆地棉根部时,CCCSNs可以通过根系吸收并向地上部(茎和叶)运输,运输能力与植物种类有关。植物积累CCCSNs的量在低浓度时与施用量正相关,高浓度时与施用量没有稳定的关系。此外,CCCSNs可以积聚在3种植物根细胞的细胞质内、细胞膜内侧、细胞壁和细胞间隙内。虽然该试验已经证明CCCSNs可以从根系进入植物体内,但是CCCSNs如何从细胞间隙进入细胞和以何种方式运送至地上部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王安可毕毓芳王玉魁蔡函江翟志忠钟浩杜旭华丁兴萃田新立
关键词:毛竹富贵竹陆地棉
3种芳香植物精油对竹材防霉作用初探被引量:7
2018年
竹材在人类生活中应用广泛,但是较易霉变的性质使得其应用受限。目前主流的物理蒸煮高温杀菌法不能完全防止竹材在潮湿环境下霉变;化学防霉剂虽然可以防止竹材霉变,但由于安全性问题使得处理后的竹材很少应用在家居环境中。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促使研发环保有效的防霉措施变得迫切。植物精油是从植物中萃取的油状液体,因其天然环保、容易获取并具有较为广泛的抗菌性,被视为天然的抗菌材料。研究选用生活中常见的杂熏衣草、茶树(又称白千层)和蓝胶尤加利精油为研究对象,用GC/MS测定精油的化学成分;使用牛津杯法验证3种精油对竹材致霉菌:黑曲霉、桔青霉和哈茨木霉的防霉作用;并使用国标法验证其对竹材霉菌的防治效力。结果发现,杂熏衣草精油的主要成分(≥10%)是芳樟醇(41.94%)、邻氨基苯甲酸芳樟酯(31.66%);茶树油的主要成分是松油烯-4-醇(53.06%)、γ-松油烯(20.45%)和P-伞花烃(10.23%);蓝胶尤加利油的主要成分是1,8-桉叶素(72.58%)、P-伞花烃(15.95%)。3种供试精油对3种所试霉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总体上,抑菌效果依次是茶树>熏衣草>尤加利,其中尤加利对哈茨木霉的抑制较弱,对黑曲霉的抑制非常微弱。在对竹材霉菌的防治效力试验中,3种精油均表现出卓越的防霉性能。以上结果证明杂熏衣草、茶树和蓝胶尤加利精油能够良好的防止竹材霉变,可以进一步研究其施用方法等性能,从而开发为天然的竹材防霉剂。
王安可毕毓芳毕毓芳温星王玉魁
关键词:竹材植物精油抗菌性能
一种室内观赏丛生竹控根定向培育装置及培育方法
一种室内观赏丛生竹控根定向培育装置及培育方法,属于竹子培育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培养盆收集筐,培养盆收集筐上间隔设有一组培养盆托架,培养盆收集筐底部设有存放营养液的营养液槽,培养盆托架上放置培养盆,培养盆内设有吸液管,吸液...
杜旭华吴志庄毕毓芳钟哲科
文献传递
山地毛竹林山茶斑块镶嵌更新方法
本发明涉及山茶培育领域,尤其是山地毛竹林山茶斑块镶嵌更新方法。该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种植地块切割成块状,形成镶嵌种植斑块;(2)在块状的镶嵌种植斑块上生长的毛竹林的新杆、立竹、露头笋全部砍伐,砍伐下来的部分全部...
李伟成高贵宾毕毓芳杨慧敏温星
文献传递
纳米材料对林木生长发育影响及其在林木生物学上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纳米材料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学、化学、医学材料、信息、环境、能源和安全等领域,但在林业上的应用和研究才刚刚起步。文中主要综述纳米材料对林木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在林木生物技术上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纳米量子点荧光探针标记以及用纳米材料作为载体介导外源基因进行遗传转化等方面),以及纳米技术在林木生物制药方面的开发应用,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毕毓芳王安可翟志忠王玉魁
关键词:纳米材料
特色地被竹种的选育与创新
丁兴萃周妍李伟成杜旭华毕毓芳白瑞华胥猛蔡函江郑友苗陈岩
1)通过苗床繁殖、地上繁殖和埋鞭繁殖的方法研究,建立了青氏赤竹、白条椎谷笹竹、大笹竹、翠竹、菲白竹等地被竹的栽培技术体系;2)通过人工气候室模拟冻害和低温半致死温度方法,已筛选出青氏赤竹、白条椎谷笹竹、大笹竹等能耐-12...
关键词:
关键词:地被竹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林木非生物胁迫抗性基因工程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8年
干旱、极端温度和盐害等非生物胁迫因子是制约林木生长的重要因素。由于林木生长周期长,且抗逆机制极为复杂,长期以来,如何改良林木对非生物胁迫的抗性一直是育种学家的难题。然而,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在基因水平上改造林木,提高其抗逆能力。文中主要介绍了林木抗逆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目前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林木抗逆育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毕毓芳诸葛强
关键词:林木基因工程
一种新型竹林保温控水集成系统
一种新型竹林保温控水集成系统,属于竹子培育技术领域。它包括保温部分及控水部分,所述的保温部分包括环绕竹林地边界位置设置的架体及设置在架体上的保温席,所述的控水部分包括控水装置及与控水装置连接的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上...
杜旭华吴志庄吴龙彪毕毓芳钟哲科白瑞华杨慧敏公丕涛
文献传递
CCCSNs施入对毛竹叶片光合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本文以3年生水培毛竹实生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铜/碳-核/壳结构纳米颗粒(CCCSNs)处理对毛竹抗氧化酶活性、H2O2、MDA含量、光合参数和光系统Ⅱ(PSⅡ)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C...
毕毓芳王安可翟志忠虞毅张汝民王玉魁
关键词:毛竹材抗氧化酶光合作用
文献传递
一种可拆卸的模拟自然升温干旱装置
一种可拆卸的模拟自然升温干旱装置,属于农业模拟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架体、设置在架体上的红外发热层和设置在架体上的测温层,所述的红外发热层包括硅碳红外发热管组,每组碳红外发热管组由硅碳红外发热管串联构成,所述的红外发热层下...
李伟成周妍翟志忠毕毓芳吴志庄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